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共1课时
教学设计
课题 第三节 单元 第八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七年级下册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黑种人为本区的主要人种,了解“黑非洲”的一-些重要地理知识。
2.了解本区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了解本区以生产初级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和 后果。
3.通过具体实例及图片,认识本区人口和粮食、干旱和荒漠化问题的严重性,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过程与方法 分析归纳讨论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人口资源环境问题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具体表现的了解和内在成因的分析,初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全球意识。
重点 经济快速发展的有利条件;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
难点 人口、粮食与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和解决途径。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视频中的动物迁徙指世界什么地方? 撒哈拉以南非洲 用动物迁徙视频导入新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讲授新课 讨论下列图片在外貌体质上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板书:一、自然环境
课件展示非洲大陆轮廓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 非洲部分。 观察图: 思考: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什么地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板书: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板书:2.地形:以高原为主
不同的气候条件下,自然景观是不同的。教 材上分别给出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热带沙漠的景观图,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结合教材第62页图8.28,学会分析热带草原气候的特点。
讨论
完成教材第62页活动题2,了解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板书:3.气候
读图,了解本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作物。
板书:4.自然资源丰富
过渡:这块富饶的土地,是远古人类的发祥地,和我们国家-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形成灿烂的文化。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图片展示。
上面我们对新朋友的故乡有了初步了解,这是 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过渡以上我们领略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富 饶的家乡,他们那里丰富的物产正源源不断地出口到世界各地。
读图8.?31,大家发现这一地区的国家出口商 品有什么特点?
板书:二、经济发展
总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 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非 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 外进口。这样的单-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处于 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以教材上给出的加纳 为例,完成教材第65页“活动”)
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 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 区资源造成的恶果。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解决途径:发展民族工业 读教材第64页内容,回答略。
过渡:经过许多国家的努力,进人21世纪,本 区的经济发展迅速。
思考:本区的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 些??
过渡:但更多的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积重难 返,虽然目前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但据世界银行 统计,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贫困人口在逐年增加,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全世界最高的。看来撒哈拉以南 的非洲贫困的加剧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本区自身 造成的。
板书: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增长快
↓
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 ↑
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 化
小结:长期雅民统治和单经济导致粮食短缺、 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滥县草原导致土地荒漠 化,环境恶化。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 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 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请大家再次发挥我 们的集体智慧,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 展,摆脱贫困。
讨论: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③保护自然环境。小结:看来大家给撒哈拉以南非洲提出的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我们相信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明天会更好!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我们属于黄色人种。 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菱;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矿产资源的宝库(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非洲的鼓文化舞蹈文化、雕刻文化、编织文化等。 美丽、富饶、神奇.......
出口的多是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处于不利的地位。 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库
以加纳为例,分析理解单一商品经济的弊端、解决的措施,使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形象化。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以单一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后果,认识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该地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目前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人口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是资源、环境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本区摆脱贫困、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
板书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4.自然资源丰富 二、经济发展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共38张PPT)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地理人教版 七年级下
新知导入
观看视频,回答问题
视频中的动物迁徙指世界什么地方?
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知讲解
第八章第三节撒哈拉以南非洲
新知讲解
观察、讨论下列图片在外貌体质上和我们有什么不同?
肤色黝黑、头发卷曲、嘴唇较厚、体毛很少等。我们属于黄色人种。
新知讲解
一、自然环境
读图,找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分界线。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指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部分。
北非
撒哈拉以南非洲
撒哈拉沙漠
新知讲解
北回归线
赤道
南回归线
观察简图,思考: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分别穿过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什么地区?
赤道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中部,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北部,南回归线穿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南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绝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
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
新知讲解
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一个半岛、一个大岛、一个海湾,说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海岸线有什么样的特点?
撒哈拉沙漠
一个半岛是索马里半岛,一个大岛是马达加斯加岛,一个海湾是几内亚湾。
索马里半岛
马达加斯加岛
几内亚湾
海岸线特点:平直、海湾、半岛、岛屿少。
新知讲解
南非高原
东非高原
埃塞俄比亚高原
刚果盆地
撒哈拉沙漠
请在板图中注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南非高原和刚果盆地,说明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特点。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
2.地形:以高原为主
世界最大的沙漠一撒哈拉沙漠
新知讲解
世界最长的河流一尼罗河
重要地理事物
新知讲解
世界最长的裂谷一东非大裂谷
非洲最高的山峰一 乞力马扎罗山
世界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
新知讲解
新知讲解
热带雨林气候终年高温多雨,所以植被茂盛
从景观图中可观察出当地气候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3.气候
新知讲解
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寸草不生,沙漠广布。
新知讲解
热带草原气候分为明显的干季和湿季,因而草在湿季茂盛,在干季枯菱。
干季
湿季
新知讲解
活动:谈谈当地民居与气候的关系
撒哈拉以南非洲大部分地区地处热带草原。当地人建房充分考虑气候的影响,就地政材搭建房屋。茅草屋墙体由木棍、树枝和泥土构成,比较薄,透气性好。房顶由厚厚的茅草覆盖。房屋阴凉通风,遮风避雨,既适应了气候,也满足了当地人们居住的需要。
新知讲解
4.自然资源丰富
读图了解本区的资源条件和经济作物
生物资源丰富(咖啡、椰枣和油棕的原产地)、矿产资源的宝库(黄金、金刚石、铜铀等)。
新知讲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文化:
击鼓
舞蹈
新知讲解
雕刻
编织
新知讲解
这是一块什么样的土地?请你用一个词来概括一下
美丽、富饶、神奇.......
新知讲解
阅读材料:充满希望的土地
由于经济的良好表现,再加上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潜在的巨大市场,撒哈拉以南非洲越来越受到发达国家,以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的重视。
截至2010年,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累计投资110亿美元,涉及采矿、金融、制造、建筑、农林牧渔等多个行业;为撒哈拉以南非洲提供贷款672亿美元,大部分用于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直接投资和贷款对当地经济的持续增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撒哈拄以南非洲各国正挖掘发展潜力, 进一步拓展国际合作空间,逐步解决就业和贫困问题,努力探索经济发展的新途径。
新知讲解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
发达国家
出口矿产、木材、畜产或热带经济作物
进口机械、汽车等工业制成品
读图,大家发现这一地区的国家出口商品有什么特点?
出口的多是原料、半成品等初级产品。
二、经济发展
新知讲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出产的矿产、木材、经济作物都是工业原料、半成品,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大部分国家工业落后,许多工业制造品要从国外进口。
这样的单一商品经济,在世界贸易中处于有利地位还是不利地位?
在这种不平等贸易中,要卖的是低价卖,要买的是高价买,就在这样的买卖中,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国家的财富在不断流失,这是殖民者长期掠夺本区资源造成的恶果。
新知讲解
加纳位于几内亚湾北岸,南濒大西洋。这里矿产和森林资源丰富,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基础薄弱。
◎2008年出口额约52.5亿美元,进口额约102.4亿美元。
◎长期以来,近90%的外汇收入来自可可、黄金和木材三大传统出口产品。
◎进口产品包括燃料、化学物品、交通设备及机械等工业制成品。
阅读材料,以加纳为例,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努力摆脱全球“原材料仓库”境遇的原因。
新知讲解
1、加纳的主要出口产品是什么?
可可、黄金、木材
2、为什么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额?
3、这种外贸结构对国家经济有利还是不利?为什么?
加纳是以初级农矿产品生 产和出口为主的国家,工业落后。出口的是初级农矿产品,进口的是工业制成品。由于国际市场上工业制成品的价格远远高于初级农矿产品的价格,所以造成加纳进口额远远高于出口颖。
这种贸易方式对加纳国家经济是不利的,制约了本国经济的发展。
新知讲解
4、结合加纳的例子,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发展经济提出建议。
努力改变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过分依赖初级农矿产品生产和出口的情况,因地制宜,根据各国实际发展民族工业,发展多样化的经济。
新知讲解
这样下去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发展十分不利,请大家帮我们的非洲朋友想想办法。
尼日利亚国际化工展
安哥拉机械工业
解决途径:
发展民族工业
新知讲解
肯尼亚花卉种植
肯尼亚旅游业
新知讲解
思考:本区的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
自然资源丰富:生物资源丰富、矿产资源的宝库。
新知讲解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人口增长快
长期殖民统治和单经济导致粮食短缺、人口增长过快,毁林开荒,滥垦草原导致土地荒漠化,环境恶化。人口、粮食、环境三个问题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而使非洲经济难以发展,人民生活更难以摆脱日益加剧的贫困。
粮食:生产落后,产量低
环境:开垦草原,砍伐森林,生态环境恶化
新知讲解
看看有哪些办法可以促进本区的发展,摆脱贫困。讨论
①控制人口增长速度,提高人口素质;
②提高农牧业生产水平;
③保护自然环境。
课堂练习
1.该大洲的名称是( )
A.欧洲 B.北美洲 C大洋洲 D.非洲
2.对于该大洲经济发展的叙述,正确的( )
A大力发展煤炭开采和加工工业
B.提高科技水平,提高农业产量,大力发展矿产的开采和冶炼工业,减少贫困人口
C.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工业,迅速提高科技水平,不再出口矿产品,改为出口科技含量高的工业产品
D.将所有的农业贫困人口迁人城市,利用丰富的矿产资源发展采矿业,提高居民收入,消除贫困
D
B
课堂练习
3.该大洲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 )
A.东部沿海和西部沿海 B.西部沿海和北部沿海
C.南部沿海和北部沿海 D.中部地区和北部地区
4.撒哈拉以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下列矿产和国家的组合正确的是( )
A.南非黄金 B尼目利亚一铜 C.利比亚—金刚石 D.赞比亚—煤炭
5.下列关 于非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非洲的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B.非洲的气候炎热,主要以热带雨林气候为主
C.非洲矿产资源丰富,煤矿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世界首位
D.非洲经济发展迅速,大部分国家已成为发达国家
A
B
A
拓展提高
某旅游者在游记中写道:烈日下,成群的斑马悠闲地在草原上散步,不远处有几只幼狮围在母狮周围嬉戏。”该旅游者记述的地区应在( )
A.南美洲亚马孙平原 B.非洲的东非高原
C.澳大利亚中部盆地 D.蒙古高原
B
课堂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了解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以及以单一产品为主的经济的形成原因及后果,认识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民族经济是该地区各国摆脱贫困的唯一出路。目前本区的经济发展迅速。同时,我们还认识到人口是贫困的根源之一,是资源、环境等问题产生的重要原因,因此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是本区摆脱贫困、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
板书设计
一、自然地理特征
1.位置:大部分位于热带,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2.地形:以高原为主
3.气候:热带草原气候广布
4.自然资源丰富
二、经济发展
三、人口、粮食与环境
作业布置
教材66页活动题。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