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白桦
课题名称: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
学习目标:
1.认识本课“绣、潇”等8个生字,会写本课“桦、涂”等11个生字,理解“徜徉”、
“姗姗来迟”等词义,了解课文内容。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准诗歌节奏,读出韵味。
3.能通过反复朗读,并借助短语,初步感受白桦形象。
教学重点:
读准诗歌节奏,读出韵味。
教学难点:
能通过反复朗读,初步感受白桦形象。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走近白桦
活动1:图片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好,今天我们来学习第11课《白桦》。请你读课题。
2.介绍白桦树,出示图片。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它生性耐寒,又通体银白,气质高雅。
3.了解作者。叶赛宁,俄罗斯诗人,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出生于梁赞省一个农民家庭。他五岁开始阅读,八九岁就能写诗。 1914年创作了名为《白桦》的抒情诗。他的抒情诗感情真挚,格调清新,并擅长描绘农村大自然景色。
二、初读课文,感知白桦形象
活动1:初读感知课文
过渡:接下来,就让我们走进俄国诗人叶赛宁笔下的白桦,感受白桦挺拔、高洁的形象。请你自己读一读这首诗歌。
1.自读要求:
(1)大声朗读课文,借助课后的拼音,将诗句读正确,不明白的地方做个标记。
(2)边读边思考:诗歌讲了什么内容?每个小节各讲了什么?
活动2:识记理解词语
1.出示四组词语:
白桦 涂上 毛茸茸 绣球 潇洒 花穗 流苏 绽放 朦胧 寂静
金晖 徜徉 朝霞 姗姗来迟 白雪皑皑 抹一层
2.跟着老师读一遍。
3.这些字词中,你认为有哪些字的读音需要注意?
(绽”和“姗”是翘舌音, “朦胧”两个字都是后鼻音,注意“徜”也是翘舌音, “白雪皑皑”的“皑”读第二声。)
4.去掉拼音后,请你再读这些词语。将词语读正确。
5.理解词语意思。
三、再读诗歌,感受诗歌之美
活动1:读准诗歌节奏
1. 同学们,现代诗和古诗一样,都要读出节奏,读出韵味。接下来,请你再读诗歌,
试着画一画诗歌停顿,读出诗的节奏感。
2.读好了吗?请看老师划分的停顿。再读诗。
3.体会诗歌的押韵。出示标红的字,说说你发现了什么?(每句的最后一个字声母都以“a”作为韵脚押韵。)
活动2:梳理诗歌脉络
1. 《白桦》一诗一共有4个小节。课文每个小节讲了各什么内容吗?
第一小节写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 第二小节写了白桦在雪花中的美。 第三小节写白桦在朦胧的寂静中的美。 第四小节写白桦在朝霞中的美。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呢?诗人叶赛宁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的美。满身的雪花、雪绣的花边、洁白的流苏,在朝霞里晶莹闪亮,披银霜,绽花穗,亭亭玉立,丰姿绰约。
活动3:美读短语,说说印象
1. 这是一首现代诗,诗中运用了很多优美的短语,请同学们默读诗歌,
要求:1.一边读边圈画出自己认为优美的短语;
2.圈画出来短语后,自由读一读短语,选择其中几个描述这棵白桦,说说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一棵白桦 涂上银霜 披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潇洒 绽放的花穗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徜徉 姗姗来迟的朝霞 白雪皑皑的树枝 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你可以用短语说说白桦在脑海中的样子吗?学习提示:提示:先读一读短语,再找出短语所在的位置,结合文意去感受白桦的形象。
预设1:白桦洁白晶莹,亭亭玉立。白桦的花边像串串花穗绽开着,又像洁白的流苏美丽如画。
预设2:白桦身披一身雪花,在朦胧的寂静中傲立挺拔。在姗姗来迟的朝霞中荡漾徜徉。
课后预习:白桦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用短语说说白桦在脑海中的样子。
四、观察生字,归类指导识写
活动1:观察生字,交流方法
1.这一课共有11个生字,自己先读一读。
桦、涂、绣、潇、穗、朦、胧、抹、寂、霞、茸。
2.如果按照结构来给它们分分类,怎样分才合适?
(左右结构:桦、涂、绣、潇、穗、朦、胧、抹;上下结构:寂、霞、茸;)
2.提醒书写要领:
(1)“潇”三点水的第一笔与右半边草字头的一横齐平。“萧”书写时也要注意横画的长短与间距,中间一横最长,草字头的一横次之,撇画要穿插到三点水的下方。
(2)“绣”最后一笔撇要穿插到左半边绞丝旁的下方,“禾”的第二撇略短,让布局更紧凑。“禾”的最后一笔仍然是捺。
(3)“茸”这个字横画较多,书写时要注意其长短和间距。“耳”的最后一横最长,草字头的一横次之,“耳”的第一横略短于草字头的一横。“耳”中的两横间距相等,分别位于横中线的上方和下方。
3.练习书写。
11 白桦
第二课时
课题名称:
四年级下册第11课《白桦》
学习目标:
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借助优美的短语,想象画面,感受白桦的形象。
2.能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3.能对诗歌产生兴趣,尝试创作诗歌,为后续编写小诗集积累素材。
教学重点:
感受诗歌的意境美,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能对诗歌产生兴趣,尝试创作诗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学习过程:
一、品味诗句,想象白桦之美
活动1:复习导入,美读短语
1.揭示课题,复习短语。朗读提示:要读好短语的节奏!
出示短语,读出节奏。
一棵白桦 涂上银霜 一身雪花
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潇洒 绽放的花穗 洁白的流苏
朦胧的寂静 灿灿的金晖 晶亮的雪花
徜徉 姗姗来迟的朝霞 白雪皑皑的树枝 抹一层银色的光华
活动2:自读诗歌,感受形象
过渡:诗人用美丽的语言从不同角度描写了白桦,接下来让我们走近叶赛宁笔下的白桦。
要求: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借助优美的短语边读边在头脑中想象画面。
2.读后说说你感受到的白桦的样子。学习提示:可以借助优美的短语来描述白桦给你留下的印象。
活动3:品读诗句,想象画面
1.品读一、二小节
(1)“雪绣的花边”是指什么呢? “串串花穗齐绽,洁白的流苏如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2)借助短语,说说白桦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白桦被( )覆盖,一串串( )的花穗纷纷( ),仿佛洁白的流苏,优雅又( )。
(3)学习方法,练习使用更多的短语描述一二小节描述的画面。用“披了一身雪花、毛茸茸的枝头 、雪绣的花边 、串串花穗 、洁白的流苏”说说白桦的样子。
(5)再读一、二自然段,边读边想象白桦形态洁白的身影。要求:第一,用舒缓轻柔的语气表达对白桦的喜爱之情;第二,表情手势要自然。
2.品读三、四小节
过渡:接下来,我们继续看三四小节,诗人笔下的白桦又是怎样的?
(1)读课文的第三四小节,边读边想象画面,你感受到了一个怎样的白桦?
(2)从“玉立”这一词你体会到了什么?
(3)第四小节的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好处?
(4)读第三四小节的时候,你的眼前浮现出怎样的画面?说说白桦给你留下的印象!
学习提示:运用刚刚我们学习的“借助短语,品读画面”的方法,选择短语描述画面。
(5)课文的第三、四小节从几个场景描绘了白桦?在文中标记出来。
(3)同学们,现在老师和你配合,我读一句,你读一句,将白桦色彩的变化美读出来。听、读的过程中,让我们的脑海中想象白桦不断变化的美丽身影。
二、品悟精神,体会作者情感
1.补充白桦资料,出示图片。白桦喜欢阳光,耐严寒,对土壤适应性强,生命力顽强。在大火烧毁森林以后,首先生长出来的经常是白桦,常形成大片的白桦林,是形成天然林的主要树种之一。在中国的北方,在草原上,在森林里,在山野路旁,都很容易找到成片成片茂密的白桦林。白桦是俄罗斯的国树,是这个国家民族精神的象征。在作者的心中有至高无上的地位。请看这组图片。
2.你觉得作者心中的白桦是怎样的白桦?
(洁白美丽、挺拔高大、亭亭玉立、不畏严寒、坚强勇敢)
3.出示填空,体会作者情感。
《白桦》以 为中心,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诗中的白桦树,既具 的变化,又有 的美感。这首诗表达出作者对白桦的______,流露出诗人对 的热爱之情。
三、课后练笔,我也来做小诗人
1.出示诗歌: 春天的早晨,
怎样的可爱呢!
融洽的风,
飘扬的衣袖,
静悄的心情。
2.读一读这首诗。体会作者这首诗表达了什么。
作者从(风、衣袖、心情)三个不同的角度采用移行的形式写出了春天早晨的可爱。作者重点表达的是最后一行的内容。即(静悄的心情)。
3.仿写诗句。
请你根据老师提供的句式,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来写一写吧。
夏天的正午,是怎样的热情呢!( ),( ),( )。
秋天的田野,是怎样的美丽呢!( ),( ),( )。
4. 出示诗歌搜集要求,积累关于植物的诗歌。
(1)将喜欢的诗歌抄写在摘抄本上,反复诵读,读给你的家长和老师听。
(2)除了《白桦》,还有许多诗歌中常常会写到一些植物,如松、竹、梅、兰,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去搜集关于植物的诗歌,摘抄在你积累的诗集中。和你的同学或者老师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