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2张PPT)
第八单元 健康的生活
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
儿童计划免疫证
提问:
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在人群中流行必须具备哪几个环节?
如何预防传染病?
病症原因
天花是一种烈性传染病,主要通过飞沫吸入或直接接触而传染。天花病毒有两型,毒力强的引起正型天花,弱者引起类天花。
临床表现
主要为严重毒血症状(寒战、高热、乏力、头痛、四肢及腰背部酸痛,体温急剧升高时可出现惊厥、昏迷)、皮肤成批依次出现斑疹、丘疹、疱疹、脓疱,最后结痂、脱痂,遗留痘疤。天花来势凶猛,发展迅速,对未免疫人群感染后15~20天内致死率高达30%。
天花曾经在欧洲死了几千万人口。
天花
鼠疫
鼠疫杆菌(Yersinia pestis)是一种杆菌,属于耶尔森氏菌属,同时是腺鼠疫、肺鼠疫和败血型鼠疫的病媒。在没有治疗的情况下,感染腺鼠疫75%会死亡,感染肺鼠疫的近100%会死亡,在人类历史上造成了严重的伤亡。灭鼠、蚤等,搞好环境卫生,可预防感染鼠疫杆菌。
1346年,蒙古进攻欧洲,在攻打黑海港口城市卡法时,用抛石机将患鼠疫而死的人的尸体抛进城内。在卡法的一个热那亚商人从卡法逃亡,却将带病的跳蚤无意间带到意大利。?欧洲人没有抗体,鼠疫在欧洲广泛传播,据估计有多达几千万人,30-60%的欧洲人死于鼠疫,这就是令人闻之色变的“黑死病”。黑死病使得中世纪的欧洲失去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口。
鼠疫
流感
人的流感病毒根据RNP和M蛋白的抗原性不同,分为甲(A)、乙(B)、丙(C),三个型流感病毒。甲型又根据HA和NA的抗原性不同,再区分为若干亚型甲型流感病毒(HnNn)。HA和NA易发生变异,其变异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抗原漂移,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其变异幅度小,属量变,这种变异可引起中、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小型规模的流行;另一种是抗原转换,其变异幅度大,形成新亚型,由于人群对新亚型流感病毒缺乏免疫力,往往酿成较大规模的流行或发生世界性大流行。
自1580年有记载以来,世界范围的流感流行或大流行已超过30次。其中最大规模的流感大流行发生于1918年至1919年,即著名的“西班牙流感”。2100万人死亡,超过第一次世界大战死亡人数,列全球所有传染病死亡的第一位。最近的流感大流行分别发生在1957年、1968年和1977年,都是从中国开始,然后传播到前苏联、西欧和美洲大陆。医学界公认:流感的危害不亚于艾滋病和战争。
流感
霍乱
是由霍乱弧菌所引起的烈性肠道传染病,发病急、传播快,是亚洲、非洲大部分地区腹泻的重要原因,属国际检疫传染病。在我国属于甲类传染病。典型患者由于剧烈的腹泻和呕吐,可引起脱水、肌肉痉挛,严重者导致外周循环衰竭和急性肾衰竭。一般以轻症多见,带菌者亦较多,但重症及典型患者治疗不及时可致死亡。
每年,估计有300万~500万霍乱病例,另有10万~12万人死亡。病发高峰期在夏季,能在数小时内造成腹泻脱水甚至死亡。
霍乱
提问
1.除了以上几种传染病外,你还知道哪些传染病?说说它们的危害?
2.从以上实例中,你对传染病有哪些新的认识?
流感、麻疹、水痘、肺结核、近视眼、结膜炎、贫血、龋齿、蛔虫病、乙型脑炎、冠心病、乙肝、灰指甲
传染病:流感、麻疹、水痘、肺结核、结膜炎、蛔虫病、乙型脑炎、乙肝、灰指甲
非传染病:冠心病、龋齿、贫血
下列疾病哪些是传染病?
传染病病原体的发现
显微镜是谁最早发明的?它的发明让人们看到微观世界的什么?
列文虎克的家庭并不富裕,小时候的他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但列文虎克是个非常有好奇心的孩子。列文虎克的小故事记载,当他通过朋友知道了放大镜的存在后,就想去买一个,然而放大镜的价格太高,让他望而却步。但列文虎克并没有放弃,反而决定自己磨制一个,这种好奇和动手的能力,为他的未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而且他自己动手磨制的,甚至比外面卖的放大的倍数更高,而且在他的无心之下添加的一些小部件,更是让显微镜横空出世。
列文虎克发现了什么震惊世界呢?在当时那个年代,微生物是一个陌生的领域,在列文虎克之前没有人知道细菌是什么,这个现在人尽皆知的事物,在当时就连教会都不明白,只有列文虎克发现了细菌的存在。
传染病病原体的发现
巴斯德被称为什么?他的一个著名实验是什么?主要的贡献有哪些?
巴斯德是法国微生物学家、化学家,巴斯德通过实验证明微生物只能来自微生物,而不能凭空产生.他做的一个最令人信服、然而却是十分简单的实验就是“鹅颈瓶实验”,还发现了酵母菌以及保存酒和牛奶的巴氏消毒法,是世界上第一位揭开细菌奥秘的人,被称为“微生物学之父”.
他研究了微生物的类型、习性、营养、繁殖、作用等,把微生物的研究从主要研究微生物的形态转移到研究微生物的生理途径上来,从而奠定了工业微生物学和医学微生物学的基础,并开创了微生物生理学。
循此前进,在战胜狂犬病、鸡霍乱、炭疽病、蚕病等方面都取得了成果。英国医生李斯特并据此解决了创口感染问题。从此,整个医学迈进了细菌学时代,得到了空前的发展。美国学者麦克·哈特所著的《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中,巴斯德名列第12位,可见其在人类历史上巨大的影响力。其发明的巴氏消毒法直至现在仍被应用。
常见的病原体
艾滋病病毒立体模式图
结核杆菌
蛔虫卵
蛔虫
屠呦呦:一生倾情青蒿素
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的发现者,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中心主任。1930年12月30日出生于浙江省宁波市,其名“呦呦”源自《诗经》中的诗句“呦呦鹿鸣,食野之蒿”。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生药专业;1955年毕业后到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中药研究所工作至今。
2011年荣获拉斯克奖临床医学奖,2015年荣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2016年荣获国家科技最高奖。
青蒿素的药理作用
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其对鼠疟原虫红内期超微结构的影响,主要是疟原虫膜系结构的改变,该药首先作用于食物泡膜、表膜、线粒体,内质网,此外对核内染色质也有一定的影响。提示青蒿素的作用方式主要是干扰表膜-线粒体的功能。可能是青蒿素作用于食物泡膜,从而阻断了营养 疟原虫摄取的最早阶段,使疟原虫较快出现氨基酸饥饿,迅速形成自噬泡,并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胞浆而死亡。体外培养的恶性疟原虫对氚标记的异亮氨酸的摄入情况也显示其起始作用方式可能是抑制原虫蛋白合成。
提问:
这些病原体能够引起什么疾病呢?
这些疾病又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技术社会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历程
从科学家的事迹中,你有何感想,受到什么教育?
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成果
古有种痘一法,起自江右,达于京畿。究其所源,云自真宗时峨眉山有神人出,为丞相王旦之子种痘而愈,遂传于世。
最早的天花疫苗接种方法,是利用天花患儿身上的痂或脓汁直接作为痘苗,吹到接种者的鼻孔内,使之感染天花病毒,出一次症状略轻的痘,从而获得对天花的免疫力。这一种痘法也叫做「人痘法」,跟后来的「牛痘法」相区别。作为痘苗的痂或脓汁,叫做「时苗」,跟后来的「熟苗」也不一样。
詹纳的牛痘接种法
詹纳熟悉他所在地区的奶场女工和农民当中的一种公认的说法:牛痘是牛患的一种轻度病,但也可以传染给人,人若传染上牛痘,就再也不会得天花病(牛痘本身对人来说没有危险,虽然其症状与极轻度的天花病有点相似)。詹纳认识到如果农民的说法是正确的话。
1796年5月,詹纳用从一个奶场女工手上的牛痘脓胞中取出来的物质给一个八岁的男孩詹姆斯·菲普斯注射。如事先所料,这孩子患了牛痘,但很快就得以恢复。詹纳又给他种天花痘,果不出所料,孩子没有出现天花病症。
人种牛痘就是使之获得天花免疫的一种安全的方法。
巴斯德的狂犬疫苗的研制
巴斯德的狂犬疫苗的研制
?狂犬病是一种可怕的传染病。人和家畜被狂犬咬伤之后,也会患上狂犬病。在19世纪,狂犬病每年都要夺走数以百计法国人的生命,由于当时没有疫苗,也没有免疫球蛋白,对付狂犬病,人们只能使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因为欧洲人相信,火焰与高温可以净化一切事物,包括肉眼所看不见的细菌。只要是被狂犬咬伤的人们,都会被村庄中的壮汉们强制压到铁匠铺,请铁匠用烧红的铁棍烙烫伤口,想藉此“烧”死看不见的细菌,但是如此原始、残酷的作法,并没能有效的治疗狂犬病,反而常常加速患者的死亡。? 在1880年底,一位兽医带着两只病犬来拜访巴斯德,并询问:“能不能利用病犬的唾液制成狂犬疫苗呢?”
巴斯德的狂犬疫苗的研制
巴斯德和助理们想了想,认为这个方法可行,于是他们冒着被咬伤的危险采集狂犬的唾液,然后注射到健康犬只的大脑中,过了一会,健康的犬只发病死亡。随后历经无数次的动物实验,巴斯德推论出狂犬病病毒应该都集中于神经系统。因此他大胆地提出一个设想,就是从患狂犬病死亡的兔子身上取出一小段脊髓,悬挂在一支无菌烧瓶中,使其干燥,看它是否有致命的危险。经过多次的实验,他发现,没有经过干燥的脊髓,是极为致命的,而经过干燥的脊髓,却没那么致命。如果将未干燥脊髓研磨后将其和蒸馏水混合,注入健康的犬只体内,狗必死无疑;相反的,将干燥后脊髓和蒸馏水混合注入狗的身上,却都神奇的活了下来。巴斯德于是推断出干燥后脊髓的病毒已经死了,至少已经非常微弱。因此他把干燥的脊髓组织磨碎加水制成疫苗,注射到犬只脑中,再让打过疫苗的狗,接触致命的病毒。经过反复实验后,接种疫苗的狗,即使脑中被注入狂犬病毒,也都不会发病了!巴斯德高兴的宣布狂犬疫苗研发成功!
科赫
科赫(Robert Koch)生于1843年,1866年毕业于德国哥廷根大学医学院。毕业后先是在军队中当随军医生,普法战争后在东普鲁士一个小镇当医生。正好这个地区的牛发生了炭疽病,他便对这种疾病进行了认真细致的研究。他在牛的脾脏中找到了引起炭疽病的细菌,并且把这种细菌移种到老鼠体内,使老鼠相互感染了炭疽病,最后又从老鼠体内重新得到了和从牛身上得到的相同的细菌。这是人类第一次用科学的方法证明某种特定的微生物是某种特定疾病的病原。而且,他用血清在与牛体温相同的条件下在动物体外成功地培养了细菌。因为这项重大贡献,科赫在1880年被聘任到德国柏林的皇家卫生局工作,1885年又担任了柏林大学卫生学教授和卫生研究所的所长。1882年科赫发现了引起肺结核的病原菌,而肺结核在当时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他用血清固体培养基成功地分离出结核分支杆菌,并且接种到豚鼠体内引起了肺结核。1883年科赫还在印度发现了霍乱弧菌,在1897年以后他又研究了鼠疫和昏睡病,发现了这两种病的传播媒介,前者是虱子,而后者是一种采采蝇。他根据自己分离致病菌的经验,总结出了著名的“科赫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使得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的20年代成了发现病原菌的黄金时代。例如1883年和1884年两位科学家各自独立地发现了白喉杆菌,1884年还发现了伤寒杆菌,1894年发现了鼠疫杆菌,1897年发现了痢疾杆菌。在此期间先后发现了不下百种病原微生物,包括细菌、原生动物和放线菌等。不仅是动物病原菌,还有植物病原菌。
抗毒素、抗生素的产生
抗毒素(antitoxin):1、对毒素具有中和作用的特异性抗体。 2、能中和某种毒素的抗体或含有这种抗体的血清。应用类毒素进行免疫预防接种,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抗毒素,可以预防疾病。
抗生素主要是由细菌、霉菌或其他微生物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或人工合成的类似物。20世纪90年代以后,科学家们将抗生素的范围扩大,统称为生物药物素。主要用于治疗各种细菌感染或致病微生物感染类疾病,一般情况下对其宿主不会产生严重的副作用。2011年10月18日,中国卫生部表示,在中国,患者抗生素的使用率达到70%,是欧美国家的两倍,但真正需要使用的不到20%。预防性使用抗生素是典型的滥用抗生素。
什么是艾滋病(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渐进行衰退。
爱滋病毒感染T细胞
爱滋病毒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AIDS)
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免疫系统渐进行衰退。
艾滋病病毒(HIV))
艾滋病病毒模式图
艾滋病病毒的生活周期
动态演示HIV病毒 的感染过程
显示在T细胞表面有许多艾滋病病毒存在
艾滋病病毒 电镜照片
艾滋病皮肤病变
艾滋病卡波氏肉瘤
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任重而道远
自从有人类开始,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就没有停歇过,虽然在预防和治疗上取得了很大成就,但人类与传染病的斗争仍将任重而远。
雄关迈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