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第1课时)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北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5.3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教案(第1课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19:32: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5.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
教学目标
1.经历探索等腰三角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过程,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三线合一、两底角相等等性质.
2.能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难点: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探索过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创设情境,课堂引入】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建筑.
展示图片:
【问题】仔细观察这几张图片,它们都有等腰三角形.我们知道,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么作为其中特殊的一种,等腰三角形又具有哪些性质呢?
探究新知
【教师】在了解性质之前,我们需要先对等腰三角形进行了解.
首先,我们知道,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等腰三角形.
在等腰三角形中,有这样几个重要的概念:
(1)相等的两条边都叫腰;另一边叫底边;
(2)两腰的夹角∠A叫顶角;
(3)腰与底边的夹角∠B、∠C叫底角.
【教师】认识了等腰三角形之后,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它所具有的性质.
将等腰三角形ABC纸板对折,对折的痕迹标上AD,找出其中重合的线段和角.
【学生活动】重合的线段是AB与AC,BD与DC,重合的角是∠B与∠C,∠BAD与∠CAD,∠BDA与∠CDA.
【教师】通过对折,我们发现了这些相等的量,那么通过这次对折,我们能不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呢?
【教师提问】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找出对称轴.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的对称轴就是刚刚对折的折痕.
【教师】在对折中,我们发现,在等腰三角形中,两个底角是相等的,即
∠B =∠C.这就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之一: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写成“等边对等角”).
【教师提问】顶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
【教师】针对这个问题,同学们利用量角器,在纸板上画出顶角的角平分线,之后,沿着所画的角平分线对折纸板,你们发现了什么?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我们沿着角平分线对折,等腰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这说明,顶角平分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教师提问】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吗?底边上的高所在直线呢?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底边上的中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底边上的高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教师】经过上述问题,我们就得到了等腰三角形的第二个性质: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教师提问】怎样证明这一条性质?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证明:在ΔABC中,∵ AD是角平分线,
∴∠BAD=∠CAD.
在ΔABD和ΔACD中,
∵AB=AC,∠BAD=∠CAD,AD=AD
∴ΔABD≌ΔACD.
∴BD=CD, ∠ADB=∠ADC=90?.
∴AD是ΔABC的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
【教师提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有哪些?
【学生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教师】在等腰三角形中,还有一类更特殊的三角形:等边三角形.
结合刚刚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分析,我们来看一下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教师提问】由于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那么等边三角形肯定也是轴对称图形,那它的对称轴有几条呢?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等边三角形有三条对称轴.
【教师提问】根据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三线合一的性质,可以得到等边三角形的什么性质?
【学生活动】先独立思考,再与同伴交流.
同样地,等腰三角形所具有的三线合一的性质,等边三角形也具有,并且对于三条边来说,都具有这一性质.同时,它的三个角都是相等的,为60°.
【教师】我们将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总结如下: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等边三角形每个角的平分线和这个角的对边上的中线、高重合(“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都是等边三角形的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共有三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的各角都相等,都等于60°.
【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例1】如图,在△ABC中,AB=AC,点D在AC上,且BD=BC=AD,求△ABC中各内角的度数.
【互动探索】设∠A=x,利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各角的度数.
解:因为AB=AC,BD=BC=AD,
所以∠ABC=∠C=∠BDC,∠A=∠ABD.
设∠A=x,则∠ABC=∠C=∠BDC=∠ABD+∠A=2x.
在△ABC中,因为∠A+∠ABC+∠C=180°,
所以x+2x+2x=180°,解得x=36°.
所以在△ABC中,∠A=36°,∠ABC=∠C=72°.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当题中等量关系或和差关系较多时,可考虑列方程解答,设未知数时,一般设较小的角的度数为x.
【例2】如图,已知AB=AC,BD⊥AC于点D.求证:∠BAD=2∠DBC.
【互动探索】(引发学生思考)由∠BAD=2∠DBC,考虑作∠BAD的平分线,即作等腰三角形的高,再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结论.
证明:过点A作AE⊥BC于点E.
因为AB=AC,AE⊥BC,
所以∠BAD=2∠2.
因为BD⊥AC于点D,
所以∠BDC=90°,
所以∠2+∠C=∠C+∠DBC=90°,
所以∠DBC=∠2,
所以∠BAD=2∠DBC.
【互动总结】(学生总结,老师点评)解决本题的关键:(1)从要证的等式中角之间的数量关系,考虑利用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作辅助线;(2)在有直角的平面几何图形中,可用“等角的余角相等”证明角相等.
课堂练习
1.如果等腰三角形两边长是9 cm和4 cm,那么它的周长是(  )
A.17 cm B.22 cm C.17或22 cm D.无法确定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互相重合
B.三角形两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到三个顶点距离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D.等腰三角形顶角的外角是底角的两倍
3.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是50°,则另外两个角的度数分别是(  )
A.65°,65° B.50°,80°
C.65°,65°或50°,80° D.50°,50°
4. 如图,在等腰△ABC中,∠A=80°,∠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1)连接OA,求∠OAC的度数;
(2)求∠BOC.
5.如图,等边△ABC中,D,E分别在BC,AC上,且CD=AE,AD,BE相交于点P,试求∠BPD的度数.
参考答案
1. B 2. A 3. C
4. 解:(1)连接AO,
∵在等腰△ABC中,∠B和∠C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等腰△ABC关于线段AO所在的直线对称.
∵∠A=80°,
∴∠OAC=40°.
(2)∵BO,CO分别平分∠ABC和∠ACB,
∴∠OBC= ∠ABO,∠OCB=∠ACO,
∴∠BOC=180°-(∠OBC+∠OCB)
=180°-( ∠ABC+∠ACB)
=180°- (180°-∠A)
=90°+∠A.
∴当∠A=80°时,
∠BOC=90°+∠A =130°.
5. 解:∵CD=AE,∴BD=CE.
在△ABD和△BCE中, AB=BC,∠ABD=∠BCE,BD=CE,
∴△ABD≌△BCE,∴∠BAD=∠CBE.
∵∠APE=∠ABE+∠BAD,∠APE=∠BPD,∠ABE+∠CBE=60°,
∴∠BPD=∠APE=∠ABC=60°.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教材习题5.3第1,2,3题
板书设计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
1.等腰三角形的相关概念
(1)相等的两条边都叫腰;另一边叫底边;
(2)两腰的夹角∠A叫顶角;
(3)腰与底边夹角∠B、∠C叫底角.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重合(也称“三线合一”),它们所在的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3)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3.等边三角形的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