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六年级
学科
科学
制定日期
课型
新授
课题
地球的面纱
主备人
执教人
使用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知道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掌握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过程与方法目标
利用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认识到大气层,通过讨论和交流的方式来探究和解决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合作交流;乐于用学到的知识改善生活;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教学重点
掌握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教学难点
大气层的特点;臭氧层空洞的危害
教学过程
活动一:利用谜语引出探究学习的主题
导入:老师出示谜语:看不见,摸不到,它把地球严严抱,一切生物都需要,大家谁都离不了,大家猜猜是什么呢?
学生回答
引入本节的主题 板书:地球的面纱
出示学习目标:1、知道大气层的结构和特点
2、掌握臭氧空洞带来的危害
【处理方式】出示目标,学生齐读目标,教师提炼本节关键目标关键词并板书。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整体感知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活动二: 围绕大气层这一主题,展开讨论
1、对大气层你了解多少?把你之前的所了解的和你组内的同学说一说。
学生表达自己的想法
2、交流:地球最外部的圈层是大气层,大气层又叫大气圈,地球就被这一层很厚的大气层包围着。大气层的成分主要有氮气,占78.1%;氧气占20.9%;氩气占0.93%;还有少量的二氧化碳、稀有气体和水蒸汽。大气层的空气密度随高度而减小,越高空气越稀薄。大气层的厚度大约在1000千米以上,但没有明显的界限。
3、教师出示大气层的结构图,供学生观察。
通过观察知道大气层的结构分为:
逃逸层 1000千米
热层 500千米
又称电离层,有极光产生,反射无线电波
中间层 80千米
出现流星现象,是气象研究的上界
平流层 50千米
臭氧层吸收紫外线,天气现象少,适合高空
飞行
对流层 10千米
雨、雪以及大部分云等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这层
地球
补充讲解: 对流层在大气层的最低层,紧靠地球表面,其厚度大约为10至20千米。对流层的大气受地球影响较大,云、雾、雨等现象都发生在这一层内,水蒸汽也几乎都在这一层内存在。这一层的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动、植物的生存,人类的绝大部分活动,也在这一层内。因为这一层的空气对流很明显,故称对流层。对流层以上是平流层,大约距地球表面20至50千米。平流层的空气比较稳定,大气是平稳流动的,故称为平流层。在平流层内水蒸汽和尘埃很少。平流层以上是中间层,大约距地球表面50至85千米,这里的空气已经很稀薄,突出的特征是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降低,空气的垂直对流强烈。中间层以上是暖层,大约距地球表面100至800千米。暖层最突出的特征是当太阳光照射时,太阳光中的紫外线被该层中的氧原子大量吸收,因此温度升高,故称暖层。散逸层在暖层之上,为带电粒子所组成。除此之外,还有两个特殊的层,即臭氧层和电离层。臭氧层距地面20至30千米,实际介于对流层和平流层之间。这一层主要是由于氧分子受太阳光的紫外线的光化作用造成的,使氧分子变成了臭氧。电离层很厚,大约距地球表面80千米以上。电离层是高空中的气体,被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电离成带电荷的正离子和负离子及部分自由电子形成的。电离层对电磁波影响很大,我们可以利用电磁短波能被电离层反射回地面的特点,来实现电磁波的远距离通讯。
讨论交流:没有大气层,地球会怎样?
小组内互相讨论,讨论后小组进行抢答,然后教师小结
没有天气变化 (风、霜、雨、雪等)
听不到声音,每个人都是聋子,世界一片寂静
易受陨石的侵袭
气温白天很高,晚上很高
人和动物由于不能呼吸空气而无法生存
所有生物都将灭绝
【处理方式】通过小组合作交流,教师讲解,师生共同总结来把握本环节的重点,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交流来突破难点。大气层的知识还是比较学生比较感兴趣的,学生都能积极的参与讨论,积极的发表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引导学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活动三:交流总结,形成共识
1.提问:同学们列举一下自己身边的大气污染及其危害
2.学生讨论并列举(可以结合课本中出示的情境图)
3.师生共同总结:(1)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
(2)对植物的危害: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3)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大气污染物对天气和气候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① 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
② 增加大气降水量
④ 增高大气温度
③ 下酸雨
⑤ 对全球气候的影响
4、拓展延伸,探究臭氧空洞的危害
认识臭氧层,保护大气臭氧层,观看关于臭氧空洞所带来的危害的视频,由小组内互相交流给出结果
总结各小组给出的答案:
1.臭氧层耗竭,会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大量辐射到地面,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不利后果。
2.皮肤癌、白内障、呼吸道疾病增多
3.对其他生物产生影响和危害
4.打乱生物链,导致一些主要生物物种灭绝
5.使地球上三分之二的农作物减产
6.导致全球变暖
【处理方式】通过小组交流以及观看图片和视频来研究大气污染,大气污染就发生在学生身边,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大气污染给人类带来的危害。
【设计意图】此环节主要让学生通过了解大气污染所带来的危害,引导学生主动去保护环境,人人争做环保小卫士。
活动四:课堂小结,形成体系
地 大气层的概述
球
的 大气层的机构
面
纱 大气污染以及危害
臭氧空洞的危害
【处理方式】让同学们先说一说,通过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后师生共同总结
【设计意图】总结一下本结课的知识点,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五:当堂达标
1、大气的成分:以 和 为主。
根据大气层的温度的垂直分布、密度和物质组成等特点,可以把地球大气层分为五层,即 、 、 、 和 。
“臭氧空洞”的含义是( )
臭氧层的局部出现的空洞形态 B、臭氧层出现变薄形态
【处理方式】在作业本上写出答案,然后同桌互批。最后改错和二次批阅,对于满分的给予10分的加分。
【设计意图】巩固课堂知识,提高课堂效率。
个人修订
板书
设计
地球的面纱
大气层: 对流层 平流层 中间层 热层 逃逸层
大气污染:臭氧空洞、酸雨等
课后反思(课堂教学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