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岳麓版历史选修三第20课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岳麓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4-06 20:08: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 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学案

【课程标准】
了解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分析地区冲突产生的原因和教训。
【学习目标】
分析英国殖民者对印度实行分而治之的原因,探讨其对印巴冲突造成的影响;简述三次印巴战争的经过。
分析印巴冲突带来的深刻教训。
了解两伊战争发生的原因,理解两伊之间的领土和宗教派别之争,简述两伊战争的经过,认识旷日持久的两伊战争给双方造成的巨大损失。
认识两伊战争产生的教训。
【知识梳理】
一、印巴战争
(一)印巴分治
1、国际因素:英国殖民者的有意为之。(分而治之的政策:“蒙巴顿方案”。)
2、国内因素:宗教信仰(印度教派、伊斯兰教派)
3、后患:印巴两个国家持续半个多世纪冲突的祸根。
(二)背景
1、历史原因:英国“分而治之”政策。
2、导火线:克什米尔地区归属问题。
3、推动力:美苏两国不断向印巴出售武器。
(三)经过
时间 目的 结果 影响
第一次 1947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联合国划定临时停火线,印度60%,巴基斯坦40%。 地区摩擦仍不断
第二次 1965-1966 争夺克什米尔地区所有权 双方未取得明显胜利,联合国调停各自退回1965年前控制线。 争端仍未解决
第三次 1971 肢解巴基斯坦 东巴成为独立的孟加拉国。 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向印度倾斜
(四)特点
1、目的:第一、二次都是因为克什米尔问题。
2、进攻方:第二、三次都是印度发动进攻。
3、国际力量:
第一、二次,联合国积极进行调停,对双方停战起了积极作用。
第三次,苏联支持印度对巴基斯坦发动进攻,使南亚次大陆的政治天平明显倾向印度,体现了一种霸权主义。,
(五)影响
1、严重阻碍了两国的发展。
2、两国进行军备竞赛,发展核武器,严重威胁南亚乃至世界安全。
3、为美苏干涉该地区事务提供了契机。
4、对中国国家安全与中印边界领土争端影响巨大。
(六)启示
1、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信仰居民,和平相处的前提是彼此尊重。
2、边界和领土的归属尽早确定。
3、对大国的干涉提高警惕,独立自主解决内政问题。
4、地区霸权主义是影响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
二、两伊战争(1980-1988)
(一)原因
1、领土(石油)争端:关于阿拉伯河河界的划定(最主要)
2、(1)民族矛盾:阿拉伯 VS 波斯
(2)宗教矛盾:伊拉克(伊斯兰逊尼派)VS 伊朗( 什叶派)
(3)萨达姆与霍梅尼的个人恩怨
3、地区霸权政策:萨达姆奉行地区霸权主义
4、大国力量介入:美苏插手争相控制两伊石油,增加两伊矛盾的复杂性。
(二)经过
1、1980.9,伊拉克队伊朗发动突然袭击。
2、三个阶段:
(1)1980.9-1981.5 伊拉克进攻,伊朗防御。
(2)1981.5-1982秋 伊朗进攻,伊拉克防御。
(3)1982-1988.8 互有攻守。
3、1988.8.20,双方宣布停火,两伊战争结束。
(三)特点
1、巨资投入;巨资购买先进武器
2、袭船战(油轮战);袭城战;
3、化学武器;
(四)影响
1、国民经济全面倒退。
2、给两国人民心灵投下阴影。
3、造成中东国家的分裂,增添新紧张因素。
4、为美苏等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
5、造成石油价格的浮动而影响世界经济形势。
三、印巴战争与两伊战争的比较
1、不同点:
(1)印巴同属一个国家,两伊是两个国家。
(2) 印巴战争受国际力量影响较大(联合国、英国、苏联)。
两伊战争受国际力量影响较小,联合国发挥积极作用。
(3) 印巴战争持续时间较短。
两伊战争持续时间长。
2、相同点:
(1)性质:都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局部战争。
(2)原因:领土争端、宗教矛盾。
(3)过程:存在国际因素的影响。
(4)结果:都没有根本解决两国之间的争端。
(5)影响:不利于和平与发展。
(6)爆发:都与领导人的霸权思想密切相关。
四、总结:地区冲突的原因和教训
1、原因
①殖民主义政策的产物
②宗教与民族冲突
③领土(能源)争端
④地区霸权主义的抬头
⑤大国力量的介入
2、教训
①残酷的战争不仅制约本国的经济发展,而且影响世界经济。
②战争给交战国人民心灵投下了阴影,不利于世界和平。
③地区冲突为大国插手地区事务创造了条件,往往加剧冲突升级;。
④地区霸权主义也是影响世界和平的主要因素。
五、讨论:综观发展中国家之间的战争,对当今我国的内外政策有哪些启示?
1、内政
(1)民族、宗教问题无小事,必须谨慎处理。
(2)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主题,作为发展中国家,更是应该把发展经济、提升综合国力和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放在首位。
2、外交
(1)应重视和发展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不搞霸权主义,推动地区互信与合作,实现和平崛起。
(2)应坚决反对大国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3)倡导以和平方式平等协商解决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争端、矛盾和冲突。

【能力提升】

1、蒙巴顿方案
(1)背景: ① 印度人民要求独立。
② 英国实力下降,想从印度“脱身”。
③ 两大政党在立国问题上存在分歧。
(2)目的:使印度仍留在英帝国范围内。
(3)内容:以宗教为划分国家的主要依据。
(4)结果:印巴分治,种下了印巴长达半个多世纪冲突的根源(印巴战争)。
(5)特点:是人为的有意分裂。
2、克什米尔地区重要性
(1)地理上:与中、印、巴、阿交界。(PPT上地图)
(2)战略上:在冷战格局中有重要政治、军事价值。
(3)资源上:丰富的水源。克什米尔地区河湖众多,河流多从山谷穿过,湖泊常傍依于高山。
(4)印巴对克什米尔的认识角度不同
① 印度:从整个亚洲政治格局、战略位置的角度认识。
→反映了印度想通过控制克什米尔,推行地区霸权主义。
② 巴基斯坦:从民族荣誉、民族独立的角度认识。

【知识链接】

1、近年的印巴关系
21世纪以来,印巴关系总体上时缓时紧。自2001年以来,印巴双方领导人不断会晤,印巴关系有所缓和。但近年来,印巴关系呈现紧张态势,冲突不断。
如:2008年孟买恐怖袭击;2013、2016、2017、2018、2019年的印巴冲突。
2、“油轮战”、“袭城战”
两国都斥巨资购买外国先进武器,为破坏对方经济和切断石油出口运输线,发生了,双方竞相攻击对方的石油基地、中心城市,袭击出入对方港口的油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