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学科备课活页
第7单元 第 21 课 共 3 课时
课题 21古诗三首 设计者
课程标准 硬笔书写,写字姿势正确,培养良好的书写习惯。阅读诗歌,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景,体会作品情感。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会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教材分析 《墨梅》是一首题画诗,是诗人为自己所画的墨梅而题写的。全诗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坚贞纯洁的品格。
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词有极大的兴趣,也积累了一定的优秀诗文,对于诗的韵律有了一定的了解和感悟。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重点)3.学习一组描写人物品格的古诗,感受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难点)
重点 .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
难点 学习一组描写人物品格的古诗,感受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
教法 讲授法 启发教学法
学法 365小组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二次备课
第一课时 一、课前准备: 同学们请准备好你们的课本,拿出你们的激情和坐姿,让我们一起进入今天的学习。我们的口号是:学好语文!我能行!
导学案:课前预习单。 二、板书课题《墨梅》,齐读课题 三、出示学习目标:1.会认本课3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2.能借助注释、看图、想象画面等方法理解词语,进而理解古诗文。(重点)3.学习一组描写人物品格的古诗,感受作者对高尚品格的赞美之情。(难点) 四、教学过程 合作学习解题:《墨梅》是一首题画诗,用墨笔勾勒出来的梅花。了解作者:王冕,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王冕,字元章,号煮石山农,浙江诸暨人。指导书写 重点指导“雁 乾”的书写。 “雁”半包围结构,里面的笔画较多,注意写扁一些,四个横间距均匀,但长短不一。最后的横最长,中间的两横较短一些。 “乾”左右结构,注意右边不是“气”。3.理解重点词语: 吾家:我家。因王羲之与王冕同姓,所以王冕便认为王姓自是一家。洗砚池:写字、画画后洗笔洗砚的池子。王羲之有“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这里化用这个典故。池头:池边。头 :边上。淡墨:水墨画中将墨色分为四种,如,清墨、淡墨、浓墨、焦墨。这里是说那朵朵盛开的梅花,是用淡淡的墨迹点化成的。痕:痕迹。清气:梅花的清香之气。满乾坤:弥漫在天地间。满:弥漫。乾坤:天地间。4.说说诗句的大意: 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像是用淡淡的墨汁点染而成。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板书: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二)品读感悟 1. 出示: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2,品读: 开头两句“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直接描写墨梅。画中小池边的梅树,花朵盛开,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洗砚池”,化用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典故。 三、四两句盛赞墨梅的高风亮节。它由淡墨画成,外表虽然并不娇艳,但具有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超逸的内在气质;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讨好人,求得人们的夸奖,只愿散发一股清香,让它留在天地之间。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板书:高洁 有内涵) 同学们,看着这幅墨梅图,你有什么心里话想对墨梅、对王冕说吗? 指生说,该生接着读出自己的情感。 预设:王冕,你真了不起,梅花画得真得很神似! 预设:这些梅花栩栩如生,真是太美了! 师:同学们,让我们把千般喜欢、万般敬佩化成一首诗,表达出对墨梅对王冕的由衷赞美吧!
作业 :本课基础部分习题。
板书 墨梅 梅树 颜色好 清香迷人 高洁 有内涵
教学反 思
《芙蓉楼送辛渐》 预习案 完成预习单。探究案 1:本诗的诗意。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 训练案 完成课后习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