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观察物体(二)上课课件(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2观察物体(二)上课课件(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4-07 09:42:46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课时 观察物体(二)(1)
观察物体(二)
学习目标
1.认识从不同位置观察拼摆的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图形是不同的。
2.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并能画出观察到的形状。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能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一组简单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能正确辨认从前面、左面、上面观察到的由多个小正方体组成的立体图形的形状。
一、引入新课








问题
你知道这是什么建筑物吗?
大胆说一说!
是的,今天我们来继续学习观察物体。
为什么看上去不一样的两张照片,你们却说是同一个建筑物呢?
因为观察的角度不同。
二、自主探究
摆一摆,看一看,连一连。
(1)横向连续摆三个正方体,在左边第一个后面再摆一个。

1
摆出的形状是什么样的?
你摆对了吗?








问题
你观察到的图形是什么样的?
(2)分别从物体的前面、上面、左面进行观察。
你能用语言表述一下吗?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是由两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是由三个小正方形组成的一个长方形。
“ ”形,是由4个小正方形组成的。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在哪一位置观察物体,就从哪一面数出小正方形的数量并确定摆出的形状。
小结一下,碰到类似的问题该怎么解决呢?
三、巩固深化
1.下面的图形分别是小强从什么位置看到的?连一连。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 )
2.下面各幅图分别是从哪一面看到的?
上面
( )
( )
左面
前面
3.下面是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形,摆这个物体要用( )个小正方体。
4
从前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上面看
四、课堂小结
从前面看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
从不同位置观察同一个立体图形,所看到的形状可能不同。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让学生将若干个正方体搭成一个简单的立体图形。教学时我先让学生用4个小正方体摆出指定的立体图形,再指导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使学生从不同的方向进行观察,使学生掌握从不同的位置观察拼摆的立体图形,辨认物体的形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

空间观念。新知教学结构,我让学生在小组内亲身经历“拼摆立体图形——观察形成表象——描画平面图形——观察发现规律”的过程。使学生在实践操作中认识到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是不同的。
(共19张PPT)

第2课时 观察物体(二)
学习目标
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多个物体,能辨认所看到的各个物体的形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能力。
学习难点
体会由4个同样的小正方体拼摆的物体的形状各不相同,所观察的平面图形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学习重点
正确辨认从上面、前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一、复习导入
右边的图形分别是从左边图形的什么方向看到的?
大胆说一说!
观察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从不同的角度看同一物体,那么从同一角度看不同物体,看到图形会一样吗?

思考
二、自主探究
摆一摆,看一看。

2








问题
从上面看这3个物体,形状是什么样的?



你发现了什么?
从上面看,形状相同。
从上面看



从左面看,看到的形状一样吗?



也是一样的。
从上面、左面看到的形状都一样,那从前面看到的形状会一样吗?

思考
自己观察看看!
从前面看



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从同一角度观察不同形状的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从同一角度看不同物体,看到图形会一样吗?
三、巩固深化
1.摆一摆,看一看。
这3个物体,从哪面看到的形状相同?从哪面看到的形状不同?
从上面看,形状相同。



从左面看,形状相同。



从前面看,形状不相同。















2.摆出的还有可能是什么形状呢?自己摆一摆。
答案是唯一的吗?
……
答案不唯一,自己摆摆看吧!
3. 看一看,说一说。
1、2、4、6
1、4、6
从前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从左面看到的形状是 的有哪几个?
四、课堂小结
从上面看是 ,形状相同。
从左面看是 ,形状也相同。
从前面看是 、 、 ,形状不相同。
五、课后作业
1.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要求学生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多个物体,有部分学生没有掌握要点,没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要求。因为同时摆放多个物体,学生的为难情绪就表现出来了。作为老师忽略了学生的情绪,没有适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老师的教学进行得比较吃力,使我深深地体会到引导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兴趣是多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