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1地球上的水(第1课时)(课件 26+22张PPT+word )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1.1地球上的水(第1课时)(课件 26+22张PPT+word )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10:41:05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1)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习题练习
知识梳理
1.水的分布:
(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m3,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 、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_________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2)地球上的淡水(包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仅占总水量的2.53%。陆地淡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海洋
陆地
大气
生物体
海洋水
陆地淡水
大气水
冰川水
地下淡水
湖泊淡水
土壤水
河水
知识梳理
(3)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 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 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 的形式存在。
2.水的循环: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 、 、 、 下渗 、 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循环发生在 、海洋、 之间。
液体
固体
气体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沿地表或地下流动
陆地
大气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广,约占地球表面的10%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会下降
C.地球是一个水球,水资源取之不尽
D.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均可直接饮用

B
夯实基础
2.2016年9月27日超强台风“鲇鱼”在我国台湾登陆,浙江省也受到强风暴雨影响。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A
夯实基础
3.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

4.下列关于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冰川水是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
B.南极大陆的水循环比亚马逊雨林的水循环活跃
C.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
D.人类对地表的改造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A
B
夯实基础
5.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存在于( A )
A.海洋与陆地之间
B.陆地与陆地之间
C.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D.地表面与地下之间
A
夯实基础
6.水循环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完全在陆地上进行的是( D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凝结 D.径流
D
7.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是浙江实现“西水东调”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衢州的乌溪江之水,解决金华、衢州两地干旱缺水问题。你认为这一引水工程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来实现的( D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夯实基础
D
夯实基础
8.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却很大的水体种类是( D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大气水
9.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C )
A.湖泊水的蒸发 B.河流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
D
C
夯实基础
10.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架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1-1

夯实基础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A. ;B. ;C. ;
D. ;E. 。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
下渗
地表径流
夯实基础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 (填字母)环节可以施加影响。
请举例具体说明。
【答案】 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E
能力提升
11.吃完早餐后,小明去洗杯子。这时,妈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就告诉小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小明感到很羞愧,因为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D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D
能力提升
12.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图1-1-2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水汽输送,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径流,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水汽输送,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水汽输送,Z阶段是凝结
A
能力提升
13.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D )
A.使地表径流增多,进而扩大大陆面积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D
能力提升
14.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
B.地球上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
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等
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很少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A
能力提升
15.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



图1-1-3
A.④代表地表径流环节 B.人工降雨对③无任何影响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
D
拓展创新
16.如图所示为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植物和自然界的环境因素,请在它们之间用箭头标出主要的水循环途径的方向。


图1-1-4 
拓展创新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
拓展创新
【解析】 大气中的水在适当条件下会形成液态水或固态水,通过降水(雨、雪、雹)等形式到达陆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直接汇集成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形成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的一部分。植物通过根可以不断地吸收地下水,植物体内的水又通过蒸腾的形式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在太阳照射下,陆地水、海洋水也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大气水。因而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永不停息地相互转化中。
拓展创新
17.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据此请回答问题:



图1-1-5
拓展创新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 ,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 ,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 (选填“淡水”或“海水”)。
蒸发
液化
淡水
拓展创新
18.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为了防止病原菌感染,在密闭舱中用于植物栽培的水和人生活所需的水都需先净化。如图所示是“天宫二号”的水循环再生示意图,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



图1-1-6
拓展创新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8题答图
谢谢观看!
(共22张PPT)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2)
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
习题练习
知识梳理
1.水资源的分布:
(1)一段时间内 和同期 的水量之差,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 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从全球范围看, 地区和 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 和 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全球大约有 的地区正经受着缺水的煎熬。
降水的总量
蒸发损失
水循环活跃
赤道附近
沿海
内陆
沙漠
60%
知识梳理
(2)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m?,居世界第 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m?,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 ,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3)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______多______少,城市缺水严重。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______季丰富、______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1/4




知识梳理
2.水与生命: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_______________之一,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____,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母的含水量高达_______左右。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_____L水。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________,严重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最基本的物质

98%
2.5
脱水
夯实基础
1.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和这个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供给( C )
A.蒸腾作用的水量
B.水汽输送的水量
C.地下、地表径流的水量
D.陆上水循环的水量
C
夯实基础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上的特点是( D )
A.东少西多
B.夏季欠缺,冬季丰富
C.南多北少
D.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D
3.下列有关水的需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仙人掌不需要水,因此放在露天阳台上的仙人掌不需要浇水
B.沙漠植物沙拐枣不需要水,因为沙漠上层几乎不含水
C.骆驼有时需要水,有时不需要水
D.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水
夯实基础
D
夯实基础
4.表中所列的是一些生物体内的含水量,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A.动物体内含水量比植物多 B.植物体内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
C.表中所列生物中,水母的含水量最高 D.植物风干的种子几乎不含水分
名称 含水量(质量分数)
水母 98%
植物风干的种子 15%以下
一般动物 70%~80%
黄瓜 95%
C
夯实基础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大气水是地球上更新最快的水体,所以被污染了可以很快恢复,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B.中国降水整体上时空分布不均
C.南极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循环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
D.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其生活淡水主要来源于海洋
B
夯实基础
6.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C )


图1-1-7
A.兴建水库 B.引黄济青
C.南水北调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C
夯实基础
7.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A )
A.根发达
B.叶柔嫩
C.根不发达
D.叶面大而贮存水分多
A
夯实基础
8.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
B.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
C.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富足的国家之一
D.每个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L水
D
夯实基础
9.能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方法是( D )
A.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
B.增加人工降雨的次数
C.把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止水污染
D
夯实基础
10.2015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度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一段时间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A
11.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有了这一发现,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是( A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能力提升
A
1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什么矛盾( B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能力提升
B
13.不同水分的条件下,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特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中而形成的是( C )
A.骆驼刺的根系发达
B.骆驼具有驼峰
C.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
D.昆虫表面具有外骨骼
能力提升
C
1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2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__________。
能力提升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轻度缺水
能力提升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可污染60t水致其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5kg,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__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某同学向市政府提出了保护运河的几条建议:①在河中放养鱼苗;②清理运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其中不合理的是______(填序号)。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66


(4)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建议_
_一水多用,使用节水水龙头(合理即可)__。
一水多用,使用节水水龙头(合理即可)__。
15.小明学了“地球上的水”这节课后,他想:是不是植物体内也会有水呢?请你设计实验,用相应的实验现象向小明说明植物体内也有水。
能力提升
【答案】 取一根黄瓜将其切成片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称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黄瓜变干瘪了,再称其质量发现质量减小,说明黄瓜中有水(黄瓜水分散失,所以质量减小)。(合理即可)
16.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开花结果,大约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如表格所示。



(1)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只有_____%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______%左右的水都通过蒸腾散失了。
拓展创新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蒸腾消耗的水 202106g
生长期总用水量 204228g
1
99
(2)请你据此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①__蒸腾消耗的水占99%左右,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__?
②__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需要水来维持__?
谢谢观看!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1节 地球上的水(1) [学生用书A2]

1.水的分布:
(1)地球上的水的总储量约为1.386×1018m3,它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__海洋__、__陆地__、__大气__和__生物体__中。__海洋水__是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
(2)地球上的淡水(包括__陆地淡水__和__大气水__)仅占总水量的2.53%。陆地淡水包括__冰川水__、__地下淡水__、__湖泊淡水__、__土壤水__、__河水__等,它虽然占总水量的比例很小,但水体的种类较多,并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3)地球上大部分的水是以__液体__的形式存在的。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固体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气体__的形式存在。
2.水的循环:
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通过__蒸发__、__水汽输送__、__降水__、__下渗__、__沿地表或地下流动__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进行着持续不断的循环。地球上的水循环发生在__陆地__、海洋、__大气__之间。

【夯实基础】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水在地球上分布不广,约占地球表面的10%
B.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还会下降
C.地球是一个水球,水资源取之不尽
D.自然界中的各种水体均可直接饮用
2.2016年9月27日超强台风“鲇鱼”在我国台湾登陆,浙江省也受到强风暴雨影响。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 )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
3.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A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
4.下列关于水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冰川水是储量最大的淡水水体
B.南极大陆的水循环比亚马逊雨林的水循环活跃
C.太阳辐射能是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来源
D.人类对地表的改造会影响地球上水循环的过程
5.能使陆地水不断得到补充的水循环存在于( A )
A.海洋与陆地之间
B.陆地与陆地之间
C.海洋与海洋上空之间
D.地表面与地下之间
6.水循环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完全在陆地上进行的是( D )
A.降水 B.水汽输送
C.凝结 D.径流
7.乌溪江引水工程灌区位于浙江省的中西部,是浙江实现“西水东调”的大型农田水利工程,引衢州的乌溪江之水,解决金华、衢州两地干旱缺水问题。你认为这一引水工程主要是通过改变水循环的哪一环节来实现的( D )
A.蒸发 B.水汽输送
C.降水 D.地表径流
8.占地球上水储量的比例极少,但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却很大的水体种类是( D )
A.海洋水 B.冰川水
C.湖泊水 D.大气水
9.大气中的水蒸气,主要来自( C )
A.湖泊水的蒸发
B.河流水的蒸发
C.海洋水的蒸发
D.植物的蒸腾
10.分析海洋和陆地之间的水循环运动过程框架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1-1-1
(1)填写框图中A、B、C、D、E所表达的水循环中的各种环节名称。
A.__蒸发__;B.__水汽输送__;C.__降水__;
D.__下渗__;E.__地表径流__。
(2)目前人类对水循环中__E__(填字母)环节可以施加影响。请举例具体说明。
【答案】 修建水库、引水灌溉、跨流域引水(如南水北调)。
【能力提升】
11.吃完早餐后,小明去洗杯子。这时,妈妈看见水龙头没关好,于是就告诉小明地球上的水资源很缺乏,要节约用水。小明感到很羞愧,因为地球上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只有( D )
A.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B.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C.河流水、固体冰川、湖泊淡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较浅的地下淡水
12.在水循环中,水不断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环的一部分,图中X、Y、Z表示水循环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图1-1-2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水汽输送,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径流,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水汽输送,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水汽输送,Z阶段是凝结
13.对于水循环的意义,叙述正确的是( D )
A.使地表径流增多,进而扩大大陆面积
B.使全球各地的降水量保持不变
C.使地表径流增多,海洋蒸发减少
D.使水资源不断得到更新
14.下列有关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
A.人类大量抽取地下水会造成地表塌陷、沿海海水倒灌
B.地球上淡水资源中最重要的是海洋水
C.目前人类可以大量使用的水资源有湖泊水、河水、冰川等
D.冰川是淡水中储存水量最多的,很少分布在南北极地区
15.如图所示为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水循环各环节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图1-1-3
A.④代表地表径流环节
B.人工降雨对③无任何影响
C.对亚马逊雨林的破坏会造成⑤的增加
D.植树造林会造成⑥的增加
【拓展创新】
16.如图所示为参与自然界水循环的植物和自然界的环境因素,请在它们之间用箭头标出主要的水循环途径的方向。

图1-1-4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6题答图
【解析】 大气中的水在适当条件下会形成液态水或固态水,通过降水(雨、雪、雹)等形式到达陆地,陆地上的水一部分直接汇集成河流水、湖泊水,或转化为冰川,另一部分形成地下水和土壤水;汇集到河流、湖泊或渗到地下的水,又会流入大海,成为海洋水的一部分。植物通过根可以不断地吸收地下水,植物体内的水又通过蒸腾的形式将水分释放到大气中;在太阳照射下,陆地水、海洋水也源源不断地转化为大气水。因而分布在地球各处的水处于永不停息地相互转化中。17.假如你身处偏远海岛,缺乏生存所需的淡水,怎么办?小明为你提供了一种简单的海水淡化方法。在地面上挖一水池,往池内灌海水,按如图所示完成设备的安装,即可获取淡水。据此请回答问题:

图1-1-5
(1)阳光照射使池内海水加快__蒸发__,形成水蒸气。
(2)水蒸气在塑料膜上__液化__,形成小水滴。
(3)塑料膜下表面结成的水滴受重力的作用滑到最低处后滴入水桶中,得到__淡水__(选填“淡水”或“海水”)。
18.2016年9月15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的“天宫二号”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空间实验室。为了防止病原菌感染,在密闭舱中用于植物栽培的水和人生活所需的水都需先净化。如图所示是“天宫二号”的水循环再生示意图,请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用箭头将其补充完整。


图1-1-6
【答案】 如答图所示。

第18题答图


第1节 地球上的水(2) [学生用书B2]

1.水资源的分布:
(1)一段时间内__降水的总量__和同期__蒸发损失__的水量之差,就是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__水循环活跃__的地区,水资源比较丰富。从全球范围看,__赤道附近__地区和__沿海__地区,水资源往往比较丰富。__内陆__和__沙漠__地区,水资源则比较贫乏。全球大约有__60%__的地区正经受着缺水的煎熬。
(2)我国是一个缺水较为严重的国家。我国江河年平均径流总量约2.7×1012m3,居世界第__六__位。但由于我国人口众多,人均拥有的水资源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__1/4__,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3)我国的水资源在地区分布上很不均匀,__南__多__北__少,城市缺水严重。我国的水资源在时间分布上也很不均衡,突出表现在__夏__季丰富、__冬__季欠缺,江河径流量的年际变化很大,尤其在北方更加明显。
2.水与生命:
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__最基本的物质__之一,生物体内各种生命活动都离不开__水__,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母的含水量高达__98%__左右。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__2.5__L水。当人体内含水量不足时就会造成__脱水__,严重时人就会有生命危险。

【夯实基础】
1.对于一个区域来说,可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和这个地区的水循环活跃程度是密切相关的,在一段时间内降水的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供给( C )
A.蒸腾作用的水量
B.水汽输送的水量
C.地下、地表径流的水量
D.陆上水循环的水量
2.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上的特点是( D )
A.东少西多
B.夏季欠缺,冬季丰富
C.南多北少
D.夏季丰富,冬季欠缺
3.下列有关水的需求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仙人掌不需要水,因此放在露天阳台上的仙人掌不需要浇水
B.沙漠植物沙拐枣不需要水,因为沙漠上层几乎不含水
C.骆驼有时需要水,有时不需要水
D.地球上的任何生命都需要水
4.表中所列的是一些生物体内的含水量,根据所给信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C )
名称 含水量(质量分数)
水母 98%
植物风干的种子 15%以下
一般动物 70%~80%
黄瓜 95%
A.动物体内含水量比植物多
B.植物体内的含水量都在90%以上
C.表中所列生物中,水母的含水量最高
D.植物风干的种子几乎不含水分
5.下列有关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大气水是地球上更新最快的水体,所以被污染了可以很快恢复,不会造成太大危害
B.中国降水整体上时空分布不均
C.南极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方,同时也是世界上水循环比较活跃的地区之一
D.生活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居民,其生活淡水主要来源于海洋
6.针对图中反映的水资源分布不均状况,我们采取的措施是( C )

图1-1-7
A.兴建水库 B.引黄济青
C.南水北调 D.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7.生活在沙漠地带的植物的生态特征是( A )
A.根发达
B.叶柔嫩
C.根不发达
D.叶面大而贮存水分多
8.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陆地淡水几乎占地球总水量的3/4
B.地球是一个水球,有90%的面积被水覆盖
C.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富足的国家之一
D.每个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2.5L水
9.能较好地解决我国部分地区用水紧张问题的方法是( D )
A.加快对深层地下水的开发
B.增加人工降雨的次数
C.把沿海地区的海水淡化
D.节约用水,推进水利工程建设,防止水污染
10.2015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发生严重干旱,洞庭湖、鄱阳湖的水域面积大大缩减,蓄水量大幅度降低,并出现水体富营养化倾向,这不仅威胁着当地的农业、渔业生产,而且严重影响南水北调工程。下列关于淡水资源的认识错误的是( A )
A.我国淡水资源非常丰富,一段时间的干旱对我国无影响
B.地球上的水资源丰富,但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
C.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人人都应爱惜淡水资源
D.水体污染会危害人体健康
【能力提升】
11.美国“机遇号”火星车已找到火星上曾经存在过液态水的强有力证据。有了这一发现,就可以进一步探索火星上是否曾有过生命。下列不能作为“进一步探索”的理由是( A )
A.水是生物呼吸作用的产物
B.各种生物体内都含有大量的水
C.有水的环境里才有生命
D.生物体内的生理活动需要水的参与
12.拦蓄和利用雨水,可以解决以下什么矛盾( B )
A.水资源空间分配不均
B.水资源时间分配不均
C.水资源地区使用不均
D.农业与工业的用水不均
13.不同水分的条件下,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下列特点是由于长期生活在水分过多的环境中而形成的是( C )
A.骆驼刺的根系发达
B.骆驼具有驼峰
C.热带植物树茎上长出“气根”
D.昆虫表面具有外骨骼
14.水是重要的自然资源,水资源不足,将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请结合表中数据回答:
水资源紧缺程度 轻度缺水 中度缺水 重度缺水 极度缺水
人均水量/m3·a-1 (a为年的符号) 1700~3000 1000~1700 500~1000 <500
(1)我国人均水量约为2200m3·a-1,居世界第八十几位,水资源紧缺程度为__轻度缺水__。
(2)研究表明,一节含汞、镉、铅等金属的电池可污染60t水致其无法饮用。若成年人每人每天饮水约2.5kg,则60t水能供一个人饮用约__66__年。(一年按365天计,结果保留整数)
(3)某同学向市政府提出了保护运河的几条建议:①在河中放养鱼苗;②清理运河中的污泥;③禁止向河道内倾倒垃圾;④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防止水质污染。其中不合理的是__④__(填序号)。
(4)为保护有限的水资源,你建议__一水多用,使用节水水龙头(合理即可)__。
15.小明学了“地球上的水”这节课后,他想:是不是植物体内也会有水呢?请你设计实验,用相应的实验现象向小明说明植物体内也有水。
【答案】 取一根黄瓜将其切成片状,放入干燥的容器中称量。过一段时间观察,发现黄瓜变干瘪了,再称其质量发现质量减小,说明黄瓜中有水(黄瓜水分散失,所以质量减小)。(合理即可)
【拓展创新】
16.一株玉米从幼苗出土到开花结果,大约消耗200kg以上的水,这些水的用途如表格所示。
作为组成成分的水 1872g
维持生理过程的水 250g
蒸腾消耗的水 202106g
生长期总用水量 204228g
(1)请你计算一下,植物吸收到体内的水分,只有__1__%左右真正用于各项生理过程和保留在植物体内,而__99__%左右的水都通过蒸腾散失了。
(2)请你据此提出两个有价值的问题:
①__蒸腾消耗的水占99%左右,这是不是一种巨大的浪费__?
②__植物体内的哪些生理过程需要水来维持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