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4节北京市 课件(共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粤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7章第4节北京市 课件(共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4-07 14:34: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北京市
一、自然环境
1、位置和范围
华北
平原
东北
平原
黄土
高原
内蒙古高原
经纬位置:


海陆位置:


相对位置:


(40?N ,116?E)
位于 平原的西北角向东南倾斜,背靠群山,面临 海。
华北

东临 ,其余三面被 包围。
一、北京概况:
1、面积:1.68万平方千米
人口:2200万
2、地理位置:
天津市
河北省
一、自然环境
2、北京地形和地势
前有照,后有靠,
青龙白虎两边抱。
想一想:北京市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A.纬度位置优越: 
 
B.海陆位置优越:
 
C.战略位置优越: 
 
D.经济区位优越:

处中纬度暖温带、半湿润地区,干湿适中。这样的位置使北京有适合城市发展气候优势。
北京虽居内陆,但距海较近,交通发达。
战争年代,三面环山,易守难攻;
和平年代,东南平坦,适宜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
西有黄土高原,北有内蒙古牧区,南有华北平原,能源、原材料、食物等供应丰富。
位置特点
3、气候——温度带
3、气候——干湿区
3、气候
暖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冬夏长,春秋短。
北京的夏天
timg (10).jpg
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最早为周武王的蓟城,先后有金、元、明、清在此建都。
二、悠久历史的北京
旧城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
二、悠久历史的北京
总结一下北京旧城为什么这样布局。
北京旧城的布局,从自然考虑,一是利用现在的北海和中海提供充足的水源,因为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大型部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分布。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利于房屋避风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布局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宫殿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
北京的城市职能: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中国的最高权力机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国的最高行政机关──国务院以及党中央等在北京。
中南海
天安门广场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北京有北大、清华、人大、中科院等数百所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还有众多的体育场馆,各类博物馆,众多国家级文艺团体等。
科研院所170多个;     高等院校120多所;     众多的体育场馆; 各类博物馆120多个;  国家级文艺团体; 国家级新闻出版单位等。
中国美术馆
北京的城市职能:北京是中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北京有许多外国大使馆、国际组织代表机构,海外企业代表机构,外国新闻驻京记者站等国际交往机构,各种国际会议也在此频繁召开。
130多个外国大使馆;       17个国际组织和地区代表机构;      约7000家外国机构、企业和跨国公司代表机构;   约200个外国新闻机构驻京记者站。
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
名胜古迹
长城
故宫
北京猿人遗址
明十三陵
颐和园
天坛
悠久历史的北京--留下了无数名胜古迹:长城、明清故宫、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颐和园、天坛、明十三陵等先后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1、新城建设:以旧城为中心向四周扩展;
高楼林立 外围卫星城、新区密布。
三、现代化的大都市
北京市内的交通呈环形加放射状,将城区各个部分和郊区连接在一起,便于中心城区的对外联系。
2、北京市内交通的特点
2、北京的城市轨道交通很发达,并且已经初步建设成网。
2018年,北京有17条地铁线,
未来将达到21条。
北京的高速公路四通八达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_____交通枢纽和国际______港
航空
铁路
________机场是北京我国规模最大 、运输最繁忙的国际航空港 。
首都国际
京通线
京哈线
京九线
京广线
京包线
京沪线
北京是全国最大的铁路运输枢纽
中央商务区
王府井商业街
国际传媒大道
3、发达的商业——重点功能区建设具备规模。
4、科技发达——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猛。
中关村科技园区覆盖了北京市科技、智力、人才和信息资源最密集的区域,园区内有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高科院校39所,中国科学院为代表的各级各类的科研机构213家,其中国家工程中心41个,重点实验室42个,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10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基地
1. 消费电子
2. 电子信息与现代通讯
3.物联网科技
4. 教育装备及网络教育
5. 机器人科技
6. 3D打印技术
7. 环境保护和新能源产业
8. 现代工程与先进制造技术
四、北京的目标……
国家首都
世界城市
文化名城
宜居城市
二、历史悠久的古城
讨论:如何更好地传承北京的城市文化?
如何更好地保护北京的名胜古迹?
北京在城市建设发展中,注意在保持旧城基本布局和原有风貌的基础上,建设现代化的大都市,一些重要的古建筑、园林和特色街区得到保护和修缮。同时还兴建了一些现代建筑。漫步北京街头,可以看见传统建筑和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既具文化特色,又显时代风貌。不断扩大的城市绿地和城市水网建设,更给北京增添了生机与活力。
近年来,来北京旅游的人越来越多,给各景点的保护工作带来很大压力
面对这种现状,阅读下列建议说说你的想法。
提高门票价格,限制每天的门票销售数量。
提倡文明,环保行为。
利用信息技术开展虚拟旅游。
12、活动:
结合自己的认识和感受谈谈你对城市现代化的理解
长 城
明清故宫
周口店猿人遗址
天 坛
颐 和 园
前门大街
前门大街是老北京最繁华的商业街,有许多中华老字号。近年来,经过大规模的修缮整治,前门大街恢复了民国初年的风貌。
南锣鼓巷是我国唯一完整地保存着元大都里坊的传统民居区,是最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
南锣鼓巷
北京旅游名胜
明十三陵
一、请大家阅读课文和图6.45、6.46,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1、北京建城有多少年历史?有哪几个朝代在
此建过都?
2、北京旧城格局形成于哪两个朝代?有什么
特点?
历史悠久的古城
北京建城已有3000多年的建城史和800多年的建都史,最早为周武王的蓟城,先后有金、元、明、清在此建都。
答1:
旧城的建筑排列成棋盘状,城市中轴线突出,皇宫位于城市中心中轴线上,东西建筑以中轴线对称展开,方城十字街,大小四合院,环环相扣,层次分明。
答2:
北京的旧城格局形成于元、明两代。
3、 阅读课本的P37—38“阅读材料”,总结一下北京旧城为什么这样布局。
北京旧城的布局,从自然考虑,一是利用现在的北海和中海提供充足的水源,因为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大型部落,每天需要大量的淡水,因此水资源的分布会影响城市的分布。二是因为我国位于北半球,北京位于我国北方,冬季严寒且常刮西北风,为了有充足的光照,利于房屋避风保暖,坐北朝南成为城市布局的主导方向。
北京旧城布局还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 。面向南方体现了“面南而王”的传统思想。也体现了,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思想,将宫殿和殿堂放在城市中心体现了“普天之下,唯我独尊”的封建帝王思。
1、自辽代以来,北京旧城在空间上是如何变化的?
二、悠久历史的北京
活动:请大家阅读图6.45,
思考回答以下问题:
首先,北京旧城的空间范围不断扩大,其次,空间分布上从辽南京城原址逐渐向北、向东扩展,至明清时又向南缩,使旧城轮廓由辽代的正方形到金、元时的长方形,至明清时期演变为“凸”字形。
2、北京旧城城址的变迁与水源与什么关系。
3、现代北京城与北京旧城有什么关系?
从图中可以看出,无论城址怎么变迁,都要始终保证城市附近有丰富的水源,为城市提供充足的生产生活用水。
现在的北京城是在清明格局基础上扩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