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的手段和应用说课

文档属性

名称 控制的手段和应用说课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通用技术
更新时间 2011-04-14 11:59: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控制的手段与应用》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控制的手段与作用》是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苏教版《技术与设计2》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本节内容即是本单元的基础知识,又是“系统与设计”内容的扩充与深化。本节内容是要学生对控制及其控制技术有一个初步地了解,知道控制技术应用的广泛性,对控制技术产生兴趣,为后面“控制系统的设计”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及提供学习动力,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内容包含控制的手段和控制的应用两部分内容。我准备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内容。
2.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系统控制有了一些初步的感性认识,知道控制技术在生活中有着广泛地应用。但却对控制的概念是陌生的,对控制现象的理解还很模糊,觉得控制技术很神秘和复杂,同时又对控制技术有着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3.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理解控制的含义。
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明确控制的对象、目的及手段。
通过对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分析,了解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2)能力目标:能够对生活中对生活中典型的控制现象进行简单地分析;
能够从控制的角度对日常生活事件进行思考,加深对控制含义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对控制现象的分析,对控制技术产生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并把它转化为对后续知识学习的动力。
形成认真严谨的态度,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进而树立正确的设计理念。
4.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控制的含义,理解手动控制与自动控制;
难点:发现并理解生活中的控制现象,对其分析并明确控制的“三要素”。
二﹑说教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选择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保证。根据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 情景创设法:通过播放视频和演示技术试验,引导学生观察﹑分析﹑交流理解控制的含义,明确控制的“三要素”。
2.以案例分析法为主,结合问答法、发现法达到师生互动的效果。
教学准备:收集相关资料和图片制作多媒体课件
三、说学法
新课标中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帮助者。本节课根据学情﹑教法的分析,采用以下学习方法:
自主探究法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案例分析-----分析原因------总结归纳-----上升理论
的过程来掌握本节课的知识。
小组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树立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
品质,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表达﹑交流﹑沟通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播放视频,导入新课
播放卓别林主演的《摩登时代》的一个小片段,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控制。
设计意图:利用视频引出控制,激发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学习兴趣。
控制的手段
1.通过讲解事物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的事例引导学生讨论“马上行动”事物发展变化的多种可能性。
设计意图:通过讨论学生进一步体会事物发展发展与变化的多样性。通过讨论还可以充分调动每个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在与他人的交流中丰富自己的思维方式,获得不同的体验和不同的发展。
事物的发展结果可能是人们预先期望的,也可能与预期的目标不相符,甚至是不希望得到的。如果人们想达到某一特定的目的,就必须借助适当的手段来实现。
2.学生阅读案例分析“大禹治水”并思考大禹治水过程中,通过什么手段实现了什么样的目的?例举生活中通过某些手段实现特定目的的事例。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引出控制的定义。
像大禹这样,人们按照自己的意愿或目的,通过一定的手段,使事物朝自己期望的目标发展,这就是控制。
从刚才的案例我们知道,控制有它的目的、手段和对象。也就是说,理解任何现象,都要明确控制对象是什么,控制要达到什么目的和采取什么控制手段。
完成P97“马上行动”请同学们列举下自己生活中有哪些控制现象,找出它的“三要素”。
设计意图:由刚才的案例分析,引出控制现象的三要素,并让学生举例,实现知识的衔接与应用。
3.学生动手完成小试验:动手搭建简易控制装置
试验目的:通过圆形齿轮、齿条(条形齿轮)组合起来产生的控制作用,理解控制的含义。
试验准备:齿轮、齿条组一个
试验过程:利用齿轮、齿条搭建一个简易控制装置
学生做完实验后作适当的评价,并进行试验总结。(这个装置实际上就是一种齿轮传动控制,这个装置实现了将圆形齿轮的曲线运动转换成条形齿轮的直线运动)。学生思考这个控制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比如:自动门,传送带,电脑光驱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亲身体验控制,加深其对控制含义的理解。
控制的分类
展示图片:拖地板,驾驶汽车,太阳能路灯、自动门,自动取款机,红外线自动水龙头,声控灯,光控灯等)
控制的实现需要通过一定的手段。从控制过程中人工干预的情形来分,控制有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
控制的过程是在人的直接干预和全程干预下进行的,我们称之为人工控制。(拖地板,驾驶汽车等)。
自动控制指在无人参与的情况下,使得事物的变化准确地按照期望的方向进行。(太阳能路灯、自动门等)
学生列举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的事例。
设计意图:讲解为主,通过展示图片使得学生对分人工控制和自动控制有感性认识,从而正确地区分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
学生快速阅读P98案例分析“从手摇扇到空调器”。
设计意图:通过案例分析更好地体会科技进步对控制手段演变的推动作用。为讲解控制的应用做好铺垫。
按照执行部件的不同分为:机械控制、气动控制、液压控制、电子控制等。(简略讲解)
控制的应用
日常生活领域:空调、ATM自动取款机、红外线感应式水龙头;
工业生产领域:汽车自动装配生产线 、自动喷漆﹑数控机床;
农业生产领域:农田节水灌溉﹑温室大棚;
军事国防领域:精密制导导弹﹑火箭﹑宇宙飞船;
社会生活领域: 控制人口增长、各种法律制度、交通管理.
设计意图:通过各领域的丰富实例,让学生理解控制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
小结
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并谈谈学习本节内容后的感受。
设计意图:由学生自己总结、谈感受,可以培养学生归纳问题、表达思想的能力。
布置作业
p101 练习1、2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