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5课 三大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土地改革,消灭了土地封建剥削制度,农民分到了土地,但农民很快又遇到了缺乏生产工具、资金、水利和遭遇自然灾害等困难;更别说承担生、老、病、死等大型支出,甚至有的贫困农民不得不卖掉自己分到不久的土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走合作之路成为势在必行的道路。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的背景——必要性
太分散
很脆弱
要集中
(一家一户)
(缺工具缺资金
难以应对天灾)
(便于规模经营机械化生产)
1953年——1956年
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
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1)时间:
(2)形式:
(3)目的:
(4)结果:
1955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背景:
(2)方式:
(3)结果: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推动
建立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踊跃报名入社
1956年,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1)时间:
(2)方式:
(3)创举:
(4)结果: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4年起
公私合营。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公方
代表居于领导地位
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
资料实行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
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1956年初,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
造出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高潮
单个企业公私合营,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2.应用题:
这道数学题里出现的情景都是当时真实的情况,来算算吧!
依据国家政策,已知一位资本家的企业公私合营时核定资产2500万元,国家十年内每年发给股息,年息为5%,求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多少股息?十年共得多少股息?
2500×5%=125(万元)
125×10=1250(万元)
答:这位资本家每年可得125万元,
十年共得1250万元。
1.问答题:
苏俄在十月革命后经过二十年左右的时间,没收了资本家的企业。那么资本家的财产剩下多少?
换换大脑
答:0
(哈哈,太简单了!)
1250万元﹥0
还是国家政策好哇!
赎买政策是创举
国家:工商业得到了发展,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资本主义工商业者:每年定期可以拿到年息、红利,同时他们也成了自食其力的劳动者
公私合营
社会:实现了和平过渡,维护了社会的稳定
工人:改善了劳动条件;拥有了保障;提高了生产积极性
资本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财产可以被没收,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的过程中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财产没收显然有失公允。可不没收,他们又存在剥削,显然与社会主义的生产资料的公有制不相吻合。
国家为什么不直接强制性把资本家的企业收归国有?
同仁堂的公私合营
同仁堂的商标
同仁堂的新貌
乐松生 同仁堂经理 率先实行公私合营后任北京市副市长
1956年1月工商界代表乐松生向毛泽东送喜报
天津盛锡福帽厂实行公私合营
1956年北京人民庆祝公私合营.
天津市青年资本家宣誓积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
1956年底,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
消灭剥削,废除资本主义制度……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多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强盛的社会主义国家……
──徐中尼:《访上海资本家荣毅仁》
《新华半月刊》1956年第4号
行业 参加合作社或公私合营的户数
农业 87.8%参加合作社
手工业 91.7%参加合作社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营工业的99%和私营商业的82.2%实现公私合营
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在
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
三大改造的成就
行业 改造前 改造后
农业 个体农民
手工业 个体手
工业者
资本主义
工商业 私人资本家
改造前后生产资料所有者的变化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
集体
国家
(1)时间:
(2)意义:
4.三大改造的完成
1956年底;
(1)实质: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我国初步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从此,进入社会主义初步阶段。
阅读读材料,寻找三大改造什么问题?
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
社会主义改造中存在的缺点和偏差是,“在1955年夏季以后,农业合作化以及对手工者和个体工商业的改造要求过急,工作过粗,改变过快,形式也过于简单划一,以致长期遗留了一些问题,1956年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基本完成以后,对一部分原工商业者的使用和处理也不很适当。”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3)问题: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农业合作社
手工业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意义
生产资料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小结归纳
1.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国家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后,农民分到了土地,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但分散经营使农民个体经济很难发展,也不能满足国家工业化的需要,故答案是D。
2.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是( )
A.1956年 B.1954年 C.1955年 D.1956年
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是三大改造完成的时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故答案是D。
3.“到1956年底,在全国共建立75.6万个合作社。入社农户达96.3%,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土地改革 B.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到1956年底,农业合作化在全国基本实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三大改造时期,我国对农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走合作化的道路,引导农民参加生产合作社,选项B符合题意;而选项A1952年完成;选项C1958年开始;选项D改革开放时期,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4.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土地改革完成
C. “一五”计划完成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答案: 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5. 河南安阳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在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领导大家把社办下去,绝不向困难低头。”你知道他说的“社”是指( )
A.农业生产合作社 B.股份制企业
C.乡镇企业 D.文革小组
答案:A
解析:此题考查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农业进行改造的方式是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的道路,故答案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