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4.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5 22:47: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教学内容
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学习目标
1.了解宋元繁华的都市生活,认识到宋元市民娱乐活动丰富多彩。
2.了解宋词及三位杰出词人的风格和元曲及元代优秀的戏剧家和代表作。体会宋元文化的繁荣。
●重点难点
?重点: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
?难点:体会宋元时期经济和文化的繁荣。

一师一优课 一课一名师 (设计者:   )

[创设情景 激情导入]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这是北宋词人柳永在《望海湖》中描写杭州的词句。宋元大都市景象繁华,文化生活十分丰富。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学案引导 自主学习]
1.自读课本。
2.结合学生用书“课前预习案”,在书中找到答案,并在书中画上记号。
[聚焦主题 合作探究]
探究一 繁华的都市生活
宋元时期有很多大的城市,北宋的开封、南宋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下面我们为大家准备的“穿越时空的之旅”即将要启程了,带大家到宋元都市去逛逛:
1.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
2.最具有特色的地方当数瓦子。它是宋代城市娱乐兼商业的场所。
①为什么称为“瓦子呢”?“谓其来时瓦和,去时瓦解,易聚易散也。”在瓦子中,有许多有栏杆之类东西组成的演出场所,称为“勾栏”,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如说书的、唱曲的、演杂剧的、耍杂技的、表演蹴鞠的、卖古玩字画的等等,保管你可以大饱眼福。同时如果你想买点东西回去做纪念品的话,这里也是你购物的好地方,你可以买些衣服、药材或其他的手工艺品回去。当然如果你是一个迷信的人,还可以在这里请算命先生帮你测算一下期中考试你会考得怎么样。更重要的是,如果你逛累了、饿了还可以在这里吃点小吃,补充能量,等一下有足够的力气回到现代去。
②为什么会产生瓦子?(答:瓦子产生是城市繁荣、商业发展、市民阶层队伍扩大的结果。)
③瓦子的产生有何意义?(瓦子的存在,不仅方便了人们的物质生活,也满足了人们精神生活的需要,同时增添了城市的生气。)
我刚才在逛的时候看到这里有一样在我们现代也有的小吃——粽子。传说中的粽子是人们为了纪念屈原的一种专有食品,宋代有粽子那是不是说明宋代也有了端午节了呢?
现代的传统节日像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在宋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只是有的节日的称呼跟现代不同而已。像我们的春节在宋代时就称为元旦。过节的习俗也跟现代差不多,例如过年之前要大扫除,除夕夜要祭祀祖先、贴春联,全家人围炉而坐,一直到天明,这种习俗称为“守岁”。元旦那天同样要穿新衣到各家各户去拜年,大街小巷非常热闹,元旦最使小孩子开心的莫过于放鞭炮了。
看来宋代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想一想,这与经济的繁荣和城市的发展有何关系?
探究二 宋词、元曲。
逛完了瓦子,让我们一起去欣赏宋词、元曲。
我们知道唐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唐诗,那么,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又是什么呢?(学生很容易答宋词)
④宋代有哪些著名的词人?(学生会答很多,老师引入这节课学习的词人)
我们今天主要学习其中的3位。(放幻灯片3人头像),我们做个活动,老师找3位同学扮演3位词人。)
非常荣幸,三位词人穿越了历史的时空隧道今天也来到了我们现场,下面,我来采访一下三位词人,(主要提问三人生活的朝代,代表作,作品风格,可以拓展一下知识)。
⑤刚刚我们采访了三位大词人,下面大家一同总结一下三人的风格(学生总结。)
归纳:苏轼:他的词的特点是豪迈而飘逸,把写景、抒情和议论结合在一起,收到引人入胜、激发情感的艺术效果。代表作有《念奴娇·赤壁怀古》。
李清照:她的词的特点是委婉、细腻、清秀。
辛弃疾:继承了苏轼以来的豪放词风和报国情怀,使词境变得更为雄奇阔大,抒情、写景、叙事、议论,气势磅礴,震撼人心,进一步提高了词的社会功能和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老师知道大家都喜欢苏轼的词,下面我们一同朗诵一下他的词《念奴娇·赤壁怀古》好不好。(放配乐)
我们知道了宋代文学的主要形式是宋词,那么元代文学的主要形式又是什么呢?(学生答元曲。)
好,接下来我们就一同学习一下另一朵文学奇葩——元曲。
⑥元曲包括哪三部分?谁知道最著名的元曲作家是谁?(学生回答关汉卿)
关汉卿的代表作是什么?(学生答《窦娥冤》)谁来给大家讲一下《窦娥冤》的故事。学生可能答的不全,教师补充。)
中国元代的戏剧创作,一下子石破天惊般地占据了文艺领域的高位,开创了戏剧发展的新时代。元杂剧是真正成熟的戏剧形式。关汉卿剧作的第一个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处处闪耀着民主的光华,为日后中国戏曲在思想内容方面积极的斗争精神,延绵不绝的民主传统开了路。……关汉卿具备了世界上第一流的戏剧家所应有的基本条件,他的出现,是中国戏剧界的光荣。
——摘编自余秋雨《舞台哲理》
⑦思考:据所学知识和材料回答,元曲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关汉卿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引导学生联系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的繁荣,市民阶层的扩大,理解元曲出现的原因,逐步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总结梳理 整合提高]
本课主要讲述繁华的都市生活、宋词、元曲。领略了宋元市民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由此可以知道宋元时期商业经济昌盛和文化繁荣,悠然升起对宋元市民聪明的智慧和强大的创造力的敬佩之情。
[当堂检测 反馈矫正]
完成学生用书习题。
教学反思
发扬教师的指导与引领作用,在教学内容设计中,教师角色展示的精华之一就在于对教学内容的总结升华,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预设情况,善于在学生合作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问题,拓展学生思维,训练学生能力,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生成问题,及时给予引导,引导学生完成学科能力目标;及时依托学习内容进行恰当的情感与态度价值观教育,实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