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17、18世纪欧美国家在政治领域进行了资产阶级革命,具体史实有: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18世纪: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
恩格斯说:“当革命风暴横扫法国时,英国正在进行一场比较平静的但是威力并不因此减弱的变革。”
经济领域的革命:英国的工业革命
第20课 第一次工业革命
君主立宪制
市场需求
哈格里夫斯 珍妮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现代工厂制度
斯蒂芬森 蒸汽机车 铁路
工业革命 生产力水平 蒸汽时代
环境孕育创新——探工业革命之原因
创新改变世界——析工业革命之影响
改变引发思考——悟工业革命之精神
创新源于需要——述工业革命之进程
学习线索
图一 《权利法案》
图二 拥有最大的殖民地
图三 三角贸易
环境孕育创新——探工业革命之原因
图四 工匠经验的积累
图五 圈地运动,提供自由劳动力
图六 1624年英国
颁布《专利法》
早在1600年,英国一些学者已创立了皇家学会,伦敦成了欧洲科技活动中心和近代实验科学的发源地。
null
工业的先声为什么会出现在英国?
政治前提: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经济原因:殖民扩张,国内外市场广阔
(其他:资金、技术积累、劳动力充足、专利政策)
改进技术,工业革命开始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供不应求)
当时英国伦敦的一则商业信息:
“无论你能生产多少平纹布,好的次的我们都要。”市场上的迫切需求,首先出现在棉纺织业……手工工场的生产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1)该信息反映了棉纺织业生产出现了什么问题?
(2)你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最高效的方法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技术创新
创新源于需要——述工业革命之进程
在棉纺织部门,织布速度加快,但是纺纱速度跟不上,怎么办?
(1)开始标志——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时间 发 明 动 力
1765 珍妮机 人 力
1769 水力纺纱机 水 力
1779 骡 机 水 力
1785 水力织布机 水 力
棉纺织机器的主要发明
地位: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珍妮机的发明
开始时间:18世纪60年代
水力作为动力制约了工厂的发展,工厂生产需要新的……
英国早已有蒸汽机,但是主要用于矿井抽水,不能作为动力机普遍应用。瓦特在改进过程中,面临着妻子去世,工厂破产的困境,但是他依然继续坚持。 经过20多年的不断改进。终于制成耗煤量低、功率高、适用于一切工业部门的动力机械。
用途:动力装置
(2)重要发明—— 瓦特 蒸汽机
改进
根据提示信息,完善工业革命后动力演进的图示。
珍妮机
水力纺纱机
瓦特改进的蒸汽机
动力:人力
动力:水力
动力:蒸汽机
瓦特蒸汽机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标志性发明
1819年,在瓦特的讣告中,对他的改良蒸汽机这样的评价:
“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将有助并报偿后代的劳动。”
詹姆斯·瓦特
(1736-1819)
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是生产领域的一次意义重大的飞跃。
手工工场
工厂
手工生产
大机器生产
生产方式
生产组织形式
比较一下 :工业革命前后生产有哪些不同?
19世纪,手工工场被大工厂取代,现代工厂制度最终确立。
新的生产组织形式
工业革命(定义):指以大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以大规模工厂化生产取代个体手工工场生产的过程。
印刷厂
纺织厂
机 器
机 器
1785年,第一批新设计的蒸汽机交付到纺纱厂使用,产量由原来的300-400只纱锭,上升到了10000只纱锭。………大量的工业品被生产出来,工厂又遇到了新的问题。
标志着铁路时代的开始
新的运输方式
(4)交通变革——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火车)
棉纺织业
化工、冶金、采矿 等许多行业部门
交通运输领域
19世纪早期使用
蒸汽机的英国煤矿
工业革命在生产部门的扩展
1765年珍妮纺纱机
1825年蒸汽机车
1807年 蒸汽轮船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工业化时代”)
工业革命地域范围在扩大
英国
法国
美国
德国
俄国
日本
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国家。
(大机器生产成为英国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
(1)经济发展的变化
创新改变世界——析工业革命之影响
1、极大地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社会关系的变化
——P95材料研读
2、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此图为《南京条约》 的签订。
4、资本主义战胜封建主义,西方先进而东方落后。
(4)国际格局的变化
(3)城市面貌的变化
3、加快城市化进程,造就工业城市;
1855年,谢菲尔德(城市)
但造成环境破坏和污染。
A、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
D、环境污染、贫富差距加大
B、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以下是工业革命给世界带来的一些变化,其中哪个对社会的发展不利?
C、建立现代工厂制度
√
消极影响
积极影响
我们该如何正确对待科技创新?
发展? 放弃?
启示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我们要大力发展科技。
启示二:科技创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
改变引发思考——悟工业革命之精神
改变引发思考——悟工业革命之精神
环境孕育创新——探工业革命之原因
创新改变世界——析工业革命之影响
创新源于需要——述工业革命之进程
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超越的精神
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如何更好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