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 学画松树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学画松树》,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说课要求,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目标、学情分析、教学重难点、教法和学法、教具学具准备、教学过程、七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 《学画松树》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美术下册第11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
??? 本课的要求是引导学生欣赏中国画中松树的表现特点,初步了解水墨松树几种常见的表现方法,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通过欣赏中国画的各种皴法,指导学生在表现过程中运用相关技法及笔墨要求,表现简单的松树画。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通过多媒体欣赏了解松树的构造及组成部分,并能够学会并掌握国画干笔中锋勾勒及墨色的变化,提高学生国画的鉴赏能力及绘画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照片和国画松树的对比,了解国画松树的表现方法,并通过教师演示,掌握竹子的绘画方法及绘画步骤。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欣赏、表现国画松树,探索用水墨自由创松树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造精神。通过画松树,感受并学习松树身上所体现出来的顽强、挺拔、刚毅的品格。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
三、学情分析
??? 五年级学生属于小学高年级阶段,认知能力和动手能力相对较强,对的国画课有所体验。为本节课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节课的设置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
四、说教学重难点:??? 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我确定本课的教学
??? 重点是:松树干、松树麟以及松针的画法。
??? 难点是:巧妙运用各种国画技法表现松树,并能画出有一定意境。
五、教法、学法
?? 依据新课程标准 “以学生为主体”和“充分发挥学生个性” 的理念,我将运用直观教学法、示范教学法、启发教学法。通过上堂课写意动物的学习,学生基本了解了国画的基本用笔用墨的方法,但是由于国画这种艺术形式不是一招一式便能掌握的绘画技能,它需要长时间的反复练习巩固,这样就需要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容易,更轻松的掌握其方法和技巧,所以在本册国画教学中我采用“欣赏——演示——尝试体验——小组分析——尝试创作 ——欣赏提升”这样的教学策略及模式,让学生了解国画课的流程,并从中学会掌握国画用笔用墨技巧方法,为以后创作更多类型的国画做铺垫。
六、教具学具准备:
??? 为了使学生更好的体验松树中国画的意境,并学画松树。我准备了以下
??? 教具:教师松树中国画、中国画的工具与材料、多媒体教学资料
??? 学具:中国画绘画工具
七、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本课教学重点,完成教学目标,依据新课程标准,我将从欣赏作品、探究学习、实践操作、展示评价、课后拓展五个环节设计实施本课教学。
?? (一)、 欣赏作品
? ? 1、多媒体展示、引导学生欣赏中国著名松树画以及图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热情和学习兴趣。
?? 金农 《百木之长》
?? 黄山——迎客松
?? 胡也佛《迎客松》?
2、在欣赏交流的基础上,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尝试体验,师生共同讨论如何运用中国画材料与工具,进行描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学生在没有顾虑没有束缚的情况下,体验中国画水墨交融的笔墨情趣。
(二)、探究学习
??? 1、欣赏教师的写意动物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思考问题:(1)造型特点(2)技巧运用 (3)表现手法(4)感受(5)如何表现。
??? 通过欣赏教师的作品,使学生对写意动物画有一个整体的感悟。
2、多媒体展示、欣赏松树的画技法。
? 3、出示教材技法。
用笔:用笔方法分为中锋运笔,侧锋用笔及中锋侧锋组合的运笔方法。
用墨:墨色分为焦、重、浓、淡,轻。墨色的变化和放水的多少有直接关系
演示松树枝干,松针的绘画步骤。
??? 4、引导创作
?? (1)学生操作,教师辅导,学生在课堂上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临摹练习。。
?? (2)作业要求:在生宣纸上临摹一幅松树水墨画。?
??把同学们创作的过程拍摄下来。
?? (四)、展示评价
?? ?美术课程评价是提高学生学习、改进教师的教学、促进美术课程不断发展的重要环节。?
?? ?本节课我将采用学生自评、互评、教师点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 ?先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创作思路和表现手法。
?? ?学生在互评的过程中,我力图引导学生从不够完美的作品中找到优点,找到完善作品的最佳方法,让学生越学越想学,越学越会学,越学越有审美眼光和创造精神。
我还会将同学们和他们的作品一起拍摄并保存下来,记录他们成长的经历,学生会对这堂美术课留下深刻印象,更加喜欢美术课。
??? ?最后教师做小结性讲评,回顾本课所学知识,并肯定他们的作品,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