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孙权劝学 一课一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 孙权劝学 一课一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0.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4-06 22:1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4 孙权劝学
(测试时间:15 分钟)
一、选择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
A.卿(qīng)今当(dàng)涂掌事。
B.孤岂(qǐ)欲卿治经为博士邪(xié)!
C.但当涉猎(bù liè),见往事耳。
D.即更(gèng)刮(guā)目相待。
2.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蒙词以军中多务。 B.卿言多务,熟若孤?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溢。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B.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研究儒家经典)
C.及鲁肃过寻阳(才)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知晓事情)
4.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译文: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译文:但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过往的事情罢了。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文: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原来那个吴地的阿蒙了!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5.下列各句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B.蒙辞以/军中多务
C.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D.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6.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长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B.“卿今当涂掌事”和“卿今者才略”两句中的“今”的意思相同,都是“现在”的意思。
C.本文中鲁肃的话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正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
D.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义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二、填空题
7.按要求默写填空。
(1)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是“ ”,而吕蒙却以“ ”为由推托。孙权以自己为例,使吕蒙“ ”。
(2)鲁肃发现吕蒙今非昔比,表示惊叹的话是:“ 。”
(3)面对鲁肃的赞扬,吕蒙说:“ !”
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了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
8.文学常识填空。
《孙权劝学》节选自北宋 家、 家 主持编纂的体通史《 》。
9.在语句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加点词语的古今含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
今义: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古义:
今义:
10.学习了《孙权劝学》一文后,班里举行了“孙权劝学”课本剧表演活动,下面是课本剧的一个片段,请你根据对课文的理解填空。
金碧辉煌的大殿里。孙权坐在龙椅上, 。(填写人物神态)
孙权:(自言自语)
。(设计独白)
吕蒙:(从门外大步进入大殿,跪下)主公,不知您找微臣有何事? 孙权:爱卿,今天我找你是想劝你读书!
吕蒙:主公您有所不知,我没有空啊?
孙权:你事务有我多吗?我常常看书,觉得挺有收获。
吕蒙:(不住地点头)
。(设计人物语言)
三、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11—14 题。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入魏,寻①复南奔。有
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鞍桥,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请于洪仲,洪仲深让②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为 崔道固③城局参军④,与道固俱降,入为平齐百姓。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 下马作露布⑤,唯傅修期耳。”
[注] ①寻:不久。②让:责备。③崔道固:人名。④城局参军:官职名称。⑤露布:公开的文告。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1)卿今当涂掌事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3)唯傅修期耳
(4)涉猎经史,兼有才笔
12.翻译下列句子。
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译文:
13.下列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公亦以此自矜(《卖油翁》)
B.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狼》)
C.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
人不知而不愠(《论语》)
D.卿言多务,孰若孤
若屈伸呼吸(《杞人忧天》)
14.按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
(1)傅永为什么能够“发愤读书”?
答:

(2)吕蒙、傅永这两个人物有哪些共同特点?.
答:


答案及解析
1.答案:D A.当 dāng。B.邪 yé。C.涉 shè。2.答案:C A.词→辞。B.熟→孰。D.溢→益。
3.答案:C 及:到,等到。
4.答案:B “但”在句中是“只,只是”的意思;“往事”指历史,“见往事”的意思是“了解历史”。所以该句正确的翻译应为:只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5.答案:B 正确的停顿应为:蒙/辞以军中多务。
6.答案:C 应是“侧面表现”,而非“正面表现”。
7.答案:(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军中多务 乃始就学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解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并能根据设计的具体语境恰当默写填空。注意避免错别字,如“涂”不要误写为“途”,“卿”不要误写为“聊”。 8.答案:政治 史学 司马光 编年 资治通鉴
解析:注意“司马光”不要误记为“司马迁”,“编年体”不要误记为“纪传体”,“鉴”不要误写为“签”。
9.答案:(1)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一种学位名称。(2)古义:指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解析: 古今异义是一种特殊的文言现象,结合具体语境理解、比较词语的古今含义。
10.答案:(示例)微皱眉头 这个吕蒙啊,行伍出身,打仗还行,就是有点粗鲁, 得让他读书 听您这么一说,我觉得我也应该抽出时间读读书,才不辜负您对我的期望和关怀
解析:人物神态要结合人物的身份及“劝学”的主旨设计,而孙权独白的拟写要紧扣课文中的“劝”字。吕蒙的语言也要紧扣课文,由“乃始就学”可知,吕蒙接受了孙权的劝学,结合此意来设计。
11.答案:(1)当道,当权 (2)知晓事情 (3)只有,只 (4)粗略地阅读
解析:注意课内外的关联和延伸,学会知识的迁移。
12.答案:有个友人寄给他一封信,他却不能回复。
解析:句中的“与之书”“而”“答”等词语要准确翻译,还要注意语句的通顺。
13.答案: C A.介词,用;介词,凭、靠。B.代词,他;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无实义。C.转折连词,却。D.动词,比得上;代词, 你。
14.答案:(1)他遭叔父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
(2)二人身份相同,都是武将;认识到读书的意义后,都能刻苦学习,并且都有惊人的长进。
解析:(1)读懂[乙]文内容,了解人物的经历及思想变化,从而作答。
(2)从[甲]文的吕蒙“军中多务”和[乙]文开头对傅永的介绍中可以看出二人身份相同;从[甲]文“蒙乃始就学”及鲁肃的赞扬中可以看出吕蒙刻苦学习后惊人的长进,从[乙]文傅永“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笔”及“帝每叹曰……”中可以看出傅永刻苦学习和惊人的长进。
[参考译文]
[乙] 傅永,字修期,是清河人。小的时候跟随叔父傅洪仲进入魏国, 不久又投奔南方。他很有才干,勇力过人,能够用手抓住马鞍,倒立在马上飞
快地奔跑。他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了一封信,但是他却不会回信, 就请教洪仲,洪仲严厉地责备他,不帮他回信。傅永于是发奋读书,广泛阅读 经书和史书,并很有文才。任崔道固城局参军,和崔道固一起投降,为齐国平
民百姓。皇上常赞叹说:“上马能击退贼兵,下马能写文书的,只有傅修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