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剃头大师 课件 (共5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19剃头大师 课件 (共5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2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大师”指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大家所尊崇的人。“剃头大师”的意思是有高超的剃头技术的人。“剃头大师”在文中指的是谁? 为什么称呼他为剃头大师?他配得上这个称呼吗? 快走进课文去验证一下吧!
课文导入
19 剃头大师
RJ 三年级下
作者简介
秦文君: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她善于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展现儿童的所思所行。 著有长篇小说《男生贾里全传》《女生贾梅全传》《一个女孩的心灵史》等多部作品。本文选自她的小说《调皮的日子》。
学习目标
1. 会认10个生字,会写12个字。正确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默读课文,先猜猜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再查字典验证。 (重点)
3. 了解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从中感受到童真童趣。 (重点)
表弟 胆小鬼 理发店 夺门而逃 责骂
biǎo
字词学习
dǎn
guǐ

duó

仇人 差劲 付钱 双倍 虽然 气泡 一件
chóu
chà
suī

bèi
jiàn
pào
剃头 执行 否认 习惯
苦刑 代替 厘米 抚摸

zhí
fǒu
guàn
xíng







折磨
石墨


chǔ
chù
处置
到处
小毛驴磨(mó)磨蹭蹭来到石磨(mò)旁,好久才开始磨(mò)面。
这件事你处(chǔ)理得很好,妈妈到处(chù)夸你。

胆(胆小)
担(扁担)

理(理解)
埋(埋怨)

倍(双倍)
陪(陪伴)
【剃(tì)头】 剃去头发,泛指理发。
【大师】 在学问或艺术上有很深的造诣,为
大家所尊崇的人。
【噩(è)梦】 可怕的梦。
【监督(dū)】 察看并督促。
【夺门而逃】 摆脱阻拦,逃出门去。
【害人精】 比喻害人的人。
【冤(yuān)家】 仇人。
【抗议】 对某人、某团体、某国家的言论、行为、措施等表示强烈的反对。
【锃(zèng)亮】 形容反光发亮。
【摆布】 操纵;支配(别人行动)。造句:困在网上的飞蛾只好坐以待毙,任由蜘蛛摆布。
【老掉牙】 形容事物、言论等陈旧过时。
【耿(gěng)耿于怀(huái)】 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造句:对于那次考试失利,他总是耿耿于怀。
【折磨】 使肉体上、精神上受痛苦。
【央求】 恳求。造句:经过我的苦苦央求,妈妈答应明天带我去游泳。
【发誓(shì)】 庄严地说出表示决心的话或对某事提出保证。
【无所谓(wèi)】 不在乎,没有什么关系。
【时髦(máo)】(人的装饰衣着或其他事物)新颖入时。
【倒霉(méi)】 遇事不利;遭遇不好。
折磨—— 熟练——
时髦—— 倒霉——
享受
生疏
过时
幸运
监督—— 抗议——
央求—— 天分——
熟练—— 耿耿于怀——
监视
反对
恳求
天资
熟悉
念念不忘
词语扩展
你能列举一些AABC 式的词语吗?
耿耿于怀 念念不忘 恋恋不舍
头头是道 历历在目 斤斤计较
步步为营
同学们边朗读课文边思考下面的问题:

整体感知
这首诗总共分成了哪几部分?
每一部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第一部分(1):
写小沙怕剃头。
第二部分(2-6):
写老剃头师傅给小沙理发,小沙感觉像受刑。
第三部分(7-8):
写小沙央求“我”给他剃头,
“我”很开心。
第四部分(9-17):
写“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
第五部分(18):
写小沙和姑父的惨状。
课文解读
再仔细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为什么以“剃头大师”为题?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
文章第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我的表弟小沙天生胆小,他怕鬼,怕喝中药,怕做噩梦,还怕剃头。




连用四个“怕”具体写出了小沙天生胆小的特点。小沙正是因为怕剃头,所以才央求“我”替他剪头发。课文一开始先交代小沙“怕剃头”,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铺垫。

小沙为什么怕剃头?
①最痛苦的是,老师傅习惯用一把老掉牙的推剪,它常常会咬住一绺头发不放,让小沙吃尽苦头。


“咬”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咬”是凶猛的动物才会有的行为,这里描写推剪夹住小沙头发的惨状,生动地表现出推剪在小沙眼中的可怕。
这种修辞手法叫“拟物”,就是把人当作物,或把此物当作彼物来写。

②这还不算,老师傅眼神差了点儿,总把碎头发掉在小沙的脖子里,痒得小沙哧哧笑。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
跟受刑一样
“跟受刑一样”形象地写出了小沙怕理发的原因之二。
③最让小沙耿耿于怀的是,每次剃完头,姑父还要付双倍的钱给“害人精”。
老师傅这么大岁数了还要被小沙骂“害人精”,被小沙怒视,姑父过意不去,所以付双倍的钱。
可是小沙哪里理解这些?他想:这老头这么折磨我,让我受了这么大罪,爸爸还要给他钱,而且是“双倍”,凭什么?
害人精
小沙为什么叫老师傅害人精?
①店里的剃头师傅都不欢迎小沙这样的顾客,因为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还用看仇人一样的目光怒视对方。
谁给他剃头,他就骂谁“害人精”
②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
为什么“总是一个老剃头师傅来做小沙的冤家”?
①老师傅耳朵不好,听不见小沙骂;
②老师傅有一把锃亮的剃刀,能震慑住小沙。
“我”为什么给小沙理发?
①这次,小沙的头发很长了。他知道姑父绝对不肯让他这样过年,可他又怕再去理发店受折磨,就央求我替他剪头发,并答应剪完后付给我五块钱。
②其实,不给钱我也愿意,因为从来没有人肯把头交给我随便处置。
“不给钱我也愿意”,不是因为“我”乐于助人,而是因为可以“随便处置”小沙的头。可见,“我”是抱着恶作剧的心理给小沙剃头的,表现了“我”顽皮的心性。
“我”是怎样给小沙剪头发的?
①我先把姑父的大睡衣给他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
②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不一会儿,姑父的睡衣就像一张熊皮,上面落满了黑头发。
③很快,我就发现自己闯了祸。因为这样随意乱剪,头发长长短短,这儿翘起,那儿却短得不到一厘米。
④我剪掉了几根翘起的长发,又把头发修了修,可惜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一眼望去,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剪得小心,却像层层梯田。

围上睡衣

随意乱剪

认真修剪

越剪越遭
“我”剪完之后发生了什么?
①我没得到那五块钱。
②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和电灯泡一样的光头。
③姑父呢,那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他每天夜里都要爬起来两三次,捉跳蚤一样找身上的碎头发。
“我”剪得成功吗?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 作为题目?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1)“剃头大师”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写“我”这个“剃头大师”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2)“剃头大师”是“我”自诩的称号,与“我”拙劣的理发技能和最后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自嘲的意味。
主题归纳
本文写了“我”的表弟小沙怕剃头,在他的央求下,“我”当了一回“剃头大师”,把他的头发剪得坑坑洼洼,害得他不得不剃了个光头的有趣的事,表现了儿童的童真童趣。

起因

文章结构
经过
结果
难忘的经历
自诩的大师

小沙怕剃头
央求我给他剃头
小沙被迫剪光头
剃头大师
围上睡衣
随意乱剪
闯祸,认真修剪
越剪越糟

辜负睡衣洗不净
写法总结
理解句子—— 结合生活经验法

你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这句话的?

我是用“结合生活经验法”来理解的。 当我们理发的时候,被推剪夹住头发,的确非常痛;碎头发掉在脖子里,确实非常痒,那种痛苦就像在“受刑”。“受刑”形象地写出了小沙被老剃头师傅剃头时的痛苦感受。
随堂练习
选择恰当的词语。
(1)小猫蹲在洞口(监视 监督)着老鼠的一举一动。
(2)只有反复练习,才能(熟练 熟悉)地掌握运算法则。


【夺门而逃】:
解释下列词语。
摆脱阻拦,逃出门去。
【耿耿于怀】:
事情(多为令人牵挂的或不愉快的)在心里,难以排解。
【摆布】:
操纵;支配(别人行动)。
朗读课文,说说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
习题答案
答: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就像受刑。
(1)小沙是被“押”到理发店的,而且骂人家是“害人精”,还像仇人似的怒视人家。
(2)老剃头师傅用的是老掉牙的推剪,常常会夹住小沙的头发,小沙吃尽苦头。
(3)老剃头师傅眼神不好,碎头发总掉在小沙的脖子里,令小沙痒得难受。
(4) 姑父付老剃头师傅双倍的钱,小沙耿耿于怀。
“我”给小沙剃头,小沙是最优秀的顾客。
(1)小沙主动要求“我”给他剃头,承诺付“我”五块钱。
(2)小沙对“我”要求非常低,只要不剪破耳朵就行。
(3)“我”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觉得自己是个“剃头大师”。“我”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乱剪一通,小沙的头发被“我”剪得七长八短,而小沙只是摸摸耳朵,只要耳朵没剪破,就无所谓了。
(4)“我”越修越糟,一些头发越剪越短,甚至露出了头皮,整个头上坑坑洼洼,耳朵边上像层层梯田。小沙看到镜子中的自己,吓得大叫,像见了鬼一样。结果,小沙被迫去理发店剃了个光头,姑父睡衣上的头发怎么也清除不干净。
一边默读一边想,试着回答下面的问题。
(1)“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 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
答: “剃头大师”是“我”对自己的称呼。“我”自以为有剃头的天分,装模作样地只管嚓嚓乱剪,看到头发纷纷飘落,觉得自己比老剃头师傅还熟练,于是就自称“剃头大师”。“害人精”是小沙对剃头师傅的称呼。小沙害怕剃头,剃头就像受刑,所以骂剃头师傅“害人精”。
(2)“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
答:因为小沙的要求实在太低了,实在太“友善”了,头发剪得好不好看无所谓,只要耳朵还在就很放心。
课文为什么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 和同学交流你的看法。
答:(1)“剃头大师”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内容。本文主要是写“我”这个“剃头大师”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
(2)“剃头大师”是“我”自诩的称号,与“我”拙劣的理发技能和最后的结果形成鲜明的对比,有一种自嘲的意味。
拓展空间
稚 子 弄 冰
古诗积累
[宋] 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诗意:
一个小孩早上起来,从结着坚冰的铜盆里剜出冰块,用彩线穿起来当铮敲响。敲出的声音像玉磬声一般穿越丛林,突然冰块落在地上,发出
像玻璃碎裂的声音。
你有过类似的有趣经历吗仔细回忆一下,然后写一写?与同学一起交流分享。
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