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守株待兔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5 守株待兔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15: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守株待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守株待兔》改编自《韩非子》中一文,讲的是古时候一个种田人,偶尔得到了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守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过野兔,地也荒了。通过学习要让学生懂得不要心存侥幸心理,要知道一分耕耘一份收获,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教学目标:
认读生字新词,学写“释、耕”;?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
3、懂得不能心存侥幸,不要不劳而获,要靠自己的劳动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重难点:1、结合注释、插图、想象,理解寓言内容?
感悟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带来的后果?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回忆旧知?
1、出示图片,复习学过的成语故事?
2、什么叫寓言??
3、出示视频,欣赏现代文《守株待兔》?
4、出示视频,欣赏文言文《守株待兔》?
5、比较两段视频,谈感受?
6、板书课题?
7、出示课件,理解题目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
1、出示韩非子和《韩非子》,进行简要介绍。?
2、出示课文,师范读?
3、学生练读?
4、交流:短文一共几句话??
三、深入课文?
1、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学习,弄懂每句话的意思?
2、交流第一句:?
(1)指名读第一句?
(2)指名交流句意?
(3)出示耕字,理解意思,指导书写?
3、交流第二句?
(1)指名读?
(2)指名交流句意?
(3)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4)指名交流一、二句意
?4、交流第三句?
(1)出示第三句,指名读?
(2)交流句意?
(3)比较“走”字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4)理解“撞”,指导书写?
(5)理解“颈”,指导书写?
5、这是一只怎样的兔子??
6、种田人看到这只死兔子后,会有什么样的反应?此时此刻,他的心情怎样?用四字词语形容?
7、交流第四句?
(1)指名朗读?
(2)交流句意?
(3)比较“因”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4)交流“释”的意思,指导书写?
(5)理解句中的“耒”?
(6)种田人为什么要“释其耒”??
(7)出示文中插图,观察小结?
8、交流第五句?
(1)指名朗读?
(2)交流句意?
(3)比较“身”古义和今义的区别?
(4)宋国人会怎么笑话他呢?出示句型开头,练习说话?
(5)大家为什么笑话他??
9、把故事连起来说一说?
四、总结拓展?
1、学完寓言,我们要从种田人身上吸取什么教训??
2、宋国人留给种田人的只有嘲笑,如果让你劝劝这个种田人,你想说什么??
句型练习:如果让我劝劝这个农夫,我想对他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实生活中也有这样的例子,比如——指名回答?
4、配乐朗读全文?5、小结?
6、拓展:课后读一读其他的文言文寓言?
板书设计:?
守株待兔?
寓言???文言文?
白日做梦???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幸福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
教后反思:
这节课我是这样教这篇文言文的:?
1、借助已有的阅读经验,初步感知课文?
教学时,通过复习学过的成语故事,看同一主题的现代文《守株待兔》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已有的阅读经验入手,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之后,比较文言文和现代文的不同之处,感受文言文的言简意赅。?
2、学习文言文,要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把课文读通、读顺,在读中感受文言文的韵味,并熟读成诵。我觉得文言文的朗读要把握一下两个方面:?
首先,读准字音。一是读准“宋、耕、释、冀”等生字的字音,可以让学生先听老师读,然后跟着视频中的课文朗读读,然后自己练读;?其次,正确停顿。教学时,老师通过大屏幕给课文标注好断句停顿。老师先让学生听课文朗读视频,学生听;然后教师范读,学生听;接着老师领读,学生跟读。最后学生根据大屏幕上的停顿,自己练读,这时候,相信大多数的学生都可以按照正确的停顿来读课文了。这时候,组织学生在小组内互读、指名朗读,通过互相评价,已经能保证绝大多数的学生把课文读通、读顺了。?
3、借助注释和插图,顺通文意?
教学时,借助给予学生注释、插图,理解课文的意思;比较“走、因、释、身”今义和古义的区别;借助图片,弄明白古代的“耕、耒”,突破了句中难理解的地方,同时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
4、抓人物行为,读懂故事?
(1)、体会人物想法:教学时,启发学生对照大屏幕上的图片,展开想象:兔子折颈而死之后,种田人会想些什么?此时此刻,他的心情能用什么四字词语来形容?引导学生体会种田人希望能捡到兔子的侥幸心理。?
(2)从故事中感悟寓意:农夫是怎么释其耒而守株的?结果如何?结合文中的插图,来理解农夫心存侥幸的后果。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宋人是怎么笑话这个种田人的?选择一种开头练习说话。种田人为什么会被笑话?我们从他身上到底要吸取什么教训?帮助学生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3)联系生活理解寓意。在明白道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一谈对故事的理解。比如,偶尔一次买彩票中了奖,之后就寄希望于中奖过日子;有人有次没有复习居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之后就寄希望于不好好学习也能取得好成绩等等。通过生活中触手可得的例子,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