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电路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一个完整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和用电器三个部分。
2、认识到电路的接通都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回电源负极,构成通路。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连接基本电路。
2、观察描述记录有关数据。
3、用更多的方法和材料点亮更多的小灯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对电的探究兴趣。
2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他们的观察往往只停留在一些表面现象,探究过程很短而且不严谨,但是他们有很强的探究欲,需要老师的引导。
3重点与难点
重点:知道一个完整电路的基本组成包括电源、导线和用电器三个部分。
难点:认识到电路的接通都是电流从电源的正极流出,流回电源负极,构成通路。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欣赏圣诞树,提出问题
2、揭示课题: 大部分同学都对小灯泡是怎样亮起来的非常感兴趣,那么这节课咱们就一起来探究如何让小灯泡亮起来。(板书:让小灯泡亮起来)
活动2【活动】二、观察电路元件,了解结构功能
1、提问:请小组长拿出小灯泡,小组成员共同观察灯泡的结构
2、学生汇报,教师介绍灯泡的结构。
3、提问:要想使小灯泡亮起来,需要哪些材料呢?
4、学生汇报并观察电池和导线的结构。
5、教师介绍电池和导线的结构和功能。
活动3【活动】三、探究“让一个小灯泡亮起来”的方法
1、猜想电路,确定方案
1)提问:如何使用一个灯泡、一节电池、一根导线,让小灯泡亮起来。
2)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教师根据他的回答用灯泡、电池的模型贴出连接方法。
3)组内交流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并用电池、灯泡模型和记号笔在记录单上呈现出连接方法。
4)小组汇报各自的想法,教师归类呈现
2、动手操作,探究连接方法
1)各小组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在接亮的电路简图下方打“√”,没接亮的打“×”。
2)汇报交流接亮的电路连接方法,。
3)引导观察思考:这些接亮的连接方法都有哪些共同点呢?
4)归纳小结:将灯泡的两个连接点分别与电池的正负极相连,这样小灯泡就能亮起来了。
3、了解电流流向,建构“通路”概念
1)那为什么这么连,小灯泡就能亮起来呢?我们要去看看电是怎么流的。(PPT播放电流)
2)学生汇报,教师让学生用手指沿着电流方向走几遍并揭示“通路”概念。
3)出示一张正极连着螺纹外壳的图片(PPT展示),这一种电路中的电该怎么流。
4)学生汇报
5)教师总结:电从正极出发,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从另一个连接点出来,形成通路,灯泡就亮起来了。
4、展示没有接亮小灯泡的方法,分析原因
1)出示没接亮的电路,引导观察分类。
2)提问:这几个连接方式为什么没接亮小灯泡呢?
3)学生汇报,教师简单介绍“断路”、“短路”。
活动4【活动】四、尝试在电路中加入“电池盒和灯座”
1)发现刚才连接的简单电路的不便之处,提出接入“电池盒和灯座”的必要性。
2)学生汇报,教师播放电池盒、灯座的使用视频。
3)小组长取材料,开始实验。
4)请一位学生上台画出黑板上的连接方法。(板书:完整电路)
活动5【讲授】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1、再给你们一些小灯泡,你能让它们都亮起来吗?
2、总结:今天同学们有什么收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