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1.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7.1.2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5 20:10:4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平面直角坐标系》
教学设计
?X
O
X
X
Y
(A)
3 2 1 -1 -2 -3
X
Y
(B)

2
1

-1
-2

O
?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平面直角坐标系”在教材中是学习了数轴与有关几何知识以后安排这节课的,本教学设计旨在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和两个基本问题-------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描点,并且让学生经历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联系,数学内部“数”与“形”的关系,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培养学生严谨朴实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知识技能目标:
1、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并会画平面直角坐标系;
2、了解点与坐标的对应关系;
3、在给定的直角坐标系中,能由点的位置写出点的坐标(坐标都为整数)。
能力训练目标:
1、通过画坐标系,由点找坐标等过程,发展学生的数形结合意识,合作交流意识;
2、通过对一些点的坐标进行观察,探索坐标轴上点的坐标有什么特点,纵坐标或横坐标相同的点所连成的线段与两坐标轴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
情感与价值目标:
1、使学生了解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产生过程;
2、初步培养学生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的能力;
3、感受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及已知点求坐标和已知坐标求描点。
教学难点:平面上的点有序数对的关系和建立直角坐标系的模形。
突破难点的措施:
1、通过学生熟悉的情景,使学生在头脑中有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模型的想法。通过电脑动画演示过平面上的点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对应的数字分别是该点的横坐标、纵坐标。使学生充分掌握平面上的点的坐标的确定方法.
2、 通过回顾旧知---数轴上的点与该点的坐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类比推出平面上的点与坐标轴中点的对应关系。
学习者特征分析:
学生的知识技能基础:学生是初一的学生,已在上册学过了数轴,了解数轴的特征;能正确的画出数轴、确定数轴上的点。但还欠缺空间的想象。
学生活动经验基础:
在数轴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已经能联系实际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具有了一定的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欠缺一定的合作与交流的能力。
设计理念:
1.学应结合具体的数学内容采用"生活问题情景------建立模型-------解释, 应用和拓展------回到生活问题" 的模式展开,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过程.
2.学习过程是师生互动、积极交流、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师是数学教学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其首要任务是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平台,营造一个宽松的、和谐的、 相互支持、 相互接纳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平等、 尊重、 信任 、理解和宽容中受到挑战 、
鼓舞和激励.
3. 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有创造性地用教材,要融入自己的智慧和知识经验,对教材知识进行重组和整合,选取更好的内容对教材进行加工,充分有效地激活教材知识.
4. 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不能把知识传播作为自己的目的,应把教学重心放在如何促进学生的"学" 上,让学生养成动手实践、 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解决问题
在城市的某一个地区,有学校、报亭、超市银行等,从学校你能说出各个地方的具体位置吗?可以用数学确定点的方法来说明具体位置吗?
如图1、2 所示,你能根据图示确切地描述他们三个人的位置关系吗?
?X
O
X
X
Y
(A)
3 2 1 -1 -2 -3
X
Y
(B)

2
1

-1
-2

O
?
在学生进行叙述后,教师可以抓住以什么为“基准”,并借助于数轴来处理这个问题,从而进入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可以以其中的一人为基准进行描述,其目的是为数轴上的点的坐标的确定做准备。
二、介绍历史、激发兴趣
介绍法国数学家笛卡儿的故事:
最早引入坐标系,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图形.笛卡儿是近代科学的始祖。笛卡儿是欧洲近代哲学的奠基人之一,黑格尔称他为“现代哲学之父”。同时,他又是一位勇于探索的科学家,他所建立的解析几何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笛卡儿的主要数学成果集中在他的“几何学”中。当时,代数还是一门比较新的科学,几何学的思维还在数学家的头脑中占有统治地位。在笛卡儿之前,几何与代数是数学中两个不同的研究领域。笛卡儿站在方法论的自然哲学的高度,认为希腊人的几何学过于依赖于图形,束缚了人的想象力。对于当时流行的代数学,他觉得它完全从属于法则和公式,不能成为一门改进智力的科学。因此他提出必须把几何与代数的优点结合起来,建立一种“真正的数学”。笛卡儿的思想核心是:把几何学的问题归结成代数形式的问题,用代数学的方法进行计算、证明,从而达到最终解决几何问题的目的。依照这种思想他创立了我们现在称之为的“解析几何学”。
设计意图:通过介绍历史,了解解析几何的产生代数与几何的关系,激发学生兴趣。
三、认识概念、明确要点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引入
对于上述第(2)个问题,我们可以用图3来表示: 这时,小兵(P)的位置就可以用两个数来表示.如点P离AB边1 cm,离AD边1. 5 cm,如果1 cm代表20 m,那么小兵离AB边20 m,离AD边30 m.
对于上述第(3)个问题,我们是否也可以借助于这样的一些线来确定小兵的位置呢?我们在小兵所在的平面内画上一些方格线(如图4),利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
(然后由学生回答这个问题的解决过程)

受上述方法的启发,为了确定平面内点的位置,我们可以画一些纵横交错的直线,便于标记每一条直线的顺序,我们又可以以其中的两条为基准(如图5).
最早采用这种方法的是法国数学家笛卡儿,然后向学生简要介绍笛卡儿的有关故事.
2、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概念
教师边在黑板上画图(见教材第47页图6.1-4),边介绍平面直角坐标系、x轴(或横轴),y轴(或纵轴)、原点等的概念.
3、阅读课本说一说:平面直角坐标系具有哪些特征呢?
两条数轴:(一般性特征):(1)互相垂直(2)原点重合(3)通常取向上、向右为正方向(4)单位长度一般取相同的
辨别下面四个图形中,是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是?X
O
X
X
Y
(A)
3 2 1 -1 -2 -3
X
Y
(B)

2
1

-1
-2

O
?
(1)在方格图中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2)告诉学生在画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一定要画x轴、y轴的正方向,即箭头,标出原点O,单位长度要统一(长度不统一的情况目前不要求)
注意:在一般情况下,两条坐标轴所取的单位长度是一致的.
注意:在一般情况下,两条坐标轴所取的单位长度是一致的.
四、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1、有了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有序数对来表示了.如下图,由点A分别向x轴和y轴作垂线,垂足M在x上的坐标是3,垂足N在y轴上的坐标是4,有序数对(3,4)就叫做点A的坐标,其中3是横坐标,4是纵坐标.

注意:表示点的坐标时,必须横坐标在前,纵坐标在后,中间用逗号隔开。
尝试:请在图6中写出点B、C、D的坐标。
设计说明:这一步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师一方面应强调点的坐标的书写规范,另一方面也必须安排一定的练习时间。
五、例题训练、形成技能
1、在图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你能分别说出点A,B,C,D,E的坐标是什么吗?

设计意图:先学一般点的坐标,再来探究特殊点的坐标,这样安排符合学生的学习规律,也更容易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2.设点M(a,b)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点
当a>0,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当ab>0时,点M位于第几象限?
当a为任意数时,且b<0时,点M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是什么?
例3.已知点P(3,a),并且P点到x轴的距离是2个单位长度,求P点的坐标。分析:由一个点到x轴的距离是该点纵坐标的绝对值,所以a的绝对值等于2,这样a的值应等于±2。
六、巩固练习、加深记忆
教材 第1题。
七、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1、平面直角坐标系的作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有关概念;已知一个点,如何确定这个点的坐标;人生也有一个坐标系(材料见“背景资料”)
设计意图:既进行知识和方法的归纳,又可及时地对学生进行理想教育。
2、作业
一、如图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点A的横坐标是4
B  点A的横坐标是-4
C  点A的坐标是(4,-2)  
D  点A的坐标是(-2,4)
二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x轴上的所有点的纵坐标都等
B  y轴上的所有点的横坐标都等
C  原点的坐标是(0,0)
D  点A(2,-7)与点B(-7,2)是同一个点
板书设计 : 7.1.2平面直角坐标系

x轴
y轴
直角坐标系 原点
坐标平面 横坐标
坐标平面内点的坐标
纵坐标



PAGE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