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4.3 有趣的食物链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说课稿 -4.3 有趣的食物链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08: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有趣的食物链》说课稿
年级:六年 科目:科学 执教人:杨红
说教材:
《有趣的食物链》是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下)第四单元第三课内容。本课在《共同的家园》这单元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两课的延伸与拓展,又是下一课的基础,因此在本单元中的地位及其重要。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有三部分。
第一部分,揭示生物之间的食物关系,从而初步建立食物链的概念,引导学生分析理解生态系统中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作用。并通过引导学生研讨,揭示三者对食物链的重要作用。初步建立生态平衡的意识。
第二部分,引导学生认识食物网。
第三部分,通过对食物网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破坏自然界食物关系的后果。
教学目标:
1.知道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构成;
2.能依据生物间的食物联系画出简单的食物链及食物网;
3.知道食物链上的每一生物充当什么样的角色,会辨识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4.知道食物链被破坏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从小增强保护生态系统平衡的自觉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知道生物间存在错综复杂的食物关系。
难点:学会找、写食物链。
教法与学法
结合小学生认识事物的特点和规律,结合本课教学内容,我在教学中,采用情境教学、游戏体验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交流、互助互学、自主探究的方式学习。力求优化教学环境,拓宽学生学的思路,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准备
多媒体教学课件、动物图片、记录单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初步感知食物链
苏霍姆林斯基说:“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对动物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有所了解,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我设计猜谜导入,草地上来了一群羊(打一水果名称),然后又来了一群狼(打一水果名称),通过对谜语的猜测从谜底中感受生物间“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然后让学生用箭头和文字表达这种关系,虽然学生对吃与被吃不会陌生,但对箭头的使用很陌生,为突破这个难点,我帮助学生分析 (草→羊→狼)这种表达方式的科学意义,箭头从草指向羊从羊指向狼,不仅说明了草被羊吃,而且还能说明的是草作为一种食物给了羊,同时还提供给它营养和能量。→的方向形象地指出了营养和能量流动的方向。让学生理解深刻而不牵强。
二、在游戏中深入理解食物链。
通过玩游戏“帮我找位置”、让学生拿到动物名字的卡片随意站成一排,展示给大家,问大家如果他们是按照“吃与被吃”的关系排列正确吗?再找一名同学到前面摆出正确的顺序,游戏有趣互动,让学生都动起来,再次明确吃与被吃的食物关系从而揭示出食物链的概念。揭示课题。
三、认识食物链的特点及构成。
1.配合课件讲述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故事,并根据这个成语写出一条食物链。使学习活动富有新奇感和独特感,吸引学生集中思维,在不知不觉中参与到科学探究中。此时学生仅仅能写出吃与被吃的关系,还不能写全,形成一条完整的食物链,通过提问蝉又怎样获取食物的和续写“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这一成语,一条完整的食物链就出来了。有了这个例子,学生也有意识的将其他的食物链写全。
2、认识食物链中生物的角色
接下来通过让学生观察这几条食物链的共性,认识到食物链的源头大都是绿色植物,终点是一些比较凶猛的动物。再通过几段视频认识食物链中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认识它们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初步认识到每一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很重要。
四、认识食物网。
1.课件出示农田里更多的生物图片。小组合作画一画找出更多的食物链,他们此时也迫切的想动手,更想知道自己找的对不对,全不全。此环节正是在学生的这种需求下安排的,一方面检验学生对找食物链和画食物链的掌握程度,另一方面也很自然的过渡到食物网的认识。自然界中的生物取食关系很复杂,许多相互交叉的食物链就构成了一张复杂的食物网。
五、意识到生物间相互依存的关系,了解食物链被破坏带来的严重后果
为了让学生明白食物链遭受破坏的影响,借助课件的动画引导学生讨论在这张食物网中我们让某种这种生物消失,会有什么情况出现呢?学生会惊讶的发现,某一种生物倒下的同时,凡是有牵连的会全部倒下,即发现每一种生物都在自然界中担任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食物链瘫了,食物网没了。震惊的同时也明白了人类所做的,最终的后果是什么。
六、拓展延伸,保护生态。
最后谈话:作为万物之灵长的人类,我们掌握着先进的科技,在与其他生物的竞争中间,是处于比较有利的地位,人类是否可以为所欲为、随心所欲地对待其他生物吗?通过交流学生感受人类对生物家园中的位置和作用,明白破坏生态平衡的后果有多惨重,学生保护生物家园的忧患意识更强了。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自己,要努力地去改善环境,营造和谐美丽的大自然。也为学习《生态平衡》打下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