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6张PPT)
排球正面双手垫球
教材分析
本课的教学内容准备姿势及移动是排球运动基本动作,正面双手垫球技术是排球运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项技术 。
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中年级的学生,他们思想敏捷、勤于思考、善于学习、认知能力较好,但心理素质不稳定,组织纪律性和集体荣誉感不强,身体素质一般。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能力目标:基本掌握垫球技术,使50~60%的学生能协调的自垫5—10次,发展灵敏与协调能力。提高快速移动的能力,培养创造思维能力,训练快速反应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示范与纠错相结合,着重讲解,解决易错难题使学生掌握垫球的技能。学生掌握排球的多种垫球方法和技术。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运动对心理健康的积极作用,敢于面对困难和挑战困难,养成学生自尊和自信,培养学生创新精神,锻炼学生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垫球手型正确,击球动作协调、准确。
难点:击球即击球点和击球部位;插、夹、提、压、蹬、送连贯完成,协调用力。
教法设想
1.直观教学法,教师利用示范、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完整、正确的动作概念。
2.合作学习法,学生自由结合,组成合作学习小组,互相辅助练习,配合完成动作技术。并在练习的过程中注意观察彼此的动作,真诚地帮助他人改进动作技术上的不足,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共同进步。
3.错误动作预防和纠正法,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错动作做到心中有数,讲解示范时有所侧重,学生练习时进行巡回指导,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4.分层教学法,对部分技术动作掌握较好的同学提出更高要求,增加难度。较差的学生要用语言鼓励,增加信心。
开始部分
1.检查人数与服装。
2.安排本课的内容。
3.安排见习生,随堂听课。
4.准备活动
1)教师带领学生慢跑热身。学生在教师带领下活动。
2)游戏:抢凳子
学生在教师的语言提示下进行游戏。
3)徒手操活动各关节。
教与学的过程
1、教师完美示范,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动作表象。
动作方法:
准备姿势:两脚开立稍比肩宽。
击球的手型:垫球手型主要有抱拳互握式、叠掌式、互靠式等。
垫球部位:看准来球,两臂夹紧前伸,插到球下,用前臂腕关节以上10厘米左右的地方两臂桡骨内侧形成的平面击球的下部。
注:抱拳互握式 叠掌式 互靠式 垫球部位 击球动作 手臂角度
击球动作:向前上方蹬地抬臂,迎击来球,使插、夹、抬、蹬连贯完成,灵活控制传球方向和力量。
手臂角度:垫球手臂与地面所形成的夹角,对控制球的方向、弧度、落点影响很大。一般来说,来球弧度高,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应该小些;来球弧度平,手臂与地面的角度应该大些。
动作要点:一插、二夹、三抬臂。。
2、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目标的练习:
(一)、一抛一垫练习。
(二)、一对一垫球练习。
(三)、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常见错误。
(四)、教师总结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2、根据学生实际,设置不同层次目标的练习:
(一)、一抛一垫练习。
(二)、一对一垫球练习。
(三)、学生分组讨论练习中的常见错误。
(四)、教师总结常见错误动作及纠正方法。
(五)、自由发挥,多种形式的垫球练习。
3、学生自主选择,自由组合,相互切磋,尽情尝试,体验成功,挑战自我,战胜自我。
4、教师巡回点拨,适当启发,教学互动,评价鼓励。
5、易犯错误及纠正方法。
(1)、身体重心过高,应做好准备姿势,降低重心;
(2)、两臂并不拢,用手打球,可用垫固定球纠正;
(3)、击球时身体后坐或下蹲,可停下来做徒手模仿动作或垫固定球练习。
(4)、抬臂动作过大,用力过猛,可采用连续自垫、对墙自垫改进;
(5)、抬臂过高,击球点过高,可采用垫低球办法纠正。
6、学生进一步体会和改进动作要领,互帮互助,相互提高。
7、学生展示,自我评价,相互评价,体验成功。
8、学生小组垫球比赛
结束部分
1.教师语言提示集合队伍。?
2.引导学生放松。?
3.结合学生练习掌握的情况,总结讲评,鼓励学生,树立信心,布置课后作业。?
4.组长收还器材。
课堂小结
1、师生交流,自我评价,相互评价。
1)、通过本次课,学生大多已掌握了技术动作要领,基本达到预期目的。
2)、学生练习的积极性较高,但是有个别女生练习的量不够,技术变形。
3)、错误动作还较多。
2、学生散点站立,进行放松,消除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紧张状态,使身心得到真正放松。
3、师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
学生身心状况预计
1、心理状况预计: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启发、点拨下,能积极探索,自主学习,课堂气氛活跃,师生情感融洽,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并使每一个学生都有成功的心理体验。
2、生理状况预计:练习密度 45%左右 运动强度 中上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课的教学,我基本上完成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学生基本掌握动作要领,教学过程也非常顺畅,学生练习过程中大都非常认真,积极性很高,开始部分很好地把学生们的兴奋性调动起来了,课的结束部使学生身心得到了充分恢复,特别是在引进竞赛机制,学生练习热情非常高。在练习中培养了学生团结互助的团队精神。教学中还有诸多不足的地方:第一、时间把握欠佳,显得前松后紧;第二在教学中可让几个出现典型错误姿势的学生学生示范,对此,让其他学生观察、评价,将会提高教学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