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 (共36张)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 课件 (共36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30: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语文园地七
RJ 三年级下
口语交际
劝告
本次口语交际是学会劝告。劝告时要注意说话的语气,不要用指责的口吻。多从对方的角度着想,这样让人更容易接受。
?交际指导
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高年级同学看到了,劝他别这么做。你觉得那个同学更有可能接受谁的劝告?为什么?

你这样做太危险了,有可能会撞到别人的。

撞到你了吗?多管闲事!

你怎么不遵守学校纪律呢? 太不应该了!

我乐意!有本事你告诉老师去呀!

小同学,别这么玩! 扶手很滑,如果没抓稳的话,你会摔伤的。

谢谢你的提醒,我
以后不这么玩了。

第一个同学带着指责的语气,让人不好接受;第二个同学劝告时用教训的口气,语气生硬,更让人难以接受;第三个同学从小同学的角度着想,怕他受伤,让他很容易就接受了。

?交际范例
◇有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如果你发现有同学横穿马路,你会怎样劝告他?
过马路一定要走斑马线。 你看来往车辆这么多,如果来不及躲闪,你会受伤的。

◇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如果是你,你会怎样劝告表哥?
表哥,长时间玩电脑游戏对眼睛和身体都有害,咱们出去玩会儿,歇歇眼睛,活动一下
身体吧。
习 作
国宝大熊猫
围绕下面导图中的问题介绍一下大熊猫。 写作时可以参考课本中提供的信息,也可以
再查找资料,补充其他内容。这样,文章内
容才能更丰富、更充实。
国宝
大熊猫
大熊猫是猫吗?
大熊猫生活在什么地方?
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国宝大熊猫
大熊猫主要生活在我国四川北部、陕西南部和甘肃南部的山区。①
?习作例文
①介绍大熊猫生活的地方。
大熊猫虽然名字里有个“猫”字,但它们并不是猫。它们属于哺乳纲、食肉目、大熊猫科。② 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
②介绍大熊猫的种属。
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1939 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大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于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③
③写关于大熊猫名字由来的逸闻趣事。
大熊猫爱吃翠竹、竹笋,有时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它们特别贪吃,总是不停地剥竹竿,吃竹叶,每天大约一半的时间都用来进食。它们不太讲究就餐礼仪,坐着、平躺、侧倚,怎样舒服就怎样吃。④
④介绍大熊猫的饮食特点。“不太讲究就餐礼仪”,语言幽默诙谐。
大熊猫的头和躯干是乳白色的,而四肢和肩部是黑色的。头上有一对圆圆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⑤胖嘟嘟的身体,大大的黑眼圈,一扭一扭的步态,使大熊猫看起来憨态可掬。⑥
⑤介绍大熊猫的外貌特征。“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比喻生动
形象。
⑥ “胖嘟嘟” “大大” “一扭一扭”写出了大熊猫的憨
态可掬。
大熊猫是有着800万年历史的古老动物,对科学工作者研究古代哺乳动物具有珍贵的价值。因此大熊猫被视为中国的国宝,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我们要好好保护它们。⑦
⑦介绍大熊猫为什么被视为中国的国宝。
本文围绕着小朋友们感兴趣的几个问题介绍了国宝大熊猫。 内容充实,材料翔实、准确,条理清晰,语言生动活泼,是一篇不错的习作。
名师总评
这一单元的课文给我们展示了这个世界中许多我们不曾发现的美丽。每篇课文中都有许多优美的语言来描绘这个美丽的世界,哪些语言是你喜欢的?你有没有把它们记录下来?
交流平台
在习作中,我们要有意识地用上平时积累的语言。
?交流内容
你平时积累了哪些语言?大家一起说一说,别人积累的优美语言也可以收入自己的小语言库里,以备随时使用哦。

?交流展示
我积累了“窃窃私语”这个词,觉得用在这里很合适。
一阵风吹来,树上的叶子们交头接耳,不知在窃窃私语些什么。
太阳的余晖照在湖面上,就像洒下了无数碎金子。
等到积雪融化时,从房檐上落下的小水滴,就像一颗颗珍珠。

这是我仿写的句子。
语句段运用
“你可知道,大海深处是怎样的吗? ”这是《海底世界》的开头。 请你也用类似的开头说一段话,向别人介绍一种事物。

◇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你是否听说过……
(1)你可知道,那座山上的石头有多么奇妙吗? 有的像拄着拐杖的老人,有的像蹦蹦跳跳的孩子,有的像奔跑的骏马……
示例:
(2)你可知道,火烧云有多么变化多端吗?一会儿像凶猛的狮子,一会儿像可爱的花猫,一会儿像优雅的天鹅,一会儿像连绵的山峰……
读读下面的寻物启事,注意格式,照样子写一写。

昨天下午放学后,我把一件蓝色外套落在了操场上。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 李晓雨
5月20日
寻物启事
提示:寻物启事一般包含标题、正文、落款三项内容。
1. 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
2. 正文:另起一行写,并空两格。写清丢失物品的名称、数量、形状、质地和丢失的时间、地点,以及联系人、联系方式等。
3. 落款: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方,第一行署名,第二行写日期。
示例:
寻物启事
今天上午上课间操时,我把一串钥匙落在了操场上,钥匙上有一个泰迪狗的挂饰。如有拾到者,请与我联系,非常感谢!
三年级(1)班 王晓辉
5 月 8 日
识字加油站
止 内 露 醒
术 斗 慧 蘑


笔画较少的字,要把笔画写开一些。
笔画较多的字,要把笔画写得短小些,缩小笔画间距。
zhǐ
nèi

xǐ ng
shù
dòu
huì

日积月累
◇兵(bī ng)来将挡,水来土掩。
解释:比喻不管对方使用什么计策、手段,都有办法对付。也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相应对策。
解释:不进老虎洞,怎能捉到小老虎,比喻不历艰险,就不能获得成功。
◇不入虎穴,焉(yān)得虎子。
解释:听来的传闻是靠不住的,亲眼看到的才算是真实的。告诉我们不能偏听偏信,要根据事实来判断。
◇眼见为实,耳听为虚。
解释:比喻接近好人使人变好,接近坏人使人变坏。
◇近朱者赤(chì),近墨者黑。
成语故事
公元73年,班超奉命出使西域,来到鄯善国。匈奴也派使者来到鄯善国。鄯善王不知该和谁交好。要消除鄯善王的疑虑,只有除掉匈奴使者。班超他们人马不多,而匈奴兵强马壮。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深夜,班超带士兵潜入匈奴营地,大败匈奴。鄯善王得知消息,表示愿意归附汉朝。 班超完成了使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