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62张PPT。12 寓言二则寓 言 寓是寄托、包含的意思,言是讲道理。寓言故事就是通过一个生动有趣的小故事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大道理。第一课时亡羊补牢读课文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原来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丢过。生字词寓 则 亡 牢 圈
钻 叼 坊 悔 此yùzéwángláojuànzuāndiāofānghuǐcǐ 寓言 否则 死亡
牢固 圈养 钻洞 叼着
街坊 后悔 此时 亡 牢 钻
劝 丢 告 wángláozuānquànduīgào亡牢钻劝丢告wángláozuānquànduīgào多音字钻zuānzuàn(钻研)(钻石)圈quānjuàn(圆圈)(圈养)坊fángfāng(染坊)(街坊)成语解释亡羊补牢:亡:丢失牢:羊圈 意思是羊丢失了再去修补羊圈,还不算晚。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战国策: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用简洁的语言说说《亡羊补牢》讲了一件什么事? 养羊人第一次丢羊后,不听街坊的劝告,第二天又丢了羊。他后悔没有听街坊劝告,赶紧把羊圈修好,从此,再也没有丢羊。第一部分:丢第一只羊(1~3段)?
第二部分:丢第二只羊(4~5段) 课文分两部分 故事起因 从前有个人,养了几只羊。一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少了一只。 养羊人丢羊的原因是什么? 原来是羊圈破了个窟窿,夜里狼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 街坊劝他说:“赶紧把羊圈修一修,堵上那个窟窿吧!” 这段话是什么描写? 语言描写街坊:邻居从“赶紧”这个词中,你体会到了什么?①“赶紧”表明了街坊很明智。
②“赶紧”表明了街坊的预见性,街坊已经预见了不“赶紧”堵上窟窿的后果,所以才劝他“赶紧把羊圈修一修。”街坊此时是什么样的心情?替养羊人着急、担心。对于街坊的劝说,养羊人是什么态度? 他说:“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这句话是
什么句式?反问这句反问句起到了什么作用? 用反问句来突出强调养羊人认为修羊圈没用的想法,他认为羊已经丢了,修补羊圈于事无补。肯定句:“羊已经丢了,还修羊圈干什么?”“羊已经丢了,修羊圈没有用。”反问句好,语气更强烈。反问句: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句话好?养羊人此时是什么态度? 不以为然、漫不经心、不屑一顾的态度。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发现羊又少了一只。原来狼又从窟窿钻进去,把羊叼走了。第二次丢羊: 养羊人第二次丢羊的
原因是什么? 养羊人没有听街坊的劝告,结果又丢了一只羊。 养羊人丢了两次羊,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他又是怎么想、怎么做的呢? 他很后悔没有听街坊的劝告,心想,现在修还不晚。他赶紧堵上那个窟窿,把羊圈修得结结实实的。从此,他的羊再也没有丢过。 养羊人丢了几次羊?原因是什么?第一次:因为羊圈破了一个窟窿。
第二次:因为他没有听邻居的劝告把窟窿堵上。两次。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寓意:一个人做了错事,只要及
时改正,就不算晚。小 结板书设计亡羊补牢亡
羊
补
牢第一次丢羊第二次丢羊结果毫不在意后悔——修羊圈再也没丢听劝告 知错及时改正为时未晚第二课时揠苗助长读课文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他在田边焦急地转来转去,自言自语地说:“我得想个办法帮它们长。” 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
他回到家里,一边喘气一边说: “今天可把我累坏了!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
他的儿子不明白是怎么回事,第二天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焦 筋 疲jiāojīnpíchuǎnjié生字词喘 截 焦急 牛筋
疲惫 喘息 截取筋 疲jīnpí筋疲jīnpí成语解释揠苗助长:揠:拔 比喻违反事物的发展规律,急于求成,反而坏事。《孟子》 《孟子》:被南宋朱熹列为“四书”(另外三本为《大学》《中庸》《论语》)。战国中期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书中记载有孟子及其弟子的政治、教育、哲学、伦理等思想观点和政治活动。 孟子: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战国时期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地位仅次于孔子。与孔子并称“孔孟”。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预习课文,你能说说文中的这个人为什么要揠苗助长?用上“因为…所以…”来说。 因为他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些,所以他要揠苗助长。 这个人希望自己的禾苗长得快一些,那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文中有一个词直接写出了他当时的这种心情,你能找出来吗?焦急 还能从课文的第一段中的哪些语句中感受到他的焦急? “古时候有个人,他巴望自己田里的禾苗长得快些,天天到田边去看。” 从哪些词中体会到焦急?天天:每天都到田里去看。近义词:盼望、期望、希望、渴望。巴望:十分盼望。比盼望程度更深一点。 可是一天,两天,三天,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禾苗真的没有长高吗?比较下面两个句子:①禾苗好像一点儿也没有长高。②禾苗一点儿也没有长高。 第一句的“好像”说明禾苗长高了,只是长得慢一时看不出来;第二句是肯定禾苗没有长高。“一天,他终于想出了办法。” 为了让禾苗快点长大,他想出了什么办法? 就急忙跑到田里,把禾苗一棵一棵往高里拔。从中午一直忙到太阳落山,弄得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乏,一点力气也没有了。筋疲力尽: 老农这么累,可他心情是怎样的?从哪句话看出来?高兴 力气总算没白费,禾苗都长高了一大截。老农这么苦这么累,结果怎样呢? 第二天他的儿子跑到田里一看,禾苗都枯死了。故事结果 帮助禾苗生长怎么做才是正确的做法?施肥、松土、浇水、拔草。小 结 你从这则寓言故事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不能急于求成,如果太着急,违反了事物发展的规律,反而会失败。板书设计揠苗助长起因——巴望禾苗快长十分焦急经过——拔高禾苗兴致勃勃禾苗枯死后悔莫及结果遵循规律,不急于求成课后练习一、组词。亡( )牢( )钻( )劝( )丢( )告( )筋( )疲( )死亡钻洞青筋丢失牢房劝告告诉疲倦二、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寓言(yù yú)筋疲力尽(jīng jīn)揠苗助长(yàn yà)街坊(fāng fǎng)窟窿(lóng nóng)三、你还知道哪些寓言故事?刻舟求剑守株待兔愚公移山谢谢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