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06 14:12: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汉字的联想》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 《汉字的联想》一课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3课的内容。
【指导思想】 《汉字的联想》一课是以汉字为主线设计的课程。属于造型 表现领域。本课从最初的象形文字开始逐渐演变成现在成熟的文字的过程,阐明了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它书写了中华民族的悠久历史,负载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长期承担着人们用书面语交流思想的任务,并生发出书法、篆刻等独特的艺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的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的认识,感受中国汉字的审美意趣,培养学生热爱汉字的民族情感和文化鉴别能力,通过学生的观察、联想、比较、思考开启形象思维之门,运用中国画的方法大胆的表现出自己对中国汉字的认识和感受,提高美术素养,陶冶美术情操。
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汉字的书写能力,对汉字所表达的意境也有了自己独特的理解,但对于中国汉字的演变过程以及汉字的象形表意的特点还不是很熟悉,所以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就很重要,让学生多观察、思考和讨论才能在实践中感受中国书画创作之神奇。鼓励学生善于运用已经学到的中国画的基本技法大胆创作感受笔墨的意趣提高自己的绘画表现技能。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引导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及演变过程,加深学生对汉字文化的认识,用中国画的形式对汉字进行大胆的联想和创作。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观察、交流、分析及师生互动的过程中,大胆的运用中国画的作画工具和笔墨技法,表现生动、有趣的汉字形象,创作出新颖的艺术作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了解中国的汉字文化,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感受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在情感体验中增进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观察、分析汉字象形表意的结构特点,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体验用汉字为题材进行水墨画创作的乐趣,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教学难点】
利用汉字的结构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发掘学生的创造力,使学生创作设计出与众不同的充满中国画意的汉字的联想作品。
【教学准备】
教学教案、教学课件、实物投影仪、国画教具、笔墨纸砚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激趣课堂
教师播放小视屏:《仓颉造字》
通过仓颉造字的故事导入新课,使学生初步认识了解中国的象形文字,再通过观察汉字的古今变化,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渊源与固有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使学生的情感价值升华。从字的起源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有联想装饰的文字很有趣,很自然地导入了本课的学习重点,揭示了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
(二)汉字为例,探究方法
围绕课本中“马”字,组织学生同桌之间讨论,探究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维大胆想象。
1、以形表意
①出示“马”字,“看到这个字,你想到了些什么?”,尝试引发字意与相关事物的联想,阐述以形表意的意思,并板书。
②出示八个不同的“马”字,引导学生结合刚才自己的设想,让学生初步体验汉字的联想的趣味性。
2、夸张变形
教师利用动画出示“竹、胖、云、羊”,这几个字的变形过程,请学生观察分析并讨论在变化过程中了解夸张变形的方法,教师提出“书画同源”一词阐述意义,并板书。
(三)创意示范,巧妙构思
1.教师示范:
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设身处地的以自己的姓氏“雷”字为例,利用实物投影仪分三步具体示范指导:首先写单线字确定结构;其次勾双线确定构图,最后进行联想填色,这三个步骤完成一件完整的作品,学生一目了然,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示范的过程中教师注意强调中国画的水墨技法帮助学生回顾复习中国画知识。
2.学生交流:
课件出示 “车、人、鱼…”等有特点的字,让学生分小组充分交流后尝试动手设计,教师适时指导。同时多欣赏一些好的设计范画,获得一些启发,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联想设计。
(四)、激情创作,多维评价。
1.教师提出艺术实践要求。
请学生用中国画的工具材料以及用笔用墨的方法来体验设计的乐趣,同时充分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与个性化发展,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字来进行设计。
2.学生艺术实践,教师巡视辅导,及时解决学生创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3.自信展示,多元化评价。
为了让学生们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学评价时我努力改变传统的评价方式,作品评价不作硬性统一,因人而异,实行学生自评、互评,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联系生活、延伸拓展
艺术来源于生活,这些经过联想装饰后的字变得更加生动有趣了,在生活中你在哪儿见过这些字?请你们做个生活的有心人,观察并运用今天学到的方法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生动有趣。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关于汉字设计基础的训练课。我注重教材学习的灵活性与趣味性。以启发学生联想和想象能力并掌握文字联想的设计方法,设计创作“字义”与“形意”和谐统一的装饰文字。这样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针对四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从学情入手,使学生充分认识中国文字的历史与特色,并为祖国文化感到自豪,树立学生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我以书写甲骨文的“马”字导入,以“马”字为例抓住课本,介绍篆书、隶书、楷书,以及现代的简化汉字,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通过了这课的学习,学生们基本掌握了汉字联想的多种方法,大量的课件、图片信息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绘画表现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
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还是有很多不足之处,在课堂知识的传授中,教学内容丰富再加上中国画的技法较难, 所以教学任务有些繁重,应该有适当的取舍。在介绍各种字体的时候,学生很难理解,对四年级的孩子来说都有一定难度,教师应该做好铺垫和引导。
在以后的教学中探索是无止境的,重视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让学生在学习中收获、成长、完善。作为教师的我更应该多思考、勤反思、促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