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透镜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用比较法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
2、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是否放大和聚焦的性质;
3.、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二、方法与过程
1、观察光的折射现象,能简单描述光的行进路线。
2、观察透镜的成像过程,能在观察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
3、尝试了解望远镜的结构原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 1、体验到人类对光学规律的认识与利用给我们带来的方便。
??? 2、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在探究中感受学习科学的乐趣。
学情分析
五年级学生对科学课有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学生了解了光的直线行进和反射现象后,老师继续引导学生探究光的折射。他们对凸透镜和凹透镜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乐于操作。但逻辑思维一般,抽象思维能力和概括分析能力较低,对教材原理理解较困难。因此学生原有的理论知识储备要在课堂上转化到实践中。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观察了解凸透镜和凹透镜的镜片特点和作用。
教学难点:通过教学知道光行进过程中遇到凸透镜和凹透镜时会改变行进路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通过孩子们玩发现烧杯里的水和放大镜都能让字变大,猜测被放大的原因。
2、人的眼睛是怎样看到书上的字的?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3、光透过烧杯里的水和放大镜还是沿直线传播吗?
二、新课
1、实验:光从空气射入水中,它的行进路线是怎样的呢?
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当它碰到水的时候,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
2、小结: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 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3、举例生活中的光的折射现象。
4、观察烧杯中的筷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5、展示常见的折射现象。
6、放大镜也能让光产生折射。
7、观察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的透明镜片就叫做凸透镜,放大镜也是凸透镜。
8、大家也来玩一玩凸透镜 ,怎样使用让字又大又清晰,学生交流自己使用放大镜的发现。
9、凸透镜还有什么玩法?太阳光从空气中射入凸透镜后,发生折射现象,凸透镜把太阳光聚焦在一起,形成一个温度很高的光点,可以点燃火柴。
10、那我们一起来玩聚光吧,用手电筒代替太阳,用凸透镜让手电筒光发生折射,聚光到桌面上,学生动手玩。
11、你觉得把火柴放到光点上,能被点燃吗?(不能),你觉得是什么原因?(温度太低)。千万不能用放大镜看太阳,以防灼伤眼睛,导致失明!谁来解释这个原因?
12、凸透镜除了能放大物体、聚光外,还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呢?拿出蜡烛、火柴、凸透镜、白屏,先点燃蜡烛,再在蜡烛的一边依次放凸透镜和白屏,并调节距离,看看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13、小组汇报,成倒立的像,我们把这种作用叫成像。
三、小结
今天,我们通过玩,发现了小小的凸透镜竟然有这么多有趣的玩发,凸透镜不仅可以放大物体,还可以聚光,还能成像,那么这节课我们命名为什么课题呢?
? ? ? ? ? ? ? 有趣的凸透镜
四、延伸
人类不仅利用凸透镜发明了放大镜、老花镜、照相机,还发明了投影仪等等,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方便,关于透镜还有很多玩法,希望孩子们勇于探究,发现科学,利用科学,在科学的王国里快乐的遨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