课件25张PPT。2祖父的园子第1课时萧红,中国著名作家,黑龙江呼兰人。1935年发表了成名作《生死场》,开始用笔名萧红。1940年发表了著名长篇小说《呼兰河传》。一、介绍作者1.自由朗读课文,找出不认识的字词,查字典或和同桌交流解决,把课文读通顺。
思考:祖父的园子给你留下了什么样的印象?你是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读出来的?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好玩的地方。
(2)祖父的园子里充满了快乐。
(3)祖父的园子非常美丽。
(4)祖父的园子是一个很自由的地方。
……
2.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反复朗读,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园子里的哪些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课堂交流。
(1)园子里有蜜蜂、蝴蝶、蜻蜓、蚂蚱。
①朗读第1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情景。
②用一个词概括园子里的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给你留下的印象。
(充满生机、热闹、美丽……)
③有感情地朗读。三、走进园子,品味童年(2)“我”和祖父在园子里边干活儿边玩。
①默读课文第4~14自然段,画出“我”干活儿和玩耍的句子,仔细地读一读。A.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反而把它踢飞了。
B.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C.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我跑过去摘下来,吃黄瓜去了……于是丢下黄瓜又去追蜻蜓了。
D.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②讨论:“我”在园子里到底是玩还是干活儿?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干活儿就是玩,玩就是干活儿,反正都充满了欢乐。
③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我”的快乐。(3)园子里的花、鸟、虫子、倭瓜等。
①朗读课文第16自然段。你从这段话中读出了什么?从哪些句子里读出来的?②课堂交流。关注下面的句子,在反复朗读中体会园子里的那份自由。
A.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B.要怎么样,就怎么样。
C.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
D.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
E.愿意开一朵花,就开一朵花。
F.愿意结一个瓜,就结一个瓜。
G.愿意长多高就长多高。
……③有感情地朗读这个自然段,体会其中的自由和快乐。
3.默读课文,思考:“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可以从哪里感受到?
4.找出表现“我”心情快乐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四、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摘录文中优美的句子,有兴趣的可以背一背。谢谢!2祖父的园子第2课时文中给你印象最深刻的是哪里,找出来读一读,并说说原因。一、复习导入1.默读课文,看看这个园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谁来说说,你认为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文章介绍的哪些场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自主学习,畅谈感悟 (1)“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反而把它踢飞了。”
你能读出些什么呢?读出“我”的淘气,祖父对“我”的爱。 (2)“祖父铲地,我也铲地……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
你仿佛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是不是特有趣,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3)“祖父发现我铲的那块地还留着一片狗尾草……很像狗尾巴”
(4)“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下雨啰!下雨啰!’”
这一扬,你看到了什么?把你内心的自由畅快读出来。3.感悟自由源泉。
其实,“我”在园中做过的有趣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我”曾经捉来一只绿蚂蚱,把蚂蚱腿用线绑上,绑了一会儿,线头上只拴着一条腿,而不见蚂蚱了。萧红能在园中这样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玩耍、瞎闹是因为她有一个----爱她的祖父。1.正是因为有了祖父的疼爱和呵护,“我”才觉得自己的心是----自由的。谁来谈谈,作者的心情是怎样的?
2.有自由的园子真好,有爱的园子真好。当作者成年以后回忆这个园子时,她心中会有怎样的感受呢? 三、融情于景,体会写法3.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的思绪就回到了呼兰这座小城;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想到了快乐自由的童年生活;一想到这个园子,作者就忆起了对她百般呵护的祖父。作者写园子,其实是在回忆她快乐自由的童年时光,是要表达对祖父深深的感激、怀念之情。我们把这种表达方法叫作----借景抒情。四、拓展延伸结合“阅读链接”中的内容,再次说说你学完本文后的感受。小结:童年的一切,是萧红忘却不了的。于是,她就用最质朴的文字去表现它,珍藏它,写成了《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先生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在这本书中,萧红融景于情,将自己的全部情感写了进去,是值得我们细细品读的好书。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好好地读一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