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课件 (共4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0纸的发明 课件 (共4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20: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9张PPT)
纸有很多种类,你知道哪些?
书写纸
宣纸
卡纸
你知道造纸术是哪个国家
最先发明的吗?
中国
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它为人类提供了经济、便利的书写材料,有力地促进了人类文明的传播。那么,纸是什么时候、怎样发明出来的?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是怎样书写的?让我们走进课文,去一探究竟吧!
课文导入
10 纸的发明
RJ 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含2个多音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默读课文,按照时间顺序提取信息,梳理并了解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怎样书写,以及造纸术的发明、改进过程。(重点)
3.感受造纸术的发明是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
(重点)
造纸术 雄伟 记录 一册书
shù
wěi


字词学习
保存 大约 经验 阿姨
bǎo cún
yuē
yàn
ā
欧体 沙洲 社会保障卡
ōu
zhōu
shè
创造 携带 制造
姓蔡 伦理 累及 鲜有
chuàng
xié
zhì
cài
lún
lěi
xiǎn


积累
劳累


鲜见
新鲜
lěi
lèi
xiǎn
xiān
léi
果实累累

存(保存)
在(外在)

约(大约)
钓(钓鱼)

社(社会)
杜(杜鹃)
【文明】 文化。
【贡献】 对国家或公众所做的有益的事。
【创(chuàng)造】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
【铸(zhù)】 把金属加热熔化后倒入砂型或模子里,冷却后凝固成为铸件。
【携(xié)带】 随身带着。
【学富五车】 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轻便】 重量较小,建造较易,或使用方便。
【粗糙】(质料)不精细;不光滑。
【原料】 没有经过加工制造的材料,如用来冶金的矿砂,用来纺织的棉花。
【传承(chéng)】 传授和继承。
【促(cù)进】 促使前进;推动使发展。
伟大—— 笨重——
粗糙—— 便宜——
渺小
轻便
光滑
昂贵
轻便—— 普及——
改进—— 促进——
轻巧
推广
改良
推动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
开篇点题,说明造纸术的发明意义重大。
第二部分(2):
写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
第三部分(3):
写西汉时代,人们用麻来造纸。
第四部分(4):
写东汉时代,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第五部分(5):
写后来,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再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我们的书写载体经历了怎样的发展过程?是谁改进了造纸术?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课文解读

我们的书写载体经历了哪几个发展阶段?
仔细读课文,思考:
①造纸术发明以前
②西汉时代
③东汉时代
三个阶段各有怎样的变化?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创造了文字。可那时候还没有纸,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龟甲、兽骨、青铜器
①造纸术发明以前

这样的文字叫甲骨文、金文。
甲骨文
金 文
这种载体的缺点体在哪?
……要记录一件事情,就用刀把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或者把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要用刀刻,难书写
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竹片和木片上。 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

这样的书叫竹简。
竹片、木片
这种载体的缺点体在哪?
但是,这种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古时候用“学富五车”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阅读、携带、保存不方便
再后来,有了蚕丝织成的帛,就可以在帛上写字了。

这种载体的缺点体在哪?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但是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贵,不能普及
②西汉时代
考古学家发现,在两千多年前的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但麻纸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比较粗糙,不便书写

粗糙
③东汉时代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书写载体的发展过程

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
造纸术发明以前:
西汉时代:
麻纸
东汉时代:
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蔡伦改进的造纸术原料是什么? 造纸过程是怎样的?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原料: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过程:剪碎或切断→浸→捣→捞→晒。
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了下来。
原料容易得到
大量制造
价格又便宜
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
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我国的造纸术深深影响了世界闻名的发展,是我们民族的自豪。
这篇课文按照时间顺序,先写了造纸术发明以前人们是用什么来书写的,又写了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过程,最后写了造纸术的传播过程和意义,激发了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主题归纳
结构梳理
再后来:帛(昂贵)
用麻造纸(粗糙)
几千年前:乌龟、兽骨、青铜器
后来:竹片、
木片 (笨重)
③东汉
时代
②西汉
时代
④后来
①造纸术发明以前
纸的发明



造纸术传到了全世界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轻便、好用、便宜)



随堂练习
(1)果农们虽然很劳累( ),可是看着树上累( )累( )的果实,他们很开心。
(2)这么新鲜( )的海鱼在内陆城市很鲜( )见。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lèi
léi
xiān
xiǎn
léi
?
?
?
?
?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学富五车”形容家里藏书多。
B. 用麻造纸成本太高。
C. 东汉的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D. 造纸术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D
方法总结
写作方法——流程式写话
课文:
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技巧点拨:
作者仅用 47 个字,就把造纸术这么复杂的工序写得又清楚又明白,他是怎样做到的呢?
剪碎或切断








你瞧,先按先后顺序整理出工序,再写就不难了。
你知道一盘普通的清炒土豆丝是怎样做出来的吗?回家仔细观察,然后把工序写明白。
运用示例:
洗土豆→削皮→切片→切丝→浸泡→放油→开火→热油→煸炒调味料→放入土豆丝→放醋→翻炒→放盐→出锅

爸爸把土豆洗好,削完皮后切成薄薄的片,又把薄片切成细细的丝,然后把土豆丝放入清水中浸泡。接着,爸爸往锅里放入适量花生油,开火,油热后放入葱花、花椒,煸出香味后放入泡掉淀粉的土豆丝,加醋翻炒,两分钟后放盐,搅拌均匀,出锅。一道美味的清炒土豆丝就做好了。
教材习题
默读课文,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再照样子填写下面的图表。
造纸术发
明以前
人们使用龟骨、兽甲青铜器、竹片、木片和帛来刻字或写字。
人们用麻来造纸,粗糙,不好书写。
蔡伦改进了造纸术,造出了既轻便又好用的纸。
造纸术传到了世界,极大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
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答:因为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拓展空间
蔡 侯 纸
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jiān)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侯纸”。
——《后汉书》
释义:
自古文字大多刻在竹简上,然后编成册;那些用缣帛写字的人,把缣帛叫作纸。缣昂贵,竹简笨重,都不方便。蔡伦于是创造设计,用树皮、麻头和破布、渔网造纸。和帝元兴元年(105),蔡伦把造出来的纸奏上和帝,和帝赞赏他的才能,自此之后,大家都使用这种纸,所以天下之人都称之为“蔡侯纸”。
课后作业
1.熟练掌握本课生字词。
2.运用本课学习的“流程式写话”的方法写一段话。要求顺序清晰,注意文字流畅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