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结构的认识

文档属性

名称 常见结构的认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4-13 23:4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常见结构的认识》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常见的结构认识》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一章第一节的教学内容。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本课时要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图以及对这些结构分析和研究,使学生明白“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 要学习“结构与设计”,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人类。本课时还要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拉力、压力、剪切力、扭转力和弯曲力,讲解应力概念。当一个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内部各质点 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发生改变, 产生一种抵抗的力,称为内力。应力从认识常见的结构开始,通过学生熟悉的事例,展开技术视野中的力与结构讨论,通过有趣的小试验,强化对不同类型结构的特点的理解。由于本节课内容较多,我准备分两个课时来完成,本课时为第一课时。
2.学情分析
高中学生已掌握了中学物理的力学知识,能完成结构的简单受力分析,但技术角度考虑受力情况,除了从力学理论进行分析,还需要考虑构件受力后产生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时,强调构件的受力效果的同时可以通过具体演示来感受构件受力后的变化。仅仅是通过探讨、分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在结构的认知。通过自己亲手搭建结构,进一步深化结构内涵的学习,也利于对结构受力更为客观的分析。在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学生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通过这节课,激发他们对形态各异的结构产生兴趣,去客观的认识结构,为后续的探究结构、设计结构奠定好基础。
3.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结构的含义
在分析结构受力情况时,能用基本的受力形式进行分析
(2).过程与方法:在探究结构的过程中,感受认识、学习结构的重要性
在搭建结构的过程中,从力学角度去理解结构的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案例学习拓展技术学习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同时,
让学生形成和保持对技术的兴趣和学习愿望;
4.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结构的概念及认识学习结构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能用基本的受力形式进行简单的受力分析。
二﹑说教法
以探究、体验式学习为主,通过以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对学生进行合理的引导,展开对结构内涵的认识和学习。引入结构概念的同时,让学生关注手里面拿到相关的材料,营造出创建结构的技术氛围,让学生主动构建结构的认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通过相关案例让学生主动去探究认识结构的重要性,以及结构的学习需要从力学角度进行分析。在结构与力的学习过程中,仅仅是通过探讨、分析还不能完全满足学生对结构的认知。通过演示操作和学生亲历动手实践环节后的思考分析,进一步推进学生对结构的认知,同时也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互助学习的精神,在共同创造的过程中去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自主观察、总结,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
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引导学生从力学的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并
注意基本受力形式与物理学中力的区别和联系。
四﹑说教学过程
1.导入:
放映蜂窝、蜘蛛网、大树、动物的身体与器官等结构图片。
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存在结构,结构多种多样且决定着事物存在的性质。
设计意图:通过展示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引出本节课的学习主题-----结构,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2.无处不在的结构:
引导学生分析蜂窝﹑蜘蛛网的结构。这种结构的优点在哪里?
让学生归纳结构概念:结构是指事物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的有序搭配和排列。
设计意图:通过熟悉的例子,使学生了解结构在自然界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让学生阅读案例:苍耳子与尼龙搭扣;鸟与飞机; 鹰眼与导弹跟踪系统。
启发学生思考:为什么要研究结构?
总结:通过对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结构的分析和研究, 给了人们无限的创造灵感和启
示。人们将其成果应用到技术领域, 更好地服务于人类。
马上行动:生产生活中还有哪些产品的结构是受到自然界事物结构的启发而产生的?
学生回答:潜水艇﹑声纳﹑直升机……….
设计意图:由自然领域的结构过渡到技术领域的结构,衔接紧密,过渡自然。
学生阅读案例:魁北克大桥的坍塌。
  提问:大桥坍塌的原因是什么?擅自改变桥的结构。
总结:合理的结构是事物存在的基础,卓越的结构是设计者和制造者得重要追求。
设计意图:说明合理结构的重要性,给学生以心灵的震撼,引起他们对结构的重视,提醒学生进行结构设计时要有高度的责任感。
在社会领域,也普遍存在着结构现象。
  一篇文章的内容结构影响文章的表达与质量, 一家企业的人员结构关乎企业的运行与效率。
请分别列举自然界、技术领域、社会领域给你印象较深的有关结构的事例?
3.结构与力:
  从力学角度来说, 结构是指可承受一定力的架构形态, 它可以抵抗能引起形状和大小改变的力。
案例分析: 行人和车辆通行的桥面受到的力。
 讲解构件的基本受力形式:受拉、受压、受剪切、受扭转和受弯曲,并指导学生概括五种基本受力形式:
受拉 构件承受的拉拽力
受压 构件承受使之被挤压的力
受剪切 构件承受两个距离很近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平行力
受扭转 构件两端承受方向相反向均匀的力 ,使它发生扭转形变
受弯曲 构件承受使之产生弯曲的力
 展示一些采用架、梁、拱结构的建筑物的图片。
小试验:“纸板承受压力试验”:
 试验目的:比较不同形状的纸板承受压力的大小。
 试验准备,试验过程(略)
 试验总结:
 (1).哪种情况下纸板的抗压能力最强
 (2).举例说明这一结论在实际应用中有什么意义。
 (3).如果把纸板折成瓦楞状,试验结果会发生什么变化
探究:观察右图,说明石磨的推杆为什么要用一根绳子吊起来。
4.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谈学习本节内容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总结、谈感受,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5.布置作业:
p11 练习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