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3张PPT。 12《为人民服务》第一课时 你能认出这个伟大的共产党员吗? 张思德,1933参加革命,是中央警卫团的战士,经历过长征,负过伤,是个忠实地为人民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烧炭时,因炭窑倒塌而牺牲。 这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卫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演讲。当时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的阶段,困难很多。毛泽东主席在追悼张思德的同时,讲述了为人民服务的道理,号召大家学习张思德,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团结起来,争取抗战的胜利。牺牲李鼎铭追悼会鸿毛细读课文,整体感知交流讨论:
说说毛泽东主席为什么写这篇文章,文章的观点是什么。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
(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课文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
(1)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2)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改正错的。(3)为人民利益搞好团结,克服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学习第1自然段交流讨论:
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第二句与中心联系最密切,讲的是我们党及其领导的革命队伍的根本宗旨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重点词语是“完全”“彻底”。“完全”就是百分之百,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再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就是做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思。要坚持为人民服务,并且做到“完全”“彻底”。只有这样做,才称得上是名副其实的革命者,一个人活着才有意义)学习第2自然段(1)朗读第2自然段,画出中心句。
(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不同)
(2)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句进行论述的?
(先引用司马迁的话作为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什么样的人死得毫无意义,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
(3)你怎样理解司马迁的话?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4)从生活中找出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例子来谈一谈。
小结: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作业1.熟读课文。
2.背诵第2自然段。再见! 12《为人民服务》第二课时学习第3自然段交流讨论:
(1)读读第3自然段,这段是围绕哪句话论述的?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2)文章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
(通过举例和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理解重点句子: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
思考:这段话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联系起来的?(1)第一句话,有了缺点就不要怕别人批评。
(2)第二句话,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3)第三句话,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些条件的,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学习第4自然段交流讨论:
(1)朗读第4自然段,“共同的革命目标”是什么?
(解放全民族,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为实现这一革命目标应该怎样做?
(不怕困难、不怕牺牲、互相爱护)
(3)读完这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①第一层: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但是要取得全民族的解放,还要团结更多的人。
②第二层:讲怎样对待困难,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不要灰心。
③第三层:讲正确对待牺牲,一是为人民利益而牺牲是“死得其所”;二是避免不必要的牺牲。
④第四层:革命队伍的人要相互关心、爱护、帮助。学习第5自然段交流讨论:
(1)我们要为什么人要开追悼会?
(做过一些有益工作的人)
(2)开追悼会的意义是什么呢?
(寄托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整体感知:
朗读全文,文章的中心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全班交流讨论 文章的中心是“为人民服务”。全文围绕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此团结全体人民等,思路十分清楚。
交流要点:
我们联系实际谈感想,不仅要联系过去的,还要联系现在的。例如,现实生活中的杨善洲、钱学森等都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榜样,可以具体说说他们的先进事迹。全班交流讨论作业背诵第2、4自然段。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