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实践出真知。这条真理被历代人所认可,它出现在好多作品中,同样我们今天要学的《虽有嘉肴》也蕴含有这样的道理。
导入新课
22 《礼记》二则
——虽有嘉肴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 下册
目标导航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重点)
2.体会两篇短文的句式特点,学习运用类比论证的方法论述观点。(难点)
3.理解儒家“教学相长”的观念和“大同”社会的理想,培养高尚的道德情操。(素养)
《礼记》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典章制度书籍,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西汉戴圣对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加以辑录、编纂而成,共49篇。
文学常识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年间 家学者解释说明经书《 》的文章选集,是一部 思想的资料汇编。又叫《 》。与《 》《 》合称“三礼”。 内容主要是记载和论述先秦的 , ________,记录 等的问答,记述 。
儒
仪 礼
儒 家
仪礼
周礼
小戴礼记
孔子和弟子
修身作人的准则
礼制、礼仪
解释仪礼
文学常识
《学记》是《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不仅是中国古代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篇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
《学记》文字言简意赅,喻辞生动,系统而全面地阐明了教育的目的及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制度、原则和方法,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在教育过程中的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关系。
文学常识
嘉肴( ) 自强( )
兑命( ) 学学半( )
教学相长( )
yáo
qiǎng
yuè
xiào
zhǎng
字词积累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兑命》曰:“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注意停顿
速读课文, 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
整体感知
一、通假字
《兑命》曰
二、古今异义
1、虽有至道
2、不能知其旨也
3、教然后知困
4、教学相长也
三、词类活用
1、不知其旨也
2、不知其善也
兑通“说”,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古义:不通,理解不了。 今义:困难。
古义:促进。 今义:增长。
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形容词作名词,好处。
整体感知
四、一词多义
学
其
五、文言句式
1.判断句
2.倒装句
学学半——
学学半——
其此之谓乎——
不知其旨也——
教
向别人学习
表示推测
它的
弗食,不知其旨也。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
整体感知
1、学习过程五步骤: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2、学者有四失: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
3、教育教学九原则:教学相长、长善救失、启发诱导、因材施教……
整体感知
导思1:《虽有嘉肴》中写嘉肴的目的是什么?
比喻论证
关键词:
教学相长
导思2:孟子认为怎样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
教学相长
整体感知
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你同意这个观点吗?)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
(“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铺相成。
重视实践,在学和教的实践中“知不足”、“知困”,明事理,出真知,得到进步与发展)
精读细研
论述过程
作者用类比的方法切人话题,
首先以“嘉肴”为喻,指出“弗食,不知其旨”,自然引出“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的道理;
然后,再对举“学”与教”所产生的“知不足”和“知困”两种情境,并进一步解释,将论述引向深入,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最后引用《尚书》中的话印证观点。
全文语言精练,逻辑严密。
精读细研
议论文是对某个问题或某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
论证过程
一、什么是议论文
精读细研
二、议论文三要素
论点,又叫论断,是作者所持的观点,它是作者对所论 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和表示的态度。
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事实和道理。可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类。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常见的论证方法有引用论证、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和对比论证。
精读细研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
论点是要解决“要证明什么”,
论据是要解决“用什么来证明”,
论证是解决“如何进行证明”的问题。
三、什么是论证
精读细研
四、分析论证过程
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
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
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④论证的完整性(使论证更加全面完整,避免产生误解)。
精读细研
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类比论证--)
精读细研
“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精读细研
共同讨论:说说你对“教学相长”的理解。
见解一:“教学相长”是一个人学习成长的过程:一方面“学然后知不足”,而后“自反”;另一方面
“教然后知困”,而后“自强”。学与教相互促进。
见解二:“教学相长”是对师生关系的一种描述。教师在教学中受到教益,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问题,对教师的教学有所启发,
精读细研
文中多用对偶句,造成铺排效果,增强了文章的气势。读课文,找出这样句子分析体会。
精读细研
1.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效果:两相对举,结构相同,用词相对,语气一致,相互辉映,明快有力,连用铺排,强化了比喻说理的效果。
精读细研
?逻辑严密。
先是强调要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结论。
写作特色
?对偶严谨。
《虽有嘉肴》共五句话,前三句均为对偶句式。这类句式不仅从形式上看起来比较整齐,也有增强表意效果的功能。第一句以“嘉肴”与“至道”对举,是一组类比,让读者更好地体会到二者的相似性。第二句和第三句都是从两个角度入手,论述教与学的关系,双管齐下,更为合理、全面、严谨。
写作特色
文章应用“类比手法”引出要阐述的观点,讲述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即教人和学习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主旨探究
嘉肴
教学相长
食
虽有嘉肴
弗
学
知
旨
善
学
教
比喻
至道
不
知
其
不足
困
自反
自强
课堂小结
结合自身的学习经验,请谈谈“教学相长”的道理给了你怎样的启示?
拓展延伸
参考:1、学是第一位的,不学,则无法获得知识,也无法知道自己的不足,也就没有完善自己的机会。
2“教学相长”还意味着学习中的互动和交流。有时候,可以采用教的方式学习。比如尝试把自己的理解讲给同桌听,看看他的反应。如果他能明白,可能表明你确实理解透彻了;如果他仍有疑惑,可能表明你懂得理解中存在漏洞或缺陷,这时就可以“知困”而“自强”。
拓展延伸
我们已经站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为了实现心中的远大目标,我们正努力拼搏着。成功属于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人。相信自己!
教师寄语
通过本课学习,你收获了什么?
课后作业:
完成教材中的相关练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