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艳丽的大公鸡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4课 艳丽的大公鸡 人美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04-06 14:12: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案
项目名称:
项目: 艳丽的大公鸡
项目目标:
1. 能够了解民间美术作品的装饰性特点。
2. 能够初步了解动物变形、装饰的一般表现方法和规律。
3. 愿意欣赏中国民间美术,对中国民间美术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装饰设计的方法
难点:装饰设计的方法
项目设置及完成
项目流程
教师指导
学生预设
设计意图
课前项目:
搜集民间关于鸡的艺术品的资料
随堂完成项目:
项目一:
观察比较艺术家作品中的鸡和生活中的鸡有什么异同?
项目二
艺术家是怎样进行装饰和变形的?
欣赏民间的艺术品,说一说:装饰艺术的一般手法有哪些?
总结
添加花纹方法
项目三
根据鸡的外形特点,用装饰、变形的手法把它表现的更美丽。
鸡的图片:可以是剪纸、绘画、工艺品……
鸡的寓意有哪些?
这些鸡的形象和生活中的鸡一样吗?相同在哪里?不一样的地方在哪里?
装饰绘画,需要对形象进行概括、夸张、变形和花纹装饰处理。
抓住鸡的特点进行装饰。身体大体分为几部分?每一部分是什么样子的?有什么特点?
(1)概括、提炼就是将复杂的自然形态删繁就简,保其主要特点部分,使其形象简洁明显而单纯,一目了然。
(2)夸张就是把自然形态的主要特征,如鸡的形象特征、动态特征、神态特征等加以夸张,使特征更鲜明。
(3)变形是更进一步的夸张,多是从作者心理感情出发,要求作者对生活有独到见解。这些作品虽然在形上和真实的形象相差很大。
(4)纹样装饰处理。装饰图案不是自然的再现,而是美的、理想的艺术形象。
1、一种是表现结构的花纹,注意结构的形状特征,可用形状近似的图形去替换,如:树叶或花瓣替换羽毛,太阳替换眼睛等;
2、再一种是有象征意义的花纹,
3、第三种是纯装饰性的花纹,追求质感、肌理美等效果
可以把大花鸡装饰在瓶子、靠垫、鞋垫等物品上。
作业要求:
1、画出鸡的外形,注意鸡的外形和动作。
2、进行装饰,充分发挥想象力,在鸡的身上大胆装饰合适的花纹。
吉祥
观察比较不同:
花纹、色彩、外形
夸张、变形是装饰艺术的重要手法。
通过运用形象比喻的语言描述、形容鸡的特点,对“鸡”的主要形态特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
如:鸡冠子更大更尖,鸡的尾巴更长更弯,鸡鸣叫时脖子更长等
如有的学生感觉鸡的红冠子像花瓣,于是就可以把它变成各种花的形状;有的学生看它像一座山或一团火焰等,那就大胆地去变成山或火焰;有的同学可能注意力在鸡的头部,身子尾巴一带而过;有的同学兴趣在尾部或胸部,那就突出尾或胸的特征
学生进行想象和联想,把各种各样的花纹添加到鸡的形象中去。
如民间的艺术作品中,鱼身上添加莲花,意味连年有余从鸡的特征、象征意义等方面去引申,然后添加相应的纹样,如闻鸡起舞、大吉大利等;
创作练习
准备图片、资料
了解鸡在人们精神生活中的意义
观察发现
了解鸡的外形,为下一步夸张变形打基础
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一般装饰方法。
其实装饰的灵感来自多方面,如来自文字图案,来自水波浪花,来自海滩纹脉的启示。民间传统图案中常采用的花中套花,叶中套花,动物身上加花等,都是想象创造的典范。
展开联想,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形象进行加工设计的实践活动,使学生初步感受到装饰艺术的魅力。
评价激励
开一个“大公鸡”作品博览会,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作品的色彩、造型、创意以及表现手法上进行自评和互评,还要从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学习态度等方面给学生以评价。总之,老师要立足促进学生发展的角度,发现每一个学生的进步和优点,使每个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
我们的祖国像雄鸡一样傲立在世界的东方,每一个中国人,都感到无比的光荣和自豪。 我们作为祖国未来我们更应该把中国的民间文化发扬光大。 在此, 我们也可以通过我们的作品, 祝我们的祖国吉祥如意。
作业布置:
大花鸡在表现形式上也是多样的。如剪纸、绘画、毛线拼贴等都可以,可以大胆地去创造。
板书设计
艳丽的大公鸡
变形
装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