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蒙娜丽莎的微笑
向日葵
八骏图
我们都见过许多赫赫有名的画作,接下来,我们再一起欣赏“一幅名扬中外的画”,那么这幅画一定非常了不起。这幅画是谁画的?都画了些什么?为什么会“名扬中外”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吧!
课文导入
12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RJ 三年级下
学习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含3个多音字。
2.默读课文,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图》,说说为什么这幅画会名扬中外。能够结合课文内容和图画,向别人介绍《清明上河图》。(重点)
作
作坊
作业
担
担子
担任
zuō
zuò
dàn
dān
乘
一乘轿子
乘坐
笼
笼子
笼罩
shèng
chéng
lóng
lǒng
热闹—— 完整——
悠闲—— 名扬中外——
清清楚楚——
冷清
残缺
忙碌
默默无闻
模模糊糊
热闹—— 悠闲——
传神—— 名扬中外—
清清楚楚——
喧闹
安闲
逼真
举世闻名
明明白白
词语扩展
你知道哪些AABB式的词语?
来来往往 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 隐隐约约 高高兴兴 慌慌张张 端端正正
【名扬中外】 在中国和外国都很有名气。
造句:长城名扬中外,引得无数游人前来观赏。
【功夫】(做事)所耗费的时间和精力。
造句: 为了完成这部作品,他可下了大功夫呢!
【官吏(lì)】 旧时政府工作人员的总称。
【作(zuō)坊】 手工业工场。
【形态(tài)各异】 指形状神态各不相同。
【悠(yōu)闲】 闲适自得。
【惊扰(rǎo)】 惊动扰乱。
【传神】 文学、艺术作品描绘的人或物生动逼真。
【风貌(mào)】 风格和面貌。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篇文章总共分成了几部分?
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第一部分(1):
介绍《清明上河图》的年代、画家、画面内容等。
第二部分(2-4):
具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内容,表现画家技艺的精湛。
第三部分(5):
写《清明上河图》的历史价值。
再仔细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讲的是哪幅名画?它为什么能够名扬中外?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课文解读
仔细读课文,说一说这幅“名扬中外的画”名字叫什么?
清明上河图
这幅画是谁画的?画的内容是什么?存放在哪?
北宋时候,有位画家叫张择端。他画了一幅著名的画——《清明上河图》,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这幅画已经有八九百年的历史,早已名扬中外,现在完整地保存在北京故宫博物院里。
张择端
北宋都城
汴梁热闹的场面
北京故宫博物
院
这幅画为什么能够名扬中外?
①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有从乡下来的农民,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好几百个
三百六十
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②画上的街市可热闹了。街上有挂着各种招牌的店铺、作坊、酒楼、茶馆……走在街上的,是来来往往、形态各异的人……画面上的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黄豆那么大。别看画上的人小,每个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
“不到一寸”“黄豆那么大”说明画面上的人物非常小。但画家却能把每个人物画得清清楚楚,可见画家技艺的精湛。
③最有意思的是桥北头的情景:一个人骑着马,正往桥下走。因为人太多,眼看就要撞上对面来的一乘轿子。就在这个紧急时刻,那个骑马人一下子拽住了马笼头,这才没撞上那乘轿子。不过,这么一来,倒把马右边的两头小毛驴吓得又踢又跳。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
了,连忙回过头来赶小毛驴……
情景传神
④《清明上河图》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重要的历史价值
《清明上河图》为我们展示了八九百年前人们的生活风貌,对于我们现代人研究古代文明等有着不可估量的价值,极大地推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研究的发展。
总结:为什么这幅画是“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1)光是画上的人物,就有五百多个。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画在上面了。
(2)画出了街市的热闹。店铺、作坊、酒楼、茶馆,形态各异的人物,都画得清清楚楚。
(3)画上的情景非常传神。
(4)这幅画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本文通过对《清明上河图》的介绍与画面内容的描绘,表现出作者对这幅画的喜爱与赞赏,表达了作者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思想感情。
主题归纳
结构梳理
《清明上河图》
名扬中外
一幅名扬中外的画
保存:北京故宫博物院
历史:距今八九百年
内容: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画家:北宋张择端
古都风貌、百姓生活
桥北头的情景
街市热闹
人物五百多个
③整个山村被大雾笼( )罩着,人们就像被关进了笼( )子。
随堂练习
①自从担( )任班长后,我感觉身上的担( )子更重了。
②县官乘( )坐一乘( )轿子出了门。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dān
dàn
chéng
shèng
lǒng
lóng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清明上河图》
年代
画家
内容
保存
历史价值
北宋,距今八九百年
张择端
北宋都城汴梁热闹的场面
北京故宫博物院
使我们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
3.第4自然段中,冒号引起的内容包括( )。
C
A.“因为人太多”前面的语句。
B.“不过,这么一来”前面的语句。
C.“你看”前面的语句。
D. 一直到段末。
课后作业
仔细观察一下《清明上河图》,挑选其中你认为最有趣的一个小场景,为这个场景写一个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