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运交响曲[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命运交响曲[上学期]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7-03-10 06:48:00

文档简介

命运在敲门——贝多芬命运交响曲- -
1808年贝多芬发表了他的《第五交响曲命运》,在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里,“命运”是活生生的。它会“敲门”,它会蹒跚,它会欢呼。短短的30分钟里,描写了个人的孤独感和人类世界的冲突。在非典肆虐的日子里,这首名曲更广为流传。
第一乐章开头是由三短一长的四个音符构成的短句,即命运的敲门声,这个动机非常简洁,但它包含了极大的气势,而且悬念极强。整个乐章带着动荡感向前发展,是音乐史上人们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
第二乐章乐曲带有宗教色彩,悲凉而坚强。由中提琴和大提琴奏出温柔、起伏宽广而平顺的第一主题,仿佛是参加葬礼的人们护送灵柩走向墓地的情景,又好像人的心灵在天国翱翔。赞美诗式的对比主题在管乐声中辉煌地响起,将人们的心灵照亮。
第三乐章和第一乐章是对比的。如果说前面的“命运”是一个历史和现实的遭遇,严峻、真切,具有压迫感的话,那么这里的“命运”就是鬼鬼祟祟,影影绰绰,颇具幻想性了。紧接着,在这虚幻的,几乎无声的“命运”之中,骤然爆发了第四乐章的胜利欢呼,将人们的卑微和怯懦一扫而光。四个乐章听下来,该抚平的都抚平了,该牵挂的,依旧是人类精神的永久牵挂。(共24张PPT)
交流共享时间
请每小组选择一个话题,共同讨论,选定代言人,四分钟后交流!
话题一:贝多芬
请小组成员尽可能多地收集有关贝多芬这位世界著名音乐家的相关介绍。
可以是他的生平、主要作品,或者你对他的印象和了解。
话题二:交响乐
请小组成员之间分享一下彼此了解的有关交响乐的知识,比如交响乐的调式、著名交响乐曲、著名作曲家、指挥家等等。
话题三:命运
请小组成员谈谈对“命运”的认识,并通过适当的方式(如歌曲、诗歌、舞蹈、情景剧),描述大家对“命运”的理解。
命运交响曲欣赏
我将扼住命运的咽
喉,而不会被命运所征
服。 ——贝多芬
贝多芬
莱茵河西岸大桥下波恩20号——贝多芬故居。1898年辟为故居博物馆
个性独立而骄傲,沉郁而坚强,严肃而善良,热爱自然,追求自由,献身音乐。
1770年12月16日出生于“音乐仆役”家庭。
1787年赴维也纳师从莫扎特。
32岁,耳疾加重;49岁完全失聪。
1827年去世,57岁,创作作品256部
贝多芬
交响乐十首
歌剧十二部
配乐管弦乐序曲六首
协奏曲七首
变奏曲八首
戏剧六部
奏鸣曲二十四首
器乐小调七首
重奏曲十九首
贝多芬
《第三交响曲“英雄”》
《第五交响曲“命运”》
《第六交响曲“田园”》
《第九交响曲“欢乐颂”》
没有标题的“第一”、“第二”、“第四”、“第七”、“第八”几乎都不容半点忽视。尤其是“第七”,被称为“酒神的舞蹈”。
贝多芬
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1770-1827),德国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 出身于德国波恩的平民家庭,很早就显露了音乐上的才能,八岁开始登台演出。1792年到维也纳深造,艺术上进步飞快。贝多芬信仰共和,崇尚英雄,创作了有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但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二十六岁时开始耳聋,晚年全聋,只能通过谈话册与人交谈。他的作品受十八世纪启蒙运动和德国狂飙突进运动的影响,个性鲜明,较前人有了很大的发展。贝多芬集古典音乐的大成,同时开辟了浪漫时期音乐的道路,对世界音乐的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乐圣”以及“交响乐之王”。
对贝多芬的评价
傅雷在 1942 年翻译《贝多芬传》时,在《译者序》中表明了对贝多芬的仰慕: “不经过战斗的舍弃是虚伪的,不经劫难磨练的超脱是轻佻的,逃避现实的明哲是卑祛的:中庸、苟且、小智小慧是我们的致命伤;这是我十五年来与日俱增的信念。而这一切都由贝多芬的启示。”
贝多芬以他整个的生命和热情从事音乐创作,
音乐在贝多芬的笔下和心里,已经成为生命的象征,
乐队只能奏出有声的音符,却不能完美传达心灵的律动和生命的节奏。
交响曲
交响曲是一种充分发挥各种乐器的功能和表现力来塑造音乐形象、并由管弦乐队演奏的大型器乐套曲。它具有奏鸣曲的体裁特点。由于其结构宏大、意蕴深广、擅于表现社会生活和人类思想的丰富内容,因而其音乐内容常常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及深刻的哲理性。
交响曲是在17世纪末意大利歌剧序曲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古典乐派的杰出代表海顿确立了交响曲的规范形式,莫扎特以带复调因素的主调和声风格及旋律化的展开手法丰富了交响曲的表现力,贝多芬则以广阔发展的动机、对比主题、富于动力的和声、扩大的展开部及尾声等,使奏鸣曲式成为戏剧性的结构形式,从而把交响曲推向了音乐艺术的高峰。
交响曲
交响曲的一般结构
第一乐章,快板,采用奏鸣曲式;
第二乐章,慢板或稍慢,以抒情见长,采用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
第三乐章,快板或稍快,多为小步舞曲或谐谑曲;
第四乐章,快板或急板,常采用回旋曲式、奏鸣曲式或回旋奏鸣曲式。
奏鸣曲式图
命运交响曲欣赏
欣赏呈示部
思考:聆听音乐,你可以在音乐中感受到什么?眼前会浮现那些画面?
感受主题音乐
介绍第一主题 ——命运
思考:从哪句旋律可以感觉到贝多芬在和命运作斗争?这个命运是好运还是厄运?
请你模唱,
要求力度强,伴以敲门动作。
感受第二主题 ——英雄
思考:与第一主题有什么不同?
可以从力度、速度、旋律来理解
请你模唱:
用“啦”来表现,边唱边画波浪线表示旋律
力度变得柔和、速度缓慢、旋律更加优美。
这是一个充满温馨的抒情旋律,抒发了贝多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憧憬和追求。
感受主题音乐
男生:
体验命运主题并表演
女生:
体验英雄主题并表演
对于《命运》的评价
《命运交响曲》所表现的如火如荼的斗争热情,具有强大的感染力。西班牙女低音歌唱家马丽勃兰第一次听《命运交响曲》时,吓得心惊肉跳,不得不退席而去。拿破仑的一个旧日的卫兵,听了第四乐章开头的主题,不禁跳起来喊道:“这就是皇上!”
舒曼认为:“尽管你时常听到这部交响曲,它对你总是有一股不变的威力;正象自然界的现象虽然时时发生,总叫人感到惊恐一样。”
歌德听了《命运交响曲》的第一乐章后大为激动,他说:“这是壮丽宏伟、惊心动魄的,简直要把房子震坍了。如果许多人一起演奏,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1841年3月,恩格斯听了《命运交响曲》的演出。他在写给妹妹的信中赞美这部作品说:“如果你不知道这个奇妙的东西,那么你一生就算什么也没有听见。”他在第一乐章里听到了“那种完全的绝望的悲哀,那种忧伤的痛苦”;在第二乐章里听到了“那种爱情的温柔的忧思”;而第三、第四乐章里“用小号表达出来的强劲有力、年轻的、自由的欢乐”,又是那么鼓舞人心。
人生犹如拔锚起航的巨轮
可能会遇险滩暗礁
可能会有波涛汹涌
坚定信念
搏击风浪
勇敢面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