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科学
初中历史与社会(人文地理)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初中历史
初中道德与法治(政治)
初中地理
初中生物
初中音乐
初中美术
初中体育
初中信息技术
资源详情
初中数学
北师大版(2024)
七年级下册
第四章 三角形
本章复习与测试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三角形 单元复习课件(共59张)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数学第四章三角形 单元复习课件(共59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10:44:28
点击下载
图片预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文档简介
(共59张PPT)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
四边形不具有稳定性
要点梳理
一.三角形的有关性质
1.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_________所组成的图形叫作三角形. 以点A,B,C为顶点的三角形记为______,读作“三角形ABC”.
顺次相接
△ABC
2.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______.
180°
3. 三角形的分类
锐角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6.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一点; 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一点;三角形的三条高所在的直线交于一点.
例1 已知两条线段的长分别是3cm、8cm ,要想拼成一个三角形,且第三条线段a的长为奇数,问第三条线段应取多长?
解: 由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得8-3
考点讲练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满足8-3
解答即可.
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 和4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24
【方法归纳】等腰三角形没有指明腰和底时要分类讨论,但也别忘了用三边关系检验能否组成三角形这一重要解题环节.
例2 如图,CD是∠ACB的平分线,DE∥BC,∠A=50°,∠B=70°,求∠EDC,∠BDC的度数.
解:在△ABC中
∵∠A=50°,∠B=70°,
∴∠ACB=180°-∠A-∠B
=180°-50° -70°
=60°.
∵CD是∠ACB的平分线,
∴∠BCD= ∠ACB= ×60°=30°.
∵DE∥BC,
∴∠EDC=∠BCD=30°
在△BCD中
∠BDC=180°-∠B-∠BCD=80°.
例3 如图,在△ABC中,E是BC上的一点,EC=2BE,点D是AC的中点,设△ABC,△ADF和△BEF的面积分别为S△ABC,S△ADF和S△BEF,且S△ABC=12,则S△ADF-S△BEF=________.
解析:因为点D是AC的中点,所以AD= AC,
因为S△ABC=12,
所以S△ABD= S△ABC= ×12=6.
因为EC=2BE,S△ABC=12,
所以S△ABE= S△ABC= ×12=4.
因为S△ABD-S△ABE=(S△ADF+S△ABF)-(S△ABF+S△BEF)
=S△ADF-S△BEF,
所以S△ADF-S△BEF=S△ABD-S△ABE=6-4=2.
2
三角形的中线将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高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底边的比;底相等时,面积的比等于高的比.
3.如图,在△ABC中,CE,BF是两条高,
若∠A=70°,∠BCE=30°,则∠EBF的度数
是 ,∠FBC的度数是 .
4.如图,在△ABC中,两条角平分线
BD和CE相交于点O,若∠BOC=132°,
那么∠A的度数是 .
20°
40°
84°
方程思想
例6 如图,△ABC中,BD平分∠ABC,∠1=∠2,∠3= ∠C,求∠1的度数.
解:设∠1=x,根据题意可得∠2=x.
因为∠3=∠1+∠2,∠4=∠2,
所以∠3=2x,∠4=x,
又因为∠3=∠C,所以∠C=2x.
在△ABC中,x+2x+2x=180 °,
解得x=36°,所以∠1=36 °.
在角的求值问题中,常常利用内角、外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然后通过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列方程求解.
分类讨论思想
例7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10 和6 ,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解析:由于没有指明等腰三角形的腰和底,
所以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第一种10为腰,则6为底,此时周长为26;
第二种10为底,则6为腰,此时周长为22.
26或22
4.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 2 cm 和 4 cm,
则第三边长 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
若 x 是奇数,则 x 的值是___________;
此三角形的周长 p 的取值范围是 ______.
2 < x < 6
3 或 5
8 < x < 12
5. 在△ABC 中,∠A : ∠B :∠C =1 : 3 : 5,则∠A =______,∠B =______,∠C =_____.
20°
60°
100°
再 见
点击下载
同课章节目录
第一章 整式的乘除
1 同底数幂的乘法
2 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
3 同底数幂的除法
4 整式的乘法
5 平方差公式
6 完全平方公式
7 整式的除法
第二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1 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探索直线平行的条件
3 平行线的性质
4 用尺规作角
第三章 变量之间的关系
1 用表格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2 用关系式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3 用图象表示的变量间关系
第四章 三角形
1 认识三角形
2 图形的全等
3 探索三角形全等的条件
4 用尺规作三角形
5 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
第五章 生活中的轴对称
1 轴对称现象
2 探索轴对称的性质
3 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4 利用轴对称进行设计
第六章 概率初步
1 感受可能性
2 频率的稳定性
3 等可能事件的概率
点击下载
VI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