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温故知新
(1)繁华的都市生活
大都市: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时的大都都是当时著名的大都市。在北宋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瓦子
杂剧:宋元时期戏剧演变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南北统一后,元杂剧传入南方
A.背景: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丰富起来
B.表现: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作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表演的的圈子,称为“勾栏”
节日:宋朝时,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一些节日的习俗流传至今。
学习目标
2. 认识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3.知道宋元时期发达的交通网络
1.知道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以及指南针、火药的应用和外传。
新课导入
每逢盛大的节日或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烟花炮竹来表达喜悦的心情和美好的祝愿。那么烟花是由什么制成的呢?
火药
四大发明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雕版印刷术—《金刚经》
辽、宋、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1、雕刻印刷术发展与缺点
发明: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
促进了文化的发展
发展:
缺点:
雕刻版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
读史明智
宋太祖时由官方主持刻印的《大藏经》,耗时十二年、雕版十三万块,印完后堆积如山的雕版派不上用场。
一个版200个字,刻工已经成功的刻制了199个字模,即将大功告成,刻工很兴奋,结果最后了个字一激动刻坏了,导致前功尽弃。
阅读材料思考雕版印刷有哪些缺点?
费工费时,而且刻好的版只能印刷一种书籍;如果出错了,不易修改等等
2、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发明者:北宋时的匠人毕昇(shēng)
流程:
胶泥刻字
排字固版
印刷拆版
烧制字模
活字
毕昇
泥活字
发展:
木制
活字
王祯转轮排字法
北宋泥活字
元中期铜活字印刷
《农书》
元 代
转轮排字
(毕昇的活字印刷)若止印三二本,未为简易;
若印数十百千本,则极为神速。
——沈括《梦溪笔谈》
优点:变死字为活字 , 变死版为活版
可循环使用既经济,又省时。
活字印刷术的传播和影响
欧洲、波斯
活字印刷术
东南亚
朝鲜、日本
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影响:
知识清单1:活字印刷术的发明
背景
发明
发展
影响
传播
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书,宋、辽、西夏,金时期雕版印刷技术进一步发展
此后,能工巧匠又发明了木活字;元代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转轮排字法;元朝后期出现铜活字印刷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3世纪时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经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入欧洲。
北宋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泥活字)
海上航行总是迷失方向怎么办?
敌人骑兵战斗力太强怎么办?
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基础: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司南”
此光滑的铜盘中转动,静止后,匙柄就指向南方磁勺即司南。
铜制方形地盘:四周刻有24个方位
发明: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罗盘”
应用:北宋末年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技术。
1、指南针的发明与发展
指南针(指甲旋定法)
指南针(水浮法)
指南针(缕悬法)
北宋时制造的四种磁性指南工具:悬丝法﹑水浮法﹑指甲旋定法﹑碗唇旋定法。
材料一:“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则观指南针。”
——北宋《萍州可谈》
材料二: “渺茫无际,天水一色,舟舶往来,唯以指南针为则。昼夜守视为谨,毫厘之差,生死系矣。”
——南宋《诸蕃志》
2、指南针的外传
那时候(南宋),中国的海船,船体大,装载多,结构坚固……船上装有指南针,能准确地辨别航向。外国人都愿意乘坐中国的海船。
思考:请根据材料及课本说说指南针是如何传入欧洲的?
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
阿拉伯人又把指南针传入了欧洲。
阿拉伯人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为郑和下西洋和世界地理大发现提供了重要条件,促进了世界贸易的发展。
3、历史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北美洲)
郑和下西洋
火药的应用
火药——炼丹的意外产物
硝石
硫磺块
木炭
发明:
应用:
2、火药的应用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
唐朝末年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
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元朝发明了火铳
元代铜火铳
与火药有关的武器
古代武器
现代武器
1259年,宋军和蒙古军作战时,用竹筒制成,竹筒里装有火药,还放一种用石头或金属做的子弹,点着火药后,气压很强将子弹射出。射程远达150步(约230米)。是世界第一种发射子弹的步枪。
自动步枪
自行火炮
归纳四大发明
四大
发明 时期 成就 意义
造纸术
印刷术
指南针
火药
西汉
发明
东汉
蔡伦改进
隋唐
雕版印刷术
北宋
毕昇活字印刷术
战国
发明
宋代
广泛用于战争
便利了书写,有利于文化的传播。
加快了文化的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大大促进了世界航海技术的发展。
唐代
宋元
司南
罗盘(指南针)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传播:
影响:
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推动冷兵器向热兵器的转变,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进程
材料二:如果没有火药,世界也许会少受点痛苦,但另一方面,中世纪欧洲那些穿戴盔甲的骑士们可能仍然在他们有护城河围绕的城堡里称王称霸,不可一世,而我们的社会可能仍然处在封建制度的奴役之下。
——德克·海德
材料一:在14世纪初,火药从阿拉伯人那里传入西欧,它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变革。
——恩格斯
知识清单2: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火药
指南针
A.司南:战国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
B.罗盘: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针制作指南的工具。后来人们把有磁性的钢针安置在刻有度数的盘中,制成罗盘。
D.传播: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
C.应用: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
E.影响 :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A.发明及应用 :唐朝时,中国人已经发明了火药;唐朝末年,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宋元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B.传播:13世纪传入阿拉伯地区,14世纪传到欧洲
C.影响: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造纸术 13世纪
阿
拉
伯
印刷术 13世纪
造纸术
造纸术 7世纪
火药13、14世纪
指南针12、13世纪
欧
洲
印刷术
四大发明的传播路线图
宋元时期中国四大发明是何以快速传播到世界各地?
宋元中外交通发达
宋
元
时
期
的
中
外
交
通
泉州
广州
欧洲
非洲
日本
高丽(朝鲜)
大洋洲
宋元时期交通线路为什么如此发达,又有怎样的影响?
(1)陆上交通:
路上丝绸之路是交通要道,驿站四通八达,元朝形成驿站制度。。
阿拉伯
(2)海上交通: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到鼎盛时期。
波斯
俄罗斯
发达的中外交通
元朝交通路线路
阅读教材思考宋元时代交通发达的原因有哪些?
原因:
宋朝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
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陆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陆上交通:
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
元朝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往来方便。
发达的驿站网络
元有天下,薄海内外,人迹所及,皆置驿传,使驿往来,如行国中。”
——《元史·地理志》
海上交通:
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
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影响: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外来的科学技术与文化在元代受到重视。
传入
外传
知识清单3:发达的中外交通
概况: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陆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海陆交通:
A.陆上交通: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朝的驿站比较发达;元代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往来方便。
B.海上交通: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
影响:
A.陆路和海路交通的通畅,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
B.中国的创造发明,如印刷术、火药、指南针、纸币和驿站制度等输往西方,天文、历法、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传入亚洲各国,对欧亚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起了很重要的作用。西方的药物、天文、历法、数学等也传到中国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