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检测
一、读拼音,写词语。(10分)
tínɡ zhǐ fú zhuānɡ hàn zú xiān yàn suǒ yǒu
tiào wǔ huānɡ yě fànɡ jià fēi yang shuānɡ bì
二、选择题。(15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摔跤(shuāi) 凤尾竹(fēnɡ) B.荒田(huānɡ) 打扮(bān)
C.洁白(jí) 衣裳(shánɡ) D.好奇(hào) 糊涂(tú)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句中的“假”的意思是( )。
A.虚伪的 B.假定
C.照规定或经过批准暂时不工作或不学习的时间 D.假如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
A.服装鲜艳 B.洁白摇晃
C.提出问题 D.扬起双臂
4.下列与“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
A.学校被那鲜艳的服装打扮得绚丽多彩。
B.那鲜艳的服装,怎能不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呢?
C.那鲜艳的服装,怎么可能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呢?
D.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多么绚丽多彩啊!
5.下列语句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奇特地听着。
B.他们也有他们的妈妈,就像我有我自己的妈妈一样。
C.学生读熟了,先生就让他们一个一个地背诵。
D.我愿意我是一个更夫,整夜在街上走,提了灯去追逐影子。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空。(4分)
既然……就…… 因为……所以…… 即使……也……
宁可……也不…… 不但……而且…… 只有……才……
(1)孙中山认为不理解书里的内容,( )会背了,( )无法灵活运用知识。
(2)同学们读书( )整齐,( )声音特别悦耳。
(3)孙中山心想:( )理解了书里的内容,( )能学到真正的知识。
(4)花孩子们( )喜欢自由,( )放假的时候特别高兴。
2.按要求写句子。(6分)
(1)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仿写拟人句)
?
(2)雨一来,他们便放假了。(照样子,写句子)
春雨一来,他们 。?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大青树下的小学》按照上学路上、 、上课时、 的时间顺序来写孩子们这一天的校园生活情景,展示了孩子们幸福的学习生活,体现了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友爱。?
2.《花的学校》选自印度诗人、哲学家 的散文诗集《 》。?
3.《不懂就要问》写的是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 ,他冒着被先生惩罚的危险,大胆地向先生提出问题的事情,赞扬了孙中山
的精神。?
4.补全古诗: ,歌声振林樾。意欲捕鸣蝉, 。?
五、口语交际。(4分)
老师:同学们,你们的暑假是怎样度过的?把你经历的新鲜事,和我们分享一下吧!
童童:暑假里,我跟爷爷奶奶学会了做简单的农活儿。现在我会摘茄子,还会给菜地锄草。
我:暑假里我过得很愉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课内阅读。(15分)
花的学校(节选)
当雷云在天上轰响,六月的阵雨落(lào luò)下的时候,湿润的东风走过荒野,在竹林中吹着口笛。
于是,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
妈妈,我真的觉得那些花朵是在地下的学校里上学。
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雨一来,他们便放假(jiǎ jià)了。
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这时,花孩子们便穿了紫的、黄的、白的衣裳,冲了出来。
1.在文中括号里选择正确的读音,打“√”。(2分)
2.“地下的学校”是怎样的情形?用“ ”画出相关语句。(2分)?
3.画“ ”的句子在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3分)?
A.总领全文 B.总结全文 C.承上启下
4.你喜欢“地下的学校”吗?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群一群的花从无人知道的地方突然跑出来,在绿草上跳舞、狂欢”和“一朵朵花在盛开”对比,你更喜欢哪一种表达方式?为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13分)
早晨,鲜亮鲜亮
最后一颗晨星掉进荷塘, 路边,水牛叫水磨转水车摇晃,
山村的早晨鲜亮鲜亮, 路边,电子琴流行曲立体音响,
大路从梦中醒来了, 不协调的音韵组成和谐的晨曲,
撒出鸟叫撒出脚印撒出喧嚷。 啊,美丽的山村我的故乡。
我背着书包,好沉好沉哟, 我的脚步像架子鼓,
背着爷爷的希望爸爸的梦想; 踢踏踢踏响在上学路上,
爷爷和爸爸的童年, 把昨夜的梦折叠起来,
背着粪箕背着文盲背着惆怅。 去追寻金色的辉煌。
1.诗歌中写山村变得热闹起来的是第( )小节,写山村朝着现代化发展的是第( )小节。(2分) ( )
A.一 二 B.一 三 C.二 三 D.二 四
2.“我”的书包为什么好沉好沉?(2分) ( )
A.书包里装了很多书 B.“我”太小,觉得书包好沉
C.“我”背负着祖辈父辈的希望 D.“我”不喜欢上学,才觉得书包好沉
3.这首诗歌中“不协调的音韵”指的是什么?(2分) ( )
A.电子琴流行曲的声音不协调 B.山村的路边各种声音不协调
C.水牛叫水磨转的声音不协调 D.落后的劳动方式和现代化的声音不协调
4.“踢踏踢踏”的脚步声写出了“我”上学路上怎样的心情?(2分) ( )
A.欢快 B.烦躁 C.沉重 D.惆怅
5.结合诗歌内容想一想,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是什么?(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习作。(25分)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写一篇习作,要突出人物的特征哟。
参考答案
一、停止 服装 汉族 鲜艳 所有 跳舞 荒野 放假 飞扬 双臂
二、1.D 2.C 3.B 4.C 5.A
三、1.(1)即使……也…… (2)不但……而且……
(3)只有……才…… (4)因为……所以……
2.示例:(1)清亮的溪水唱着歌,欢快地奔向远方。(2)便悄悄抽出了嫩叶
四、1.来到学校时 下课后 2.泰戈尔 新月集
3.为了弄懂书里的意思 勤学好问
4.牧童骑黄牛 忽然闭口立
五、示例:一天,爸爸开车带我去横山古寨游玩,那里风景优美,我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六、1.luò jià
2.他们关了门做功课。如果他们想在放学以前出来游戏,他们的老师是要罚他们站墙角的。
3.C
4.示例:我喜欢“地下的学校”,因为那里的生活充满乐趣,花孩子们活泼可爱。
5.我更喜欢第一种表达方式,第一句话把花当作人来写,花会跑、会跳、会狂欢,表现出花来到大地上的快乐情景。
七、1.B 2.C 3.D 4.A
5.爷爷的希望和爸爸的梦想是认更多的字,学更多的知识,走出大山。
八、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