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课件(3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口语交际+习作+语文园地 课件(3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36: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9张PPT。 口语交际 同读一本书小组交流:
回忆一下《骑鹅旅行记》或《鲁滨逊漂流记》的主要内容。全班交流讨论交流讨论:
从以下的话题中选择一两个大家感兴趣的先自己思考,然后小组交流。话题:
(1)这本书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2)你怎样评价主人公?你对哪个人物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3)有没有什么地方让你觉得困惑,或是感到奇怪?有没有完全出乎预料、令人感到不可思议的情节?
(4)读这本书的时候,你想到了哪些相似的书,或是想到了生活中的哪些人?
(5)故事的结局你喜欢吗?如果你来写这个故事,你会怎样写呢? 提示:
交流的时候,要认真听别人的发言,准确理解别人的想法以及理由,并且分辨别人的观点是否有道理,讲的理由是否充分。另外,自己发言的时候要大方自然,要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表达自己的观点要明确,要引用原文来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使人信服。 小组推选代表上台汇报,其他同学可以补充。评议推选课堂小结:
读物就是一丝丝的火苗,会在我们思想的原野之上不断壮大,不断影响着我们。此次活动会带着我们一起感受经典,一起品评人物,一起受到教育。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愿书籍这火苗,越烧越旺!再见! 习作写作品梗概 回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谈谈梗概与原文的关系。全班交流讨论小组交流:
学校正在征集最受欢迎的少儿读物,要求高年级同学每人推荐一本最喜爱的书,你打算推荐哪本书?如何推荐?交流讨论:
学习了《鲁滨逊漂流记(节选)》这篇小说,谁能说说对梗概的理解? 梗概是用简练的语言对书的内容的概括。写作品梗概的方法:
(1)读懂内容,把握脉络。
(2)筛选概括,合并成段。
(3)锤炼语言,连贯表达。 交流讨论:
学习了写作品梗概的方法,你能说说学写作品梗概有什么作用吗?梗概作用:

(1)提高分析概括能力。
(2)提高写作能力。试着写作习作评改再见!语文园地二 翻开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们会置身于一个异彩纷呈的历史画廊,进入奇情异闻的异域他乡,那跌宕起伏的精彩情节、血肉丰满的风云人物,使我们开阔眼界,丰富知识,启迪智慧,带来新奇的阅读体验。我们阅读名著的时候,应该怎样评价人物呢?全班交流讨论阅读这些话,谈一谈自己的收获:
(1)读名著时,我会对书里的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如,在我眼里,汤姆·索亚是一个热爱自由、喜欢冒险的孩子,同时他又很有趣,还有点儿虚荣心。从小说中的很多地方都能看出他的这些特点。 (2)我特别留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能看出一个人的性格。之前学习《穷人》,读到桑娜“用头巾裹住睡着的孩子,把他们抱回家里……让他们同自己的孩子睡在一起,又连忙把帐子拉好”,我想,她是多么善良而勇敢啊! (3)每个人都是立体的、多面的,评价人物时角度不能太单一。如,很多人觉得尼尔斯太淘气、太顽皮,但是当我读到他心里想“父母从教堂回来时,发现雄鹅不见了,他们会伤心的”,我觉得尼尔斯其实也是一个体贴父母的孩子。全班交流讨论总结:
人物是名著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那些经典的人物总能在不同的人生阶段,带给我们一些新的认识。所以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对人物作出自己的评价,而且要注意这个评价不能太单一,因为人物都是立体的,无论是现实生活中的,还是名著中的人物。其次要注意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句子,从中往往能够表现出一个人的性格。这有助于我们认识评价人物。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画线的部分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镇上的人排着队来到撒切尔法官家,搂着两个获救的孩子又亲又吻,……泪水如雨,洒了一地。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
(3)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特点提示: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
突出事物的特征,渲染气氛,增强感染力,增强语言生动性。从词语中选择一两个,
发挥想象,仿写句子:
(1)饿
(2)安静
(3)厚
(4)盼望
(5)喜欢
小组交流:
读读不同译者笔下《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句子,说说你更喜欢哪一个。积累名言警句日积月累
(1)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2)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3)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4)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5)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交流讨论:
说说你对这些名言警句的理解。小组交流:
说一说,背一背,你还知道哪些
名言警句。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