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纸的发明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术、伟、录、册、保”5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借助流程图概括课文自然段意,理清课文脉络。?
3.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几千年前的“纸”的特点和不足说清楚。?
重点:?
1.能借助流程图概括课文自然段意,理清课文脉络。?
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几千年前的“纸”的特点和不足说清楚。?
难点: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初步了解作比较的说明方法,把几千年前的“纸”的特点和不足说清楚。?
教具准备:PPT课件;作业纸。?
教学流程:?
一、贴近儿童,谈话导入?
1.同学们,生活中我们最离不开一件东西,那就是纸。纸的作用很大,种类很多,你们了解吗??
指名回答。?
(书写纸、牛皮纸、复印纸、包装纸、餐巾纸)?(书写纸可以写字;复印纸可以复印文件;餐巾纸可以餐后擦嘴巴、包装纸可以美化商品等)?
2.纸可真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啊,你们知道吗,这纸可是我们中国人发明的!你感觉怎样??(自豪)?
3.那就让我们带着一种自豪感,一起来读今天要学的课题——纸的发明?看老师写课题。(师板书课题)?
4.同学们,我们一起大声地齐读课题(生齐读)。?
二、检查预习,疏通字词?
(一)疏通生词?
1.自由读?
这是一篇说明文,请同学们拿出课文纸,自己大声地读一读课文,注意,把字读准,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2.指名读?
检查字词句朗读,相机指导。?
谁来读一读?(指名读)?
3.读准多音字?
相机正音:朝鲜是多音字,还读什么音?你能用另外这种读音组个词吗??(朝阳??朝霞)?
薄片的薄也是多音字,还读什么音?请也给它组一个词吧?(薄弱)?积累的累还可以怎么读?可以组成什么词?(劳累)?(以上多音字课件点示就在一旁跳出另一种读音)?
大家仔细看一看,这些词串,其中每一组有什么联系呢?(指名回答)?
(第一组都是国家或地区;第二组都是各种不同的特殊的“纸”;第三组是和纸的作用有关系)?
生齐读生词。?
(二)疏通句子?
(出示)我国的造纸术首先传到邻近的朝鲜半岛和日本,后来又传到阿拉伯世界和欧洲,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文化的发展,影响了全世界。?
谁来读好这个长句子?(教师相机指出:长句子的朗读过程中不要添字、漏字、改字)?生齐读。?
三、导图引路,理清文脉?
1.梳理课文顺序?
(1)快速默读描写纸的演变过程的第2、3、4自然段,用铅笔圈出这三个自然段中表示时间的词语。?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几千年前、西汉时代、东汉时代)?
(3)课文中第五自然段也有一个表示时间的词语,谁找到了吗?(生答,相机板书:后来)?
(4)课文就是这样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讲述了纸的发明过程。?
2.引导概括第二自然段段意?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几千年前,人们先后用什么来记录文字?用铅笔圈出词语。?
(2)指名回答。?
(第二自然段写人们先后用龟甲、兽骨、青铜器、竹片、木片、帛来记录文字)?
(3)教师归纳小结:对了,这就是第二自然段的段意。?(出示思维流程图)?
3.从扶到放,指导概括第3、4自然段段意?
(1)接下来请一位同学读一读第3自然段,其他同学思考这个自然段的段意如何概括??指名朗读。?
指名说第3自然段段意。(相机点示:人们懂得了用麻来造纸。)?
(2)谁来读一读第4自然段,其他同学想一想这个自然段写了什么??指名朗读。?
指名说。(相机点示:蔡伦改进了造纸术,制作出了轻便又好用的纸。)?
四、说图品读,感悟写法?
1.出示图片,认识实物。?
过渡:现在,让我们穿越到几千年前,来看看这些特殊的“纸”?(出示4组图片:龟甲和兽骨、青铜器、竹片和木片、帛)?
2.体会顺序?
(1)谁能找一找对应这4组图的名称??
(学生上台指着图来讲4组图的名称:这是龟甲和兽骨,这是青铜器……)?*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点击课件出示:?
A学生说到龟甲和兽骨,相机说:我们把这些刻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叫做“甲骨文”(点击课件出示:甲骨文)。?
B.学生说到青铜器,相机说:人们铸造青铜器的时候,趁还没有冷却,就把文字刻在了青铜器上,这种方式就叫“铸刻”(点击出示:铸刻)齐读词语。?
刻在这上面的文字,我们把它叫做“金文”(点击出示:金文)齐读词语。?
C.学生说到竹片和木片,相机说:人们把这些文字刻在竹片、木片上,这些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这就是——(点击出示:竹简)。?
这里有一个生字——“册”,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这个字的演变历程(点击出示),对比竹简实物图和“册”这个字,你发现了有什么相似之处??指名回答。?
(册的撇和横折钩和竹简的木片、竹片很像,册的横,好像穿竹片、木片的那根绳子)?跟老师一起来书空这个生字。(师范写生字:册)?
D.学生说到帛,相机说:帛是用蚕丝织成的,因此十分轻便。?
(2)这些特殊的纸出现是有先后顺序的,到第二自然段中找一找表示先后顺序的词。?指名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点击课件出示三个词:那时候……后来……再后来)?
你能用上这些表示顺序的词来说一说几千年前人们是怎样用这些特殊的纸记录文字的吗?自己先练着说一说。(学生自己练习说)?谁来说说看。(指名学生说)?
3.体会作比较这一说明方法?
(1)同学们,这些特殊的纸都能记录文字,那么为什么它们没有像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那样传承下来呢?到第二自然段中再去找找原因。?
指名回答。(因为用木片、竹片穿成的书很笨重,而帛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所以没有传承下来)?
(2)教师归纳小结写法:同学们你们看,我们把这些特殊的纸和蔡伦改进的造纸术造出的纸一比较,就发现这些特殊的纸实在是太不方便了,这种说明方法就叫“作比较”(师板书:作比较)?
(3)第二自然段中也有一处用到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你们发现文中把哪两种特殊的纸作比较?指名回答。(竹片、木片和帛进行比较)?
(4)请看表格(出示),结合课文第二自然段找一找竹片、木片和帛的特点和不足。?
名称?特点?不足?
竹片、
木片?
帛?
集体交流,根据回答相机点示答案。?
名称?特点?
不足?
竹片、木片?用绳子穿起来,就成了一册书?很笨重,阅读、携带、保存都很不方便。?
帛?比竹片、木片轻便?
价钱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同学们,你们觉得作比较这种说明方法好不好?说说理由。?
学生回答。?
(凸显事物的特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五、多元辨析,指导识写。?
学习书写:“术”“伟”“录”“保”“存”?(出示:造纸术?伟大?记录?保存)?
1.出示生字:伟?保?
观察一下,这两个字有什么相似之处??
指名回答。(这两个字都和人有关系;都是单人旁;都是左窄右宽的结构)?跟老师来书空一下(师范写,学生书空)?
2.出示:术?
造纸的方法叫“造纸术”,那么你还知道什么“术”??指名回答。(魔术、法术、算术……)?师范写,学生书空。?
3.仔细观察“录”这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指名回答,相机点拨。?
(师一边范写,一边强调:上面的横要在右边出头,下面的部分不要写成“水”。)?
六、作业布置?
1.书写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板书设计:?
10?纸的发明????
几千年前????作比较?
西汉时代?
东汉时代?
后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