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溶 液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36.0分)
1.???以下属于溶液,且溶质是单质的是( )
A.?碘酒?????????????????????????B.?液态氧?????????????????????????C.?泥水?????????????????????????D.?稀盐酸
2.???水和溶液与我们的生活生产息息相关。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洗涤剂除去油污的原理是将油污溶解????????????????????????????????????????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D.?饱和溶液不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
3.???用溶质质量分数为49%的浓硫酸20mL (密度为1.84g?mL-1)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应量取的水的体积为180mL
B.?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
C.?实验中需要仪器有:烧杯、相应规格的量筒、玻璃棒
D.?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则瓶中硫酸溶液浓度小于10%
4.???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计算:需氯化钠的质量为7.5g,需要水的体积为42.5mL
B.?称取氯化钠:托盘天平未经调零即用来称取氯化钠固体
C.?量取水: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所需体积的水
D.?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到指定的容器中,贴上标签备用
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C.?将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溶液????????????????????????????????????????
D.?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20%
6.???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
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
C.?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
7.???归纳推理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有关事实和推理得到的结论合理的是( )
选项 事实 结论
A 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 不同的反应有时可以使用同一种物质作催化剂
B 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 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C C与O2反应能放出大量的热 C与O2不需要任何条件就可以发生反应
D Al在常温下就能与O2发生发应,Fe在常温下几乎不与O2反应 Al的抗腐蚀性能比Fe弱
A.?A?????????????????????????B.?B?????????????????????????C.?C?????????????????????????D.?D
8.???为了探究物质在溶解时溶液温度的变化,小倩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倩认为向小试管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某物质,U形管中红墨水向右移动,该物质是( )
A.?硝酸铵?????????????????????????B.?氢氧化钠?????????????????????????C.?蔗糖?????????????????????????D.?食盐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铵溶于水会吸收热量使溶液的温度升高????????????????????????????????????????
B.?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为乳化油污后形成乳浊液???????????????????????????????????????
C.?某些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电子????????????????????????????????????????
D.?溶液都具有稳定性,溶液中的溶质、溶剂不可能分离
10.???下列物质分散到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 )
A.?冰?????????????????????????B.?食用油?????????????????????????C.?面粉?????????????????????????D.?蔗糖
11.???在实验室中,配制质量分数为20%的NaOH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将NaOH固体直接放在托盘上称量
B.?若在量取水时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则配制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20%
C.?溶解时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增大NaOH的溶解度
D.?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
12.???下列做法体现乳化作用的是( )
A.?用酒精洗衣服上沾有的碘??????????????????????????????B.?用洗涤剂洗餐具上的油污?????????????????????
C.?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污???????????????????????????????D.?用食醋去除菜刀上的铁锈
13.???调味品是重要的食品添加剂,将下面调味品加入水中,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醋?????????????????????????B.?白糖?????????????????????????C.?味精?????????????????????????D.?芝麻油
14.???下列关于水和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物是冰和水组成的混合物????????????????????????????????????????
B.?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水????????????????????????????????????????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为了保护水资源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
15.???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一定有晶体析出????????????????????????????????????????
D.?配制好的6%的NaCl溶液,装入试剂瓶中时不慎撒漏一部分,浓度减小
16.???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放入水中,充分搅拌,不可以得到溶液的是( )
A.?食盐?????????????????????????B.?面粉?????????????????????????C.?酒精?????????????????????????D.?蔗糖
17.???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C.?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会放出大量的热????????????????????????????????????????
D.?降低温度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18.???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
A.?蔗糖水?????????????????????????B.?矿泉水?????????????????????????C.?食盐水?????????????????????????D.?蒸馏水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
19.???水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也是生命之源。
(1)为了人类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属于节约用水的是______(选填序号);
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
C.工业废水处理后循环使用
D.用水后及时关闭水龙头
(2)在化学实验室中水还能用于配制溶液,某同学欲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
①若用氯化钠固体和水配制,实验步骤为计算、______、溶解;
②若在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则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会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20.???在化学实验室里和生活中我们接触过许多溶液,硫酸铜溶液的溶质是______(用化学符号表示)。用加了洗涤剂的水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原因是洗涤剂具有______的功能。
21.???洗洁精可以清洗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它具有______作用;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______;高压水枪灭火所依据的灭火原理是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2.???实验室用浓盐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7%,密度为1.18g?mL-1)配制1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
(1)计算:需要浓盐酸______mL(写出计算过程,保留一位小数,下同)。
(2)量取:用规格为______mL的量筒(从50mL、100 mL中选)量取浓盐酸。
(3)如果用足量的铁粉与800g10%稀盐酸反应,则放出氢气质量为多少克(保留一位小数)?
(4)小明另取一瓶等质量的久置的铁粉与800g10%的稀盐酸反应,结果,放出的氢气的质量远远小于上述(3)中氢气的质量,请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各步操作都正确)。
四、探究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23.???同学们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实验后,同学们发现沾有高锰酸钾的白抹布洗完晾干后变为棕褐色。
【查阅资料】草酸溶液能将棕褐色物质除去。
实验
编号 实验1
20℃
水 实验2
20℃
0.5%草酸溶液 实验3
20℃
0.25%草酸溶液 实验4
20℃
0.125%草酸溶液 实验5
30℃
0.25%草酸溶液 实验6
40℃
0.25%草酸溶液
现象 颜色
没有褪去 70秒后
颜色褪去 98秒后
颜色褪去 150秒后
颜色褪去 51秒后
颜色褪去 40秒后
颜色褪去
【提出问题】哪些因素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进行实验】将均匀染有棕褐色的抹布剪成大小相同的小布条进行实验
【解释与结论】
(1)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 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______。
(2)实验1的目的是______。
(3)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对比______(填实验序号)。
(4)由实验2、3、4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
【反思与评价】
(5)实验后,同学们查资料得知抹布上的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请你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第三单元 溶 液
【答案】
1.??A???????2.??B???????3.??B???????4.??B???????5.??B???????
6.??D???????7.??A???????8.??B???????9.??B???????10.??D???????
11.??D???????12.??B???????13.??D???????14.??C???????15.??B???????
16.??B???????17.??C???????18.??D???????
19.??CD? 称量? 偏小???????
20.??CuSO4? 乳化???????
21.??乳化? 过滤? 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22.??27.5? 50? 久置的铁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23.??1g? 空白对照,证明水不能使棕褐色布条褪色? 3、5、6? 其他条件相同时,草酸浓度增大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解析】
1.??
解:A、碘酒属于溶液,溶质是碘,属于单质,故A正确;
B、液态氧不属于溶液,属于纯净物,故B错;
C、泥水属于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错;
D、稀盐酸属于溶液,溶质是氯化氢,属于化合物,故D错。
故选:A。
根据溶液的特点和单质的定义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判断方法,知道单质的特点。
2.??
解:A、硬水加肥皂水后,产生的泡沫较少,软水加肥皂水后,产生的泡沫较多,所以可以用肥皂水来检验软水和硬水,故A正确;
B、洗洁精是洗涤剂,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形成的不是溶液,故选项说法错误;
C、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本质特征是均一性、稳定性,属于混合物,故C正确;
D、饱和溶液比不饱和溶液浓度大的条件:同一温度、同一溶质,故D正确
故选:B。
肥皂水可以区分软水和硬水;
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功能进行解答;
根据溶液的特征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分析;
不同物质的溶解度不同。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3.??
解:A、设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则1.84g?mL-1×20mL×49%=(1.84g?mL-1×20mL+x)×10%????? ?x≠180g(合180mL),故选项说法错误。
B、量取浓硫酸时俯视读数造成量取的浓硫酸偏少,则所得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选项说法正确。
C、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实验步骤是计算、量取、溶解,接下来所要进行的操作是量取98%的浓硫酸和水,再进行混匀。量筒与胶头滴管用于准确量取98%的浓硫酸和水;烧杯用于完成混匀操作、玻璃棒用于混匀时的搅拌,还需要胶头滴管,故选项说法错误。
D、液具有均一性,装瓶时不小心洒漏一部分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俯视读数造成液体偏少进行分析判断。
C.利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采用的加水稀释的方法,据此进行分析解答。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4.??
解:A.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5%=7.5g,需要水的质量为:50g-7.5g=42.5g,体积约为42.5mL,故正确;
B.用托盘天平称取所需食盐,天平要调平,故错误;
C.所需水的质量=50g-7.5g=42.5g(合42.5mL),应选用50mL的量筒,故正确;
D.将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转移至细口瓶中,贴上标签备用,故正确。
故选:B。
A.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B.根据药品的称量与量取来分析;
C.由所需水的体积判断所需量筒的量程;
D.根据配制好的溶液要求来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5.??
解:A、溶液可以有颜色,例如硫酸铜溶液是蓝色,故A错;
B、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B正确;
C、NaCl放入植物油中搅拌,能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故C错;
D、溶液具有均一性,将40%的NaOH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都为40%,故D错。
故选:B。
A、溶液可以有颜色;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D、根据溶液的均一性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和性质。
6.??
解:A、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B、海水、湖水是混合物,蒸馏水是纯净物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C、农业生产中不合理施用农药、化肥会对水体造成污染正确,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选项错误;
D、电解水生成了氢气和氧气,因此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的错误,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水的用途;
B、混合物与纯净物;
C、水的污染;
D、水的组成。
本考点属于结合课本知识的信息,也体现了性质决定用途,用途反映性质的理念。还结合了新课标中的一个新的考点硬水与软水的区分,一定要加强记忆,综合应用。本考点主要出现在填空题和选择题中。
7.??
解:A、二氧化锰对氯酸钾分解和过氧化氢分解均有催化作用,说明了反应不同,催化剂可以相同,故A正确;
B、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属于纯净物,故B错;
C、碳与氧气反应的条件是点燃,故C错;
D、铝易与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铝比铁抗腐蚀性能好,故D错。
故选:A。
A、根据反应不同,催化剂可以相同考虑;
B、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碳与氧气反应的条件考虑;
D、根据铝易与氧气反应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催化剂,溶液的特点,碳与氧气反应的条件,铝的性质。
8.??
解:A、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收热量,溶液温度降低,瓶内气体遇冷体积变小,U形管中红墨水向左移动,故A错。
B、氢氧化钠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热,溶液温度升高,瓶内气体受热膨胀体积变大,U形管中红墨水向右移动,故B正确。
C、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C错。
D、食盐固体溶于水时温度几乎不变,不能使U型管中的液面有明显变化,故D错。
故选:B。
根据物质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结合热涨冷缩现象、导致的压强变化,进行分析判断;U形管中红墨水向右移动,向水中加入的物质溶于水时必须能放热,使瓶内气体压强增大。
本题难度不大,考查物质溶解过程中的热量变化,掌握氢氧化钠与浓硫酸等溶入水中会放出大量的热、硝酸铵溶于水吸热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9.??
解:A.硝酸铵溶于水要吸收热量,所以溶液的温度会降低,故错误;
B.洗洁精洗去油污是因为乳化油污后形成乳浊液,故正确;
C.某些溶液可以导电是因为溶液中有自由移动的离子,故错误;
D.溶液具有稳定性,在外界条件不改变时,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不会分离,但不是溶液中溶质和溶剂任何情况不会分离,再改变温度或蒸发溶剂时,溶质和溶剂可能会发生分离,故错误。
故选:B。
A.根据物质溶解于水中吸热和放热情况来分析;
B.根据洗洁精洗去油污的原理来分析;
C.根据溶液可以导电的原因来分析;
D.根据溶液具有稳定性,前提是指在外界条件不改变时,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乳化的原理、溶液的本质特征(均一性、稳定性、混合物)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0.??
A、冰和水混合属于纯净物,故A错;
B、食用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B错;
C、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故C错;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1.??
解:A、由于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且容易潮解,称量氢氧化钠固体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故错误;
B、俯视量筒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实际量取的水偏少,其他操作正确,则会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大于10%,故错误;
C、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增大NaOH的溶解速率,溶解度不变,故错误;
D、NaOH有强烈的腐蚀性,实验时最好戴防护眼镜,以免发生事故,故正确;
故选:D。
A、根据氢氧化钠具有强腐蚀性,不能直接放在托盘天平的托盘上称量,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解答;
B、根据俯视凹液面的最低处会导致量取的水偏少,导致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大解答。
C、根据溶解时玻璃棒的作用解答;
D、根据实验时的注意事项解答;
本题考查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方法,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操作方法,注意称量氢氧化钠时应该放在小烧杯中快速称量,氢氧化钠溶解后放出热量,必须冷却之后才能转移到容量瓶中。
12.??
解:A、用酒精洗衣服上沾有的碘,属于溶解,与乳化无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B、用洗涤剂洗去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涤剂的乳化作用;故本选项符合题意;
C、用汽油洗清洗手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易溶于汽油,利用的是溶解原理;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用食醋洗菜刀上的铁锈,利用酸能与金属氧化物反应的性质,与乳化无关;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含有表面活性剂的物质可以使油等物质以细小的液滴分散到水中形成乳浊液的现象叫乳化作用。
常见的洗涤原理有三种,一是利用乳化作用,二是利用溶解原理,三是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理解洗涤过程中利用的原理是解题的关键。
13.??
解:A、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白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芝麻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4.??
解:A、冰水混合物是冰和水组成的纯净物,A错误;
B、硝酸钾溶液中溶质是硝酸钾,B错误;
C、硬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少浮渣多,软水中加入肥皂水产生泡沫多浮渣少,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C正确;
D、为了保护水资源应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施用,D错误;
故选:C。
A、根据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分析;
B、根据溶质溶剂判断分析;
C、根据硬水软水鉴别方法分析;
D、根据保护水资源措施分析;
本题考查与水有关的基础知识,需熟记。
15.??
解:A、由于不同溶质的溶解性不同,饱和溶液不一定是浓溶液,不饱和溶液不一定是稀溶液,故A错误;
B、溶质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或气体,故B正确;
C、降低饱和溶液的温度,不一定有晶体析出,如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降低温度,溶解度增大,不会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错误。
D、溶液具有均一性,配制好6%的NaCl溶液,装瓶时不小心撒漏一部分,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即瓶中NaCl溶液浓度等于6%,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B。
A、根据饱和溶液和物质的浓度没有必然关系分析;
B、根据溶质的种类考虑。
C、根据有些物质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溶液具有均一性,进行分析判断。
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溶液的特点,溶质的种类、饱和溶液的特点
16.??
解:A、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B、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正确。
C、酒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错误。
故选:B。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的本质特征、各种物质的水溶性方面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7.??
解:A、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是溶液,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蒸馏水,故A错;
B、饱和溶液就是不能再溶解某种溶质,还可以溶解其它物质的溶液,故B错;
C、氢氧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故C正确;
D、降低温度可能使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D错。
故选:C。
A、根据溶液的特点考虑;
B、根据饱和溶液的特点考虑;
C、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能量变化考虑;
D、根据不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的转化考虑。
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溶液的特点。
18.??
解:A、蔗糖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A错;
B、矿泉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B错;
C、食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C错;
D、蒸馏水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而溶液必须属于混合物,故D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溶液的概念,在一定条件下溶质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19.??
解:(1)A.城市生活废水直接排入河流,会污染水资源,不能节约用水;
B.农业上合理使用化肥和农药,可保护水资源,但不属于节约用水;
C.工业上冷却水循环使用,可节约用水,故正确;
D.用水后关闭水龙头,可节约用水,故正确。
故选CD。
(2)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所以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计算、称量、溶解;
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小。
故填:(1)CD;(2)称量;偏小。
我国水资源匮乏,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基本步骤进行分析;
根据量筒的使用方法,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液面,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进行分析解答。
本题难度不大,明确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实验步骤(计算、称量、溶解)、注意事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解:硫酸铜溶液中被溶解的硫酸铜是溶;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能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答案为:CuSO4;乳化。
根据溶质的概念和洗涤剂的乳化功能分析。
本题难度小,涉及溶液的组成和洗涤剂的除油污原理,易于完成。
21.??
解:衣服上的油污可以用加入洗涤剂的水洗掉,这是因为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除去食盐水中泥沙等不溶性杂质的方法是过滤;消防员用高压水枪灭火的原理是利用水蒸发吸热,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答案为:乳化;??过滤;?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根据洗涤剂的乳化作用进行分析;根据过滤的原理进行分析;根据水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
本题考查了乳化、过滤、灭火的原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解答,属于基础知识。
22.??
解:(1)设需要浓盐酸的体积为V则:V×1.18g?mL-1×37%=120g×10%,解得V=27.5mL,
(2)在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选择规格的依据是: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50mL的量筒量取27.5mL浓盐酸,既能一次量出,其规格与27.5mL也最接近,误差会最小,
(3)解:(1)设放出氢气质量为x
Fe+2HCl=FeCl2+H2↑;
?????? 73????????????????2
? 800g×10%????????? x
解之得:x=2.2g
答:放出氢气质量为2.2g。
稀释时将浓盐酸沿容器内壁慢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4)久置的铁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故小明另取一瓶等质量的久置的铁粉与800g10%的稀盐酸反应,结果,放出的氢气的质量远远小于上述(3)中氢气的质量。
故答案为:(1)27.5;
(2)50;
(3)答:放出氢气质量为2.2g。
(4)久置的铁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1)利用m=ρV、进行分析解答
(2)在使用量筒量度液体体积时,选择规格的依据是:一是保证测量一次,二是量程要与液体的取用量最接近;
(3)根据根据化学方程式,找出各物质间的比,列出比例式,就可计算出铝的质量;
(4)久置的铁粉能与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不能生成氢气。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所在。
23.??
解:(1)配制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0.5%的草酸溶液,需要草酸的质量为:200g×0.5%=1g;故填:1g;
(2)实验1中用到的是水,其作用是做对照实验,证明水不能使棕褐色布条褪色;故填:空白对照,证明水不能使棕褐色布条褪色;
(3)要证明升高温度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需要选择草酸溶液的浓度相同,但是温度不同的实验进行对比,即实验3、5、6;故填:3、5、6;
(4)实验2、3、4中,温度相同,但是草酸的浓度不同,且草酸的浓度越大,颜色褪去所需时间越短,即其他条件相同时,草酸浓度增大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故填:其他条件相同时,草酸浓度增大能加快草酸除去棕褐色物质的速率;
(5)二氧化锰能加快过氧化氢的分解速率,所以验证棕褐色物质为二氧化锰的方法是取棕褐色布条放入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故填:取棕褐色布条放入试管中,加入过氧化氢溶液,观察是否产生气泡。
(1)根据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来分析;
(2)根据对比实验的设计来分析;
(3)根据实验的目的来分析;
(4)根据实验操作与实验现象来分析;
(5)根据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的分解有催化作用来分析。
本题探究了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解题时根据实验的设计方案、实验的过程、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对比,即可得出正确结论。
初中化学试卷第2页,共13页
初中化学试卷第3页,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