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二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课件(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6 19:5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6张PPT)

罗斯福新政
课标:
1、新政的主要内容
2、学习新政的影响,从而正确看待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经济体制改良
面对1929年爆发的经济危机,美国总统胡佛采取什么方法摆脱危机?结果如何?
自由放
任政策





面临这种状况,美国人需要一个救星带领他们走出危机,他们选择了谁,采取了什么措施?
胡佛


“经济创伤只能由经济实体的细胞来自我疗伤。”
胡佛
罗斯福
PK
这个国家需要进行大胆的政府试验,最重要的是要试验。
让我断言我坚定的信念:真正让我们感到恐惧的 只是恐惧本身。---罗斯福

白宫新主人——第32任美国总统(罗斯福)
2280万选票,多705万
472张选举人票,多413张
1932年7月2日,他在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上发表演说,宣称要为美国人民实行 “新政”
他是唯一一位连任四届的美国总统(1933-1945) 。
他是唯一一位坐在轮椅上的美国总统;
他是继林肯后最受美国和世界公众欢迎的美国总统。
一、临危受命
二、实施“新政”

1、整顿金融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措施:休业整顿、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管制证券业

材料:罗斯福就职后的第二天国会通过《紧急银行法案》;同时,成立“联邦储蓄保险公司”,对存款实行政府保险。
思考:新政为何先从金融业开始?起到了怎样的积极效果?
恢复银行信用,稳定人心,为工农业生产的恢复提供了保证。
美国联邦储备系统,简称为美联储,负责履行美国的中央银行的职责。于1913年12月23日成立的。美联储的核心管理机构是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

企业破产,市场萧条。
措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行业标准(国家监督)

材料:1933年《国家工业复兴法》:由政府调节工业生产中的问题,各个工业企业制订本行业的公平经营规章;《工资工时法》规定了企业工人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思考:为什么要规定工人的最低工资和最高工时?
调整企业关系和劳资关系,防止盲目竞争引起生产过剩。
2、复兴工业

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锐减
措施:成立农业调整署、调控市场与补贴

材料:1933年《农业调整法》:减少耕地,缩小现有的耕地面积,屠宰大批牲畜,由政府来补贴农民的经济损失。
思考:罗斯福总统对农业的调整产生什么样的结果?
提高农产品价格,防止农产品过剩
3、调整农业

失业人数激增,生活水平下降
措施:联邦经济救济署(公共事业振兴署)、救济金、最低社会保障、以工代赈

思考:“以工代赈”大规模兴建工程会产生什么积极影响?
增加就业,刺激消费,改善了基础设施,对经济的长久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社会福利
材料:1933年成立了民间资源保护队,组织18岁到25岁的男青年种树,建水坝,扑灭森林火灾,种植防护林。每批25万人,每期半年。

抗议活动接连不断,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全国劳工关系法》、工会、《社会保险法》《财产税法》

材料:1935年的《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雇主不得拒绝与工人进行集体谈判,并根据该法成立了劳工关系委员会。
思考:这些社会立法对解决社会问题有什么积极作用?
加强社会保障,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矛盾。使美国走上了福利国家的道路。
5、社会立法
项 目 措施 作用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社会救济
社会立法
第一阶段(1933年3月—1935年初)——缓解危机,复兴经济(recovery)
第二阶段 (1935年—1939年)——政治、经济、社会改革(reform)
?:救济措施贯穿始终(relief)
3R计划
三、摆脱危机困难
1、特点
2、实质
3、影响

国家干预经济
1、特点
罗斯福新政实施后,报纸上连篇咒骂罗斯福是 “天天吃烤百万富翁” 。在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逐字逐句抄来的” 。甚至有人建议调查一下罗斯福是不是美国共产党的秘密党员。
确实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采取有利于工农的措施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2、实质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所谓“彻底的革命”是指什么?“旧民主秩序”是指什么?由此可见,罗斯福新政的实质是什么?

3、影响
(1)直接影响: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
2、间接影响:一定程度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其他世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应对措施:
英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提高关税);
法国---保护本国国内市场,货币贬值;
德国、日本---法西斯上台,扩军备战,对外疯狂扩张,将国民经济纳入战争的轨道。
3、深远影响: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迎来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阶段

商业资本主义——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思考:新政为什么能取得成功?
5、借鉴了当时社会主义苏联计划经济的成功经验
2、雄厚的经济实力,使罗斯福政府有能力干预国家经济。
3、顺应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要求。
1、独立战争以来形成的民主传统为其成功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4、罗斯福总统个人的因素。
政治

经济
个人
经验
理论

6、凯恩斯主义
危机时的消遣麻痹——电影
秀兰邓波儿
乱世佳人
罗斯福新政
背景
内容措施
整顿金融
复兴工业
调整农业
以工代赈
社会立法
救济
复兴
改革
自由放任经济政策导致危机加深
作用
意义
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特点
实质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课堂小结】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1.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是
A.整顿银行 B.调整农业
C.调整工业 D.举办公共工程
2.罗斯福新政中既提高就业率,又为经济发展开拓空间的措施是
A.恢复银行信用 B.调整农业生产
C.规范企业行为 D.举办公共工程
题练
3、为保证《全国工业复兴法》的实施,罗斯福政府以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为标记,发动了“人尽其职”的“蓝鹰运动”,凡遵守该法的企业悬挂蓝鹰标志。下列有关“蓝鹰运动”表述准确的
A.构成《全国工业复兴法》的核心????
B.有利于企业的合法规范经营
C.用国有化的形式调整资本主义????
D.强化了社会保障有利于民生

B
4、对历史事件的分类整理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有一位同学将历史上重大改革分为两类:a类——美国罗斯福新政、中国改革开放;b类——俄国废除农奴制、日本明治维新。其分类标准是(  )
A.是否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
B.是否是向国外学习为主的改革
C.是否导致原来社会性质的改变?????????
D.是否以解决民族危机为其目的

C
5、有人这样形容罗斯福新政前后企业与政府关系的变化:新政之前,企业主是老板,政府是“守夜人”;新政以来,企业主是大老板,政府是“守夜人”兼二老板。由此说明(  )
A.新政后美国推行的是计划经济体制
B.新政后美国政府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
C.新政后美国政府大力发展国营经济
D.新政后美国政府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

D
6.1938年,罗斯福在谈到“新政”时说:“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任何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对此认识错误的是(  )
A.“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指国家干预经济
B.“严重缺点”主要是指自由放任政策
C.国家成为经济的管理者、各种经济法规的制订者
D.标志着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