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9小题,共38.0分)
1.???物质M的溶液在t℃时,恒温蒸发掉10g水,析出了2g晶体,再恒温蒸发掉10g水,又析出了3g晶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
B.?原溶液在t℃时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C.?继续蒸发20g水,析出晶体质量为5g????????????????????????????????????????
D.?最后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小
2.???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3.???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过程中,涉及到称量与溶解、过滤、蒸发等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称量时粗盐放在托盘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D.?蒸发时,在恰好蒸干时停止加热
4.???下表列出了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克 13.3 31.6 63.9 110 169 246
A.?20℃时,100?g水中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
B.?40℃时,100?g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g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
D.?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7.???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混合物????????????????????????????????????????
B.?溶液的组成中一定含有水????????????????????????????????????????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8.???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B.?饱和溶液降低温度一定会析出晶体????????????????????????????????????????
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一定相同????????????????????????????????????????
D.?化学反应中一定有能量的变化
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
D.?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溶剂质量无关
10.???如图所示图象能正确反映相对应实验序号的是( )
①向pH为12的Ca(OH)2溶液中不断加水稀释
②向碳酸钙固体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③在40℃,将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分至有晶体析出
④将足量的金属镁片和锌片分别与等质量的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硫酸混合.
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③
11.???根据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或解释不合理的是( )
A.?用氯化钠可消除公路上的积雪,因为溶液的凝固点比水低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C.?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增大
D.?用汽油可擦拭衣服上的油污,因为汽油可溶解油污
12.???化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对下列概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为包含关系????????????????????????????????????????
B.?浓溶液与稀溶液为包含关系????????????????????????????????????????
C.?饱和溶液与浓溶液为交叉关系????????????????????????????????????????
D.?不饱和溶液与稀溶液为并列关系
13.???下列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错误的是( )
A.?滴加洗涤剂能将餐具上的油污洗掉,困为洗涤剂能溶解油污
B.?将煤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
C.?炒菜时用铁锅,是因为可以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铁”
D.?喝汽水时容易打嗝,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14.???在厨房、餐桌、农田……我们都会看到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五光十色的化学现象,可以说生活与化学息息相关。下列对于生活中的化学,叙述错误的是( )
选项 主 题 知识或应用
A 化学与生活 在山区常见大脖子病,呆小症,可以多吃海带,因为海带中含有I2 这种物质。
B 化学与医药 医用生理盐水中的NaCl与血液中含NaCl的浓度大体一致,为0.9%.
C 化学与环境 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
D 化学与安全 在密闭的房间里使用热水器洗澡会发生中毒事件,是因为煤气不完全燃烧产生CO.
A.?A?????????????????????????B.?B?????????????????????????C.?C?????????????????????????D.?D
15.???如图的y轴不能表示的是( )
A.?一定温度下,向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溶液的质量
B.?将硝酸银溶液不断加入一定量的铜片中,固体的质量
C.?镁条与稀硫酸反应时,溶液的质量
D.?铁钉和硫酸铜溶液反应时,铁元素的质量分数
16.???某同学的化学笔记上有以下知识总结,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B.?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称为氧化物????????????????????????????????????????
C.?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称为单质????????????????????????????????????????
D.?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17.???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硝酸钾在水中溶解度大小和温度有关????????????????????????????????????????
B.?常温下金属均为固态????????????????????????????????????????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
D.?合金的许多性能和组成它们的纯金属不同
18.???下列条件下的氢氧化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A.?80℃的饱和溶液?????????????????????????B.?20℃的饱和溶液?????????????????????????
C.?80℃不饱和溶液?????????????????????????D.?20℃的不饱和溶液
1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不一定都是混合物????????????????????????????????????????
B.?将125g?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KCl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
C.?只有固体和液体可以作为溶质????????????????????????????????????????
D.?溶液中一定含有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4.0分)
20.???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适当物质的字母填空。
A.食盐 B.稀盐酸C.硬铝 D.大理右 E.石墨
(1)可用于制作铅笔芯的是______。
(2)可用于制造飞机、汽车的材料是______。
(3)可用于调味品的是______。
21.???现有①稀盐酸 ②浓硫酸 ③食盐 ④碳酸钙 几种物质,将其成分的化学式填在横线上:
(1)可用作气体干燥剂的是______。
(2)常用作厨房调味品的是______。
(3)可用作建筑材料的是______。
(4)可用作除去铁表面锈的是______。
22.???根据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的溶解度______NaCl溶解度(填“>”、“<”或“=”).
(2)t℃时,将mg KNO3、ng NaCl 分别溶解在20mL水中恰好饱和,则m______n(填“>”、“<”或“=”).
23.???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请回答.
干黄花无毒,而鲜黄花有毒,是因为鲜黄花中含有秋水仙碱.纯秋水仙碱易溶于乙醇,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
(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______.
(2)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
第三节 物质的溶解性
【答案】
1.??B???????2.??B???????3.??D???????4.??D???????5.??B???????
6.??C???????7.??D???????8.??D???????9.??A???????10.??C???????
11.??C???????12.??C???????13.??A???????14.??A???????15.??D???????
16.??A???????17.??B???????18.??B???????19.??B???????
20.??E? C? A???????
21.??H2SO4? NaCl? CaCO3? HCl???????
22.??<? =???????
23.??乙醇? 减小???????
【解析】
1.??
解:A、物质M是恒温蒸发,不能得出M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故A错误;
B、因为该溶液饱和后恒温蒸发掉10g水,要析出3g晶体,而刚开始恒温蒸发掉10g水,只析出了2g晶体,所以原溶液一定不是饱和溶液,故B正确;
C、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g水时析出3g晶体,说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会析出3g晶体,故继续恒温蒸发掉20g水时,析出的晶体的质量为6g,故错误;
D、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而最后的溶液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以最后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比原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故错误;
故选:B。
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第一次蒸发10g水,析出2g晶体,则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为饱和溶液,第二次恒温蒸发掉10g水时析出3g晶体,说明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蒸发10g水时会析出3g晶体,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考查了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相关知识,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物质的溶液。
2.??
解:A、硬水加肥皂水后,产生的泡沫较少,软水加肥皂水后,产生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软水和硬水,故A正确;
B、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形成的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故D正确
故选:B。
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进行解答;
根据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
解:A、称量时粗盐放在天平左盘的称量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
B、粗盐溶解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故选项说法正确。
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过滤时漏斗下端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故选项说法正确。
D、蒸发时,待蒸发皿中出现较多固体时,应停止加热,利用余热将剩余液体蒸干,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溶解操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C、过滤液体时,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
D、根据蒸发操作中停止加热的时机,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粗盐提纯的原理、实验步骤(溶解、过滤、蒸发)、注意事项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解:A、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一定的,是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质量,不是溶解的硝酸钾越多溶解度就越大,故错误;
B、40℃时,163.9克硝酸钾饱和溶液中含有硝酸钾63.9克,故错误;
C、10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不一定比80℃的水能溶解的硝酸钾多,因为没有说明水的质量,故错误。
D、根据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该温度下溶解度的关系:由于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一定比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故正确。
故选:D。
利用溶解度的概念及意义,对表中的数据进行分析。根据硝酸钾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利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的有关知识解决此题。
此题是对溶解度及影响因素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对溶解度含义的理解及对影响溶解度大小因素的掌握。
5.??
解:A、由于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错误;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B正确;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即瓶中NaCl溶液浓度等于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饱和溶液和物质的浓度没有必然关系分析;
B、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
C、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特点
6.??
解: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A错;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的溶液,故B错;
C、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C正确;
D、降低温度可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错。
故选:C。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B、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考虑;
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
7.??
解:A、溶液不一定都是无色的,硫酸铜溶液为蓝色,A错误;
B、碘酒为溶液,碘是溶质,酒精是溶剂,不含水,B错误;
C、氢氧化钙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C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就是因为溶液中的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D正确。
故选:D。
根据溶液的定义和特征进行判定,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本题难度不大,充分理解溶液是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
解: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铵根离子和钠原子,它们的质子数相等都是11,但是铵根离子只有10个电子,而钠原子11个电子,故A说法错误。
B、对于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的物质来说,其饱和溶液降温就不会析出晶体,故B错误;
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但是它们的化学性质差异较大,故C错误;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故D正确;
故选:D。
A、质子数相同的两种粒子其核外电子数不一定相等,例如铵根离子和钠原子,可以据此解答.
B、根据饱和溶液合不饱和溶液的转化关系来解答;
C、组成元素相同的物质化学性质不一定相同,例如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以据此解答;
D、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热量的变化,即有放热现象或吸热现象发生,可以据此解答;
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的能量变化,原子和离子的相互转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
9.??
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说法不正确;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说法正确;
C、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故C说法正确;
D、固体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与溶剂质量无关,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A、溶液可以有颜色;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溶液的组成考虑;
D、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溶液的组成,溶解度的影响因素。
10.??
解:
①氢氧化钙溶液稀释过程中,PH不可能小于7,故错;
②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决定于碳酸钙的质量,碳酸钙完全反应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改变,故对;
③恒温蒸发饱和硝酸钾溶液时,析出固体的质量应该持续增加,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错;
④过量镁和锌分别与硫酸反应时,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并且因为镁比锌活泼,所以反应速率快,故对;
故选:C。
溶液的质量分数大小与溶液的PH大小存在一定的关系.生成物的质量与反应物的质量多少有关.恒温蒸发饱和溶液时有固体析出.如果镁和锌过量时,生成的氢气的量决定于硫酸的质量.
本题主要考查了如何根据图中信息正确判断说法的正误问题.
11.??
解:A、在积雪上撒盐,盐溶于水时形成的盐溶液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从而使冰雪在较低的温度下也能融化,故正确。
B、如果不慎将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故正确。
C、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时,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汽水会自动喷出来,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故错误。
D、汽油可以溶解油污,所以用汽油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汽油可溶解油脂,故正确;
故选:C。
根据盐的性质进行分析,盐溶于水后能降低水的凝固点,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浓硫酸不慎沾到皮肤上的处理方法,进行分析判断。
利用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随着压强的增大而增大,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
根据汽油可以溶解油污进行分析。
此题是对实验的基本知识和生活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能对实验时注意的事项要有明确的了解,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
12.??
解:A、溶液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是并列关系,故错误;
B、根据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可粗略的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二者属于并列关系,故B错;
C、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没有关系,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所以二者是交叉关系,故C正确;
D、不饱和溶液可能是浓溶液,也可能是稀溶液,所以二者属于交叉关系,故D错。
故选:C。
A、溶液根据在一定条件下是否可以再溶溶质,可分为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
B、根据溶液中含有溶质的多少,可粗略的分为浓溶液和稀溶液;
C、根据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考虑;
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溶液浓稀的关系考虑;
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
13.??
解:A、洗涤剂中有乳化剂,具有乳化功能,能使植物油分散成无数细小的液滴,而不是聚集成大的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不是利用洗涤剂来溶解油脂,错误;
B、将煤制成蜂窝煤,增大了煤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使燃烧更充分,正确。
C、炒菜时用铁锅,是因为可以给人体补充微量元素“铁”,可预防贫血,正确;
D、喝汽水时容易打嗝,是由于胃内的温度高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变小而导致的,正确。
故选:A。
A、根据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判断;
B、根据充分燃烧的条件进行分析;
C、根据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进行判断;
D、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随压强增大而增大,据此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燃烧、乳化以及气体溶解度的知识,属于基础知识,难度比较小。
14.??
解:A.碘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元素,碘元素可预防缺碘性大脖子病,这里的碘元素指的是含该元素的化合物,故A错误;
B.医用生理盐水中的NaCl与血液中含NaCl的浓度大体一致,都为0.9%,故B正确;
C.酸雨指pH小于5.6的雨、雪或者其他形式的大气降水,是大气污染的一种表现,故C正确;
D.煤气在空气不足时,发生不完全燃烧产生有毒气体CO,故D正确。
故选:A。
A.根据碘元素的生理作用分析;
B.根据医用生理盐水中的NaCl与血液中含NaCl的浓度大体一致分析;
C.根据酸雨的酸碱度分析;
D.根据含碳燃料在空气不足时的生成物分析。
本题考查了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侧重于化学知识在生活中应用的考查,注意把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作用,题目难度不大。
15.??
解:A、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开始能溶解,饱和后不再溶解,故A能用图示表示;
B、反应前固体是铜,反应后生成银,由64变为108,所以固体质量增加,故B能用图示表示;
C、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镁元素进入溶液,置换出氢气,溶液质量增加,反应完毕质量不变,故C能用图示表示;
D、反应前溶液中不含有铁元素,反应后生成硫酸亚铁,铁元素质量在不断增加,图象应从零点开始,故D不能用图示表示。
故选:D。
A、根据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中加入少量硝酸钾固体,开始能溶解,饱和后不再溶解考虑;
B、根据反应前固体是铜,反应后生成银考虑本题;
C、根据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镁和氢气考虑;
D、根据反应前溶液中不含有铁元素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化学方程式,根据反应前后质量变化考虑。
16.??
解:A、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比如: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会生成碳酸钠和水,但是该反应不是中和反应,故A正确,
B、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其中一种是氧元素的叫氧化物,比如:氯酸钾中有氧元素,但是它由三种元素组成,就不是氧化物,故B错误,
C、金刚石和石墨组成的是混合物,但是,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故C错误,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不是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故D错误,
故选:A。
A、根据碱性氧化物和酸反应、酸性氧化物和碱反应会生成盐和水,
B、根据氧化物的定义分析解答,
C、常见的同素异形体是混合物,
D、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在解类似的题时要采用一票否决的办法解题,只要找到一个不满足的,就可排除.
17.??
解:A、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是温度,故A说法正确;
B、汞常温下是液体,故B说法错误;
C、锌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故C说法正确;
D、合金要比组成成分金属的硬度大,沸点低,故D说法正确。
故选:B。
A、根据固体溶解度的影响因素考虑;
B、汞常温下是液体;
C、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考虑;
D、根据合金的特性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解度的影响因素,常见金属的性质,合金的特点,金属的性质。
18.??
解:一定温度下,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此温度下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饱和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则溶解度越大,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选项温度中,20℃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最大,此时溶质质量分数最大。
故选:B。
根据饱和石灰水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9.??
解: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错误;
B、溶解度是在一定温度下,100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将125g?KCl饱和溶液蒸干得到25g固体,则KCl在该温度下的溶解度为25g,故正确;
C、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作为溶质,故错误;
D、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水,如碘酒中没有水,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液的特征解答;
B、根据溶解度的定义解答;
C、根据溶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解得;
D、根据常见溶液中的溶剂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概念、溶解度的概念、溶液的组成认知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解:(1)石墨质软,可用于制作铅笔芯;故填:E;
(2)硬铝属于合金,具有硬度大、密度小的性质,被广泛应用于制造飞机、汽车以及作建筑材料;故填:C;
(3)食盐有咸味,可用作调味品;故填:A。
分析生活应用中所需要物质具有的性质,结合所给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判断与所列出用途相符合的物质。
掌握常见物质的用途,特别是典型的用途,是解答此类问题必须具有的基础。
21.??
解:(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可以用作干燥剂;故填:H2SO4?;
(2)食盐是氯化钠的俗称,是厨房中常用的调味品;故填:NaCl;
(3)碳酸钙可用作建筑材料;故填CaCO3;
(4)稀盐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可用于除去金属表面的锈;故填:HCl。
根据物质的性质及用途作出分析: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有一定的干燥能力;
食盐具有咸味,可以用于食品调味剂;
碳酸钙硬度大,可以用作建筑材料
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
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用途,完成此题,可以依据物质的性质及用途进行。
22.??
解:(1)根据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在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故答案为:<
(2)由于在t℃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在100克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质量相等,则在20mL水中溶解的溶质的质量也应相等,故答案为:=
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可以确定在等量的水中最多溶解的溶质的多少.
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对固体溶解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
解:(1)秋水仙碱的乙醇溶液中,溶剂是乙醇;
(2)因为纯秋水仙碱在冷水中易溶、热水中难溶,所以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
故答案为:(1)乙醇???(2)减小
(1)根据溶剂的定义解答即可;
(2)根据秋水仙碱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解答.
根据温度对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影响不同解答.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2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