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和复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整理和复习,加深学生对除法含义的认识,进一步体验除法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巩固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3、巩固用乘、除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
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理解除法算式的含义,体会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第一学时
新设计
一、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复习除法的意义。教师呈现教材第26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出示教材第26页第2题复习除法计算。(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让算得快的同学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3)任意指一句口诀,让学生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4)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有快。
三、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列式计算
1. 14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 25里面有几个5?
(二)有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三)(1)每个花瓶插5 根孔雀羽毛,4 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 根孔雀羽毛,24 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 根孔雀羽毛,插在2 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 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
四、总结
教学活动
【导入】旧知巩固,引入新知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单元我们学习了有关什么的知识?
谈话: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平均分”“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以及“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这节课我们就对这部分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
【讲授】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复习除法的意义。教师呈现教材第26页第1题的实物图,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填写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并要求学生“指出除法算式中的被除数、除数、商”。
2、出示教材第26页第2题复习除法计算。(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教师出示乘法口诀表,将乘法口诀补充完整。
(2)让算得快的同学结合具体的算式说说是怎样想的。
(3)任意指一句口诀,让学生说一个乘法算式和两个除法算式。
(4)总结:我们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这样可以算得又对有快。
【练习】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一)列式计算
1. 14个△,每2个一份,可以分成几份?
2. 被除数是30,除数是5,商是几?
3. 25里面有几个5?
(二)有24本练习本。平均分给6人,每人几本?每人4本,可以分给几个人?
(三)(1)每个花瓶插5 根孔雀羽毛,4 个花瓶可以插多少根?
(2)每个花瓶插6 根孔雀羽毛,24 根孔雀羽毛可以插几个花瓶?
(3)有10 根孔雀羽毛,平均插在2个花瓶里,每个花瓶插几根?
(4)有10 根孔雀羽毛,插在2 个花瓶里。一个花瓶里插6 根,另一个花瓶里插几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