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科学五上《2.1 光的行进》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科学五上《2.1 光的行进》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1.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4-06 21:04: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行进
1教学目标
1.能够使用生活实例、观察和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是直线行进” 的想法,能运用所学对生活现象进行解释。
2.知道“光源”概念,能识别光源;了解光在空气或水中是沿直线行进的。
2学情分析
1.教师主观分析、师生访谈、学生作业或试题分析反馈、问卷调查等是比较有效的学习者分析的测量手段。
2.学生认知发展分析:主要分析学生现在的认知基础(包括知识基础和能力基础),要形成本节内容应该要走的认知发展线。
3.学生认知障碍点:学生形成本节课知识时最主要的障碍点。
3重点难点
1.重点:使用举例、观察、实验等方法搜集证据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并能够解释相关现象。
2.难点:设计证实“光沿直线行进”的对比实验。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导入“光源”的概念 
师:同学们,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中,有许多外地游客来到南京的夫子庙游玩(出示白天夫子庙秦淮河畔的照片),白天的秦淮河畔十分幽静美丽。那么到了晚上又是怎样的情景呢?(出示夜晚时的照片)
生1:很漂亮。
生2:灯火通明。
生3:绚丽多彩。
师:那么是谁把秦淮河畔妆扮地如此美丽呢?
生:各种颜色的灯光。
师:好的,那么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会发光的事物呢?
生:蜡烛、手电筒、太阳、月亮、萤火虫、猫眼、激光器、水母、烟火……
师:很好,老师也给大家找了一些能发光的事物(展示:电灯泡、蜡烛、太阳、闪电、水母、焰火、激光器、萤火虫的图片)
小结:我们把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取光的来源之意。
师:刚刚有一名同学说月亮可以发光,同学们说对吗?请给出你的理由。
生:不对。
师:月亮的光是它本身发出来的吗?
生:月亮是反射太阳光,并不是自己发光。
小结:月亮不是光源,光源一定是能够自己发光的事物。
师:所以说,有的时候生活中的经验可能会误导我们。同学们,请小组讨论确定一个分类标准给PPT上的这些光源分分类。
生1:按人造的和天然的可以分为两类….
生2:一种是人造的,一种是自然中的,一种是生物发出的…..
…………
师:同学们,是不是所有发光的事物都能放出热量呢?
生:不是的,有一部分是冷光源,比如萤火虫。
师:很好,像萤火虫、水母、激光器这样发光时不放出热量的光源叫做冷光源。
4.1.2探究光的行进
师:在我们的现代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人造光源充斥着我们的生活,那么古时候有这些人造光源吗?古代人晚上要读书怎么办?
生:可以点蜡烛、油灯。
师:要是家里十分贫穷,没有蜡烛或油灯,怎么办?
生:可以捉萤火虫。
生:可以借助邻居家的光。
师:能不能说说相关的成语呢?
生:凿壁借光、萤囊映雪。
师:刚才同学们说到“凿壁借光”,我们一起来看看相关的典故。(教师介绍“凿壁借光”的典故)
师:同学们,假如你是匡衡,你会将书放在哪个位置上才能借到光呢?A、B、C、D?说出你的理由。
生:A点,因为光是直接照在A点上的。
师:光能不能绕着照到其他点呢?你猜猜光是如何行进的呢?
生:不能,因为光是沿着直线走的。
师:这些都是同学们的猜测,你们想不想验证一下啊?
生:想。
师:下面我们分组做一个小实验:你能完成挑战吗:让光通过三个小孔照到《科学》书上的“科”字。
实验器材:三张有小孔的彩色卡纸、手电筒、《科学》书。
分工要求:A同学负责拿手电筒;
B同学负责拿粉色和紫色的卡纸;
C同学负责拿黄色卡纸和科学书;
D同学负责调整卡纸的位置。
实验注意事项:1.先思考可以用什么方法,确定方法后,再动手操作;2.仔细观察实验现象,边实验,边记录; 3.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共同协作完成实验; 4.每个小组可以用2—3种方法进行验证,一种方法操作完毕,再尝试其它的方法。5.实验做完后,把实验材料放回到抽屉中,举手示意老师。
(学生做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实验时间到,请实验成功的小组举手,说说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生:我们是将三个孔对齐,使其在一条直线上。
师:为什么要这么做呢?你们认为通过这个实验能够说明什么?
生:说明光是沿直线走的。
师:(课件展示三种误区)那么,如果我把第二张卡纸拉到一边去,还还能照到《科学》书上吗?又会照到哪里呢?
生:会照到第二张卡纸上。
师:那如果拉开第三张卡纸呢?
生:会照到第三张卡纸上。
小结:这个实验证明:光确实是沿直线传播的。
4.1.3光沿直线传播的应用 
师:同学们,让我们一起来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呢?
生1:电影院里的光
生2:教室里投影仪的光
生3:树林里的阳光…………..
(教师出示几种较明显的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照片)
师:能不能利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呢?回顾一下上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太阳和影子》,有同学能说说影子是怎样产生的吗?
生:因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光碰到物体时会被挡住前进的道路,就产生了影子。
师:路灯下两个小人,由于挡住了光的前进道路,所以产生了影子,离灯的远近不同时,人影的长短也不同。同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解释手影游戏。
师:还记得我们上一单元学习《看月亮》时提到过的月食吗?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解释月食的形成原因吗?(教师出示月食和日食形成原因的图片,引导学生回答)
小结:今天我们研究了光的行进路线,明白了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那么光在水中能沿直线传播吗?在固体中也可以吗?下一节课,请每一小组准备一个碗装的果冻,我们将继续来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