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第17课 外交事业的发展
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潇洒而豪放的大笑,被西方媒体描述为:“震碎了议会大厦的玻璃!”
1971年 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地位
国民党集团代表被驱逐出联合国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左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乔冠华,右为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黄华
材料1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67年我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1970年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
1968年南京长江大桥落成
中国的综合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材料1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截止到1969年1月以前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在各大洲的分布
材料2
历届联大支持中国重返联合国票数增长示意图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1969-1970年,美国经济陷入衰退。西欧开始背离美国,苏联对抗美国,第三世界反对美国,美国在国际社会中时常陷入孤立状态,美国主宰世界的时代摇摇欲坠。
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材料3
到1955年底,同中国建交的国家有23个,到60年代中期,同中国建交的国家在10年内增加了一倍多。
材料4
(最重要原因)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思考: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2)得到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
(3)中国奉行积极灵活的外交政策。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结论:
(最重要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提升,国际地位提高。
(2)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支持。
(3)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4)美国霸权地位的衰落。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这是中国外交的重大胜利。中国积极参与国际事务,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发挥了重要作用。
意义
一: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新中国成立后,美国政府敌视新中国、对新中国实行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禁运,军事上包围的方针,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里,双方敌对的状态长达20多年。
70年代以前的中美关系?
二:中美、中日建交
?
1954年,国际日内瓦会议上,美国国务卿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
(1)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中美关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敌对
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从杜勒斯拒绝与周恩来握手,到尼克松主动与周恩来握手,这仅仅是礼貌问题吗?
动脑筋
是礼貌问题,杜勒斯比较粗鲁,尼克松更懂得尊重别人。
呆子,这不仅是礼貌问题。他们的行为还代表着美国,这种转变是有历史原因的。
(2)分析70年代中美关系改善的原因
苏联人势头正猛,咄咄逼人!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给中国施加军事压力
苏联在中国边境陈兵百万,来者不善呀!
尼克松
毛泽东
勃列日涅夫
共同要求
中国:
①国力增强,国际地位提高
②牵制和对付来自于苏联的威胁
③有利于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
中美要求改善关系的根本目的——维护各自的国家利益
美国:
①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
②在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
③认识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
的重要作用;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英)丘吉尔
国家调整对外政策出发点:
国家利益
二:中美、中日建交
毛泽东:1970年12月18日,毛泽东会见斯诺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来,我愿意和他谈。”
尼克松: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7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
美国第37任总统
理查德?尼克松
中美关系出现转机
二:中美、中日建交
①“小球”、“大球”各指什么?
②“小球转动大球”是什么意思?
以小球影响大球的“乒乓外交”
“乒乓外交”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4月,周恩来总理在北京会见美国乒乓球代表团
美国《时代》杂志刊登美国乒乓球队在长城作为封面
①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过程: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1年7月美国总统特使、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秘密访华
①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过程:
二:中美、中日建交
“总统先生,你把手伸过了世界上最辽阔的海洋来和我握手。22年没交往了呵!”
——周恩来
“当我们的手相握时,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尼克松回忆录》
思考:“一个时代结束了”是指什么时代?“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又指什么时代?
中美隔绝对立的时代
、中美和解的时代
1972年2月28日,双方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这是中美两国签署的第一个指导双边关系的文件。它的发表,标志着中美隔绝状态的结束,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中美建交公报》
从建交公报中,你能看出,中美关系正常化的关键是什么?
读材料,想问题
美利坚合众国政府承认中国的立场,即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台湾问题
二:中美、中日建交
①乒乓外交
②1971年7月,基辛格秘密访华
③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签署《中美联合公报》
过程:
④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
美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
二:中美、中日建交
2、1971年7月:
3、1972年2月:
中美关系正常化的过程
4、1979年:
基辛格秘密访华
尼克松总统访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中美联合公报》
中美正式建交
说一说
1、1971年4月:
“兵乓外交”
二
探究点: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
中美关系正常化
中日邦交正常化
二:中美、中日建交
1972年9月29日签署《中日联合声明》,中日正式建交。
二:中美、中日建交
你认为现如今应当怎样看待中日关系,我们对日本应该持怎样的态度?
态度:①中日两国应当正视历史,以史为鉴,处理好民族情感和国家利益;
②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日两国应当加强合作,推动两国经济和文化交流,促进两国共同发展等。
二:中美、中日建交
国家 与中国建交时间
加拿大 1970年10月13日
意大利 1970年11月6日
英国 1972年3月13日
德国 1972年10月11日
澳大利亚 1972年12月21日
从1971年7月《中美联合公告》
发表到1972年底,一年多时间
里,就有28个国家同中国建交。
出现了与中国
建交的热潮
二:中美、中日建交
一
一
三、全方位外交
1.背景:
2.举措
(1)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注重
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
(2)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
(3)积极拓展多边外交,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
(4)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改革开放后,中国继续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同其他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总书记的外交历程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已对32个国家进行了国事访问,足迹遍及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并出席了博鳌亚洲论坛、上海合作组织峰会、金砖国家领导人会议、G20峰会、亚信会议等国际组织的活动。
三、全方位外交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三、全方位外交
出席在北京举行的亚太经合组织第二十二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的各经济体领导人或代表
三、全方位外交
二十国集团领导人峰会
金砖国家会议
亚信峰会(亚洲相互协作与信任措施会议)
3.意义: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成为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发展的坚定力量,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外交布局:
中国已与世界上______多个国家建交,参加了_______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的工作
170
100
三、全方位外交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归纳:改革开放后取得的外交成就
(1)中国注重改善和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2)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
(3)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
(4)加强与联合国的合作,为解决区域性争端、维护世界和平和建立一个公正合理的世界新秩序而努力。
(5)中国广泛参与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活动。
(6)中国举办各种国际会议。
我国外交事业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国际地位的提高。
国家实力:
外交政策:
国际环境:
2.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3. 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总趋势。
三、全方位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