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14课 明朝的统治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重大变化。其特点是( )
A.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B.八股取士
C.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D.答卷的文体不拘一格
2.明建国之初,太祖朱元璋鉴于“人君不能恭览庶政,大臣专权自恣(放纵)”的状况,采取的措施是 ( )
A.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管理朝政 B.实行科举制,扩大统治基础
C.废除丞相,强化君主专制 D.大兴文字狱,禁锢知识分子思想
3.朱元璋在地方取消中书省,设立“三司”,互不统属,三司的长官直接由中央任命,这主要是为了( )
A.增设机构,增强地方权力 B.分工明确,提高行政效率
C.权力分散,加强君主专制 D.防止腐败,缓和社会矛盾
4.下列一组漫画描绘了我国古代臣子上朝礼仪的变化:由宋以前的坐到宋太祖以后的站,到了明代只能是跪着说话了。君臣关系的这种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变的重要特点是( )
A.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B.中央加强对地方管理
C.丞相制度被取消 D.皇权不断削弱
5.据史书《稗史汇编》记载,明朝时“京官每旦入朝,必与妻子诀,及暮无事则相庆,以为又活一日”。这段史料反映了( )
A.明朝时京官和妻子的感情很好 B.明朝时的京官很悲观
C.明朝时的京官度日如年 D.明朝君权空前加强,形成了对百官的极大震慑
6.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说:“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对这句理解正确的是( )
A.八股取士制加强了皇帝选官的权力 B.八股取士制扩大了官吏选择的范围
C.八股取士制禁锢了思想,阻碍社会进步 D.八股取士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7.据史载:从洪武十八年(1385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的八天中,朱元璋共批阅奏章1660份,处理国事3391件。出现这种现象,最有可能是因为( )
A.废除宰相制 B.大兴文字狱 C.设厂卫特务机构 D.设立军机处
8.明朝有不少只会背诵“四书五经”的书呆子,却能考中科举做上高官,这是因为明朝政府实行( )
A.官位沿袭制 B.九品中正制
C.厂卫机构 D.八股取士
9.下图是明朝锦衣卫印,持有此印的人( )
A.掌管全国军政大权
B.掌管全国财政大权
C.充当皇帝顾问,后来参与中央政府决策
D.由皇帝直接指挥,对臣民进行监视、侦查,不受法律约束
10.明成祖迁都北京的目的是( )
A.以加强中央对北方的控制 B.为了摆脱南方大地主的控制
C.为了巩固刚夺取的政权 D.为了发展社会经济
11.如果时光倒转穿越到明朝的科举考场,要想金榜题名你只能采取( )
A.以诗赋文体作答充分体现个人才能
B.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不随意发挥
C.运用史书《资治通鉴》的相关内容进行发挥
D.利用科学技术知识来论证考题
二、判断题
12.明太祖为了加强君权,废除丞相,丞相掌管的事由三司分管。( )
13.隋朝开创了科举制,唐朝首创了殿试和武举,明朝开始的“八股取士”则废除了科举制度。( )
三、综合题
14.阅读材料: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请回答:
(1)这是 朝官制的变化。
(2)文中的“帝”指 。
(3)材料中的“六部”指哪六部?
(4)六部的最高长官对谁负责?
(5)明太祖朱元璋在中央和地方分别是怎样强化皇权的?
(6)为了监视臣民,他设立了什么机构?
(7)明成祖时期又设立了什么机构?
15.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一 1368年,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结束了元朝的统治。
材料二 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允许立丞相。臣下敢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人物是谁?
(2)材料二反映的是明太祖在政治上采取的什么措施?其目的是什么?
(3)为监视官民,明太祖设立了由皇帝直接指挥的?
(4)根据所学知识,概括明太祖进行政治改革的突出特点是?
16. 材料解析题: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臣下敢有奏请设立者,文武群臣即时劾奏,处以重刑”。
﹣﹣《明太祖实录》
请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明太祖朱元璋对前朝的灭亡有何认识?
(2)明朝采取了哪些加强皇权的措施?
(3)简要分析明朝加强皇权统治的利弊得失。
答案
1.B 2.C 3.C 4.A 5.D 6.C 7.A 8.D 9.D 10.A 11.B
12.错误 13.错误
14.(1)明
(2)朱元璋(明太祖)
(3)吏、户、礼、兵、刑、工
(4)皇帝(朱元璋或明太祖)
(5)中央:废除中书省和丞相制度,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立三司
(6)锦衣卫
(7)东厂
15.(1)朱元璋
(2)废除丞相制度;加强皇权
(3)锦衣卫
(4)皇权高度集中,君主专制大为加强。
16.(1)认为元朝的灭亡是地方分权和朝臣的权力过大所致。
(2)政治上:在地方,废除行中书省,设置三司;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在中央,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由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行政,直接对皇帝负责。司法上,设立厂卫特务机构,加强对臣民的监视。在思想文化上,改革科举制度,实行八股取士。规定考试范围和指定的观点答题,禁止发挥。
(3)利:克服了朝臣权力过大的弊端,巩固了统治,形成了比较安定的局面,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弊:皇权高度集中,地方完全听命于中央,缺乏吸纳合理建议,容易形成专权,不利于提高工作效率,为明朝统治埋下危机。八股取士对教育和选官也造成了危害,严重阻碍了思想文化和科技的发展、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