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3.1 消失了的恐龙 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18:01:2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消失了的恐龙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根据不同恐龙的形态找出与它们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2、能根据学习的需要,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资料。
科学知识:
1、了解一些有关恐龙的知识。
2、知道恐龙化石在科学研究中的价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注与恐龙有关的各种问题,并对此产生浓厚的兴趣。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从多种渠道查阅和收集有关恐龙的资料(文字材料、图片等),用于课上交流。
教师准备:恐龙的标本、多媒体课件、有关恐龙的影视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发学生对“恐龙”问题的理性思考。
1、教师:关于恐龙,同学们从课外都了解到了哪些知识?
2、学生活动: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外查阅和收集到的关于恐龙的资料放于桌上,组内展开交流,形成对恐龙的直观认识。
3、组织学生就恐龙的问题展开全班交流。
4、教师:刚才,同学们从恐龙的种类、形态、食性等方面进行了交流,还向大家展示了自己收集到的恐龙图片,老师觉得同学们很不简单,自己通过自学,就了解到这这么多恐龙的知识,老师这里还有关于恐龙的影片,大家想看吗?
生:想。
5、视频播放《恐龙帝国》片断。(时间3分钟左右)
6、教师:刚才同学们展示的恐龙图片、《恐龙帝国》影片中的恐龙,这些都是真的吗?
7、小组讨论:
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什么复制出来呢?
8、汇报交流讨论结果,将问题归结到恐龙化石上来。
二、追根溯源,了解恐龙化石的发现和作用。
1、教师: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知道这些图片、模型及影片都是根据恐龙的化石复制出来的,那对于恐龙化石,我们又了解多少呢?
2、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25页中的有关恐龙化石的文字资料。(配音播诵)
3、多媒体课件展示恐龙化石从发现到还原成恐龙骨架的过程图。(将课本中的四幅图进行有机串联,并配以相应的文字介绍。)
4、教师:通过上面音像资料的介绍,你有什么样的感受,说说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5、学生畅谈自己的内心感受。
三、强化认识,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本第26页上面的恐龙图片资料。
2、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恐龙在形态上的特征。
3、学生活动:
为不同形态的恐龙寻找相对应的化石模型。
4、汇报交流活动情况。
四、拓展引伸,引导学生对恐龙问题进行后续研究。
教师: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了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学生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困惑。
教师:课后,老师希望大家带着心中有关恐龙的疑惑,去进一步研究,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恐龙”的网址、图书目录等,为学生的后续研究提供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