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下《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课件(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6 10: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读懂诗人读懂诗

——王勃与《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一章:【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
——王勃生平简介
第一章:【时运不济 命途多舛】王勃生平简介
王勃,字子安,约650年-约676年,唐代诗人。古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出身儒学世家,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为"初唐四杰",王勃为四杰之首。
据《旧唐书》记载:
六岁:即能写文章,文笔流畅,被赞为"神童"。
十六岁:授职朝散郎。因做《斗鸡檄文》被赶出沛王府。
之后,王勃历时三年游览巴蜀山川景物,创作了大量诗文。
返回长安后,任职虢(guó)州参军。在参军任上,因私杀官奴二次被贬。
上元三年(676年)八月,自交趾探望父亲返回时,不幸渡海溺水,惊悸而死。一代诗坛巨匠,就此殒命南海。
王勃
第二章:【年少成名 才冠古今】
——王勃的文学成就
第二章:【年少成名 才冠古今】王勃的文学成就
王勃虽年寿不永,但给我们后人留下了丰富的诗作文章。王勃现存诗作80多首,其中赋、序、表、碑、颂等不同文体的文章90多篇,现存《王子安集》16卷、《汉书指瑕》10卷、《周易发挥》5卷、《次论语》10卷等。
知识链接:
卷:在纸发明之前,古人的文字是写在竹片上的,然后用绳子穿起来做成竹简,因为竹简的体积较大,所以存放时会卷起来存放。因此,古人对书或文字的记录单位称为卷,例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就是由此而来。
一、文章冠古今
滕王阁(位于江西南昌)
该作通篇文字对仗工整,以大量文墨铺叙了风景名胜滕王阁附近的人文景致,辞藻之瑰丽,大有汉赋之遗风,具有内容美和形式美。《滕王阁序》是王勃最为世人所称颂的作品。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王勃《滕王阁序》
相传十四岁的王勃,去探望在外地做官的父亲时,经过洪州,正直九九重阳节,都督阎伯屿在滕王阁上宴请宾客,王勃参加盛宴并写下了千古流传的《滕王阁序》。

二、对唐诗发展的突出贡献
唐代是中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涌现出一大批在诗歌艺术上登峰造极的大诗人、大文豪,而王勃生活的初唐时期,文坛还盛行着前朝淫糜颓废的文风,可谓是“骨气都尽,刚健不闻”。

以王勃为代表的“初唐四杰”想要改变这种风气,王勃的诗歌主张实用性,所描写的景物也都是壮大开阔,雄放刚健之景。王勃还在自己的创作上大胆地创新,使其诗歌富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召唤着盛唐奔放的时代风貌。
重别薛华
王勃
明月沉珠浦,秋风濯锦川。
楼台临绝岸,洲渚亘长天。
旅泊成千里,栖遑共百年。
穷途唯有泪,还望独潸然。
散关晨度
王勃
关山凌旦开,石路无尘埃。
白马高谭去,青牛真气来。
重门临巨壑,连栋起崇隈。
即今扬策度,非是弃繻回。
无论是旅途晨发,还是与人离别,入目之景皆是崇峻险绝之山川、壮大开阔之物象,使险峻的山水更显出一种壮阔奔腾的特点。
(一)对山川景物、生活场景的状阔表述
(二)对离别伤感情绪的旷达阐释
送别是王勃诗歌的一大主题,并有着独特的诗风,例如,被人盛赞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
第三章:【离别之美 昂扬向上】
——品析《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第三章:【离别之美 昂扬向上】诗作品味解读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唐】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有感情地朗读:正字音 明节奏
huàn
què
写作背景:
这首诗是王勃在京城长安做朝散郎时,送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尉时写的一首五言律诗,也是王勃最负盛名的送别诗。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辽阔、富饶的三秦故地,拱卫着巍峨壮观的都城长安,诗人送别好友到千里之外的蜀州上任,天高地远,极目望去,只见风烟迷朦,遮住了一个又一个人生的渡口。
城阙,指长安。三秦,指长安附近的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国的三名降将。
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这里指蜀州。
首联即事写景,一近一远,一虚一实,交代送别地点和朋友要去的地方。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宦游人:做官的人。

拓展链接:王勃此时的职位是“沛府修撰”,这只不过是寄人篱下的御用文人,并没有实际权力。杜少府是被外放到蜀州做县尉,这在当时对于一个有才气、有抱负的文人来说是很不屑的。
(我)同您此刻都怀着同样的心情,(因为我们)都是离乡在外做官的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海内:四海之内。古人认为中国的疆域四周环海,“海内”即指的是“四海”所环绕的疆土。
拓展链接:这两句话化用了曹植的《送白马王彪》中的诗句“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
(只要)四海之内有着知心朋友,(即使)远在天涯(也)如同近在咫尺一样。颈联既有对友人的劝慰,也有对友人的激励,表现出诗人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本句是本诗的名句,也是千古名句,具有熔铸古今的魅力。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歧路:分岔路
儿女:指恋爱中的少男少女
沾巾:沾湿手巾,指挥泪告别。
(我们)不要在分手的路口上,像少男少女们那样,(让泪水)沾湿手巾。尾联慰勉朋友不要为离别而泪沾手巾,而要心胸豁达、坦然面对。体现了乐观向上、青春蓬勃的送别之美。
送别诗
离愁别绪,是古代诗歌常见的一种主题。由于古代交通不便,一旦分离,再会难期,就连通信也不容易。所以在送别为主题的古诗歌中,通常染上凄凉、伤感的色彩,来表现送别的依依不舍之情。
长亭日暮
阳关古道
折柳南浦
瓜洲古渡
送别诗典型意象
在璨如星汉的送别诗中,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一改送别的伤感,表现出了乐观旷达,青春豪迈,真挚深沉的情感,在当时及后世翻出夺目的异彩。
自王勃之后,中国人才知道了情到深处,离别也可以不凄怆、不悲凉而襟怀开阔,青春豪迈。
江亭夜月送别
王勃
江送巴南水,山横塞北云。
津亭秋月夜,谁见泣离群。
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
寂寂离亭掩,江山此夜寒。

拓展阅读:
这首诗歌,寓情于景,诗人在江边送走行人后,环顾离亭,仰望明月,远眺江山,感怀此夜,就身边眼前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画面优美、富有情味的江干月夜图。作者虽没有掉落一滴眼泪,但一个“寒”字道出了两人无比深厚的情谊。表现了诗人的乐观与旷达。
推荐阅读:《别薛华》、《滕王阁序》 (详情见拓展资料)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君子虽陨,美名不灭。我们后人会记得那个天才少年王勃,那个才冠古今的青年王勃,他留给我们的诗作,会一直栖息在秋水长天的诗意里。
在我们的生命中,离别总在不断上演着,离别会带走我们生命中珍贵的印迹。诗人北岛说:“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愿我们珍惜光阴,珍惜与朋友间美好的情谊,在面对离别时有千里的视野,有万里的胸襟;可以昂扬而不消沉,明媚而不忧伤。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