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打秋千》
教学目标:
能够用欢快、自然、愉悦的声音同时加以表演歌曲《打秋千》
掌握相关音乐记号。
了解这首作品是仡佬族民歌
教学工具:电子钢琴、三角铁、双响筒、打棒
教学过程:
导入
1、师生问好
2、教师:今天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学习一首有趣的民歌,为什么说有趣呢?因为歌曲的内容和游戏或者说运动有关系,提到游戏和运动,同学们你们在课间都做那些游戏运动?
〖设计意图〗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⑵铺垫歌曲背景
3、学生:踢足球、打篮球、踢毽子、丢沙包。
4、教师:同学们课间活动真是丰富多彩,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想想歌曲中,他们在做什么游戏?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引出主题。
5、学生:打秋千
6、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准确。歌曲中唱了打秋千的游戏,也就是我们今天学习歌曲的名字《打秋千》。打秋千,同学们都有玩过吧,给人一种飞翔的感觉,就像图片中的小姑娘一样。那我们有发现,图片中打秋千的小姑娘着装和我不太一样,这是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她可能是少数民族。
教师:回答的非常好,她就是仡佬族的小姑娘。今天学习的歌曲就是仡佬族民歌。
教师:仡佬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大部分聚居在西南地区贵州、西南两省,仡佬族有自己的语言但没有文字。仡佬族民歌非常丰富,有山歌,酒歌,儿歌等。
二、进入新课
1、教师:请同学们聆听歌曲,想一想歌曲的旋律是怎样的?都有大些人在打秋千
〖设计意图〗⑴聆听音乐体会歌曲音乐情绪,对孩子的音乐审美能力有所提高。(2)仔细聆听歌词加深对音乐理解。
2、学生:欢快地、高兴地、快乐地。
3、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不错,那歌曲都有哪些人在打秋千呢?
4、学生:有兄弟们、姐妹们、伙伴们。
5、教师:同学们的回答很准确,那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跟随音乐拍手朗诵歌词吧。
三、歌曲教唱
1、教师:
⑴请同学们再次聆听歌曲,边听边哼唱想一想歌曲的节奏具有怎样的特点?
2、学生:出现了大前附点节奏和前十六后八节奏。
3、教师:回答的很准确接下来请同学们一起拍一拍歌曲的主题节奏。
4、教师:接下来,请同学视唱旋律并仔细观察曲谱,歌曲中的特殊符号有那些?有什么作用?
〖设计意图〗⑴了解歌曲主体节奏(2)学习音乐记号滑音、换气记号。
5、教师:视唱结束,同学们发现了那些特殊符号?
6、学生:下滑箭头,滑音记号和换气记号。
7、教师:回答的很不错,下滑的箭头就是滑音记号,那么滑音分为上滑音和下滑音两种表示我们在演奏或者演唱的时候要上滑或者下滑。那我们今天学习的是下滑音一起来实践演唱一下。
8、教师:首先试唱不带滑音的1 3 接下来视唱↘1 3。
9、教师:
(1)接下来请同学们视唱歌谱注意音准、节奏、和滑音记号
(2)加入第一段歌词
(3)加入二三段歌词。并注意结尾句的演唱。
(4)跟随音乐齐唱全曲。
四、表现歌曲
1、教师:同学们演唱的很不错,旋律音准唱的很准确。同学们你们还可以用怎样的形式表现歌曲《打秋千》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
〖设计意图〗(1)激发学生表演欲望,展示表演。
2、教师:刚才同学们讨论的热火朝天,兴趣高涨,哪组同学展示一下你们的讨论成果?好,这边同学。你们想用那种形式?
8、学生:表演唱
9、教师:请你们小组来展示。声音唱的很动听。你们想用那种形式表演?
10、学生:器乐伴奏。
11、教师:好非常不错。刚才同学们分组用不同的形式加以创编,表演《打秋千》这首歌曲,同学们想不想一起合作?最后请全体同学起立,孩子们走上台前,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本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