碟韵悠扬[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碟韵悠扬[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5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06-12-22 08:22:00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讲授:郑双英子
幸会,幸会!!
唐代开元年间
王维
孟浩然
高适
咱仨比一比,如何?
亦可!亦可!
规则:若诗入歌辞多者则为优矣!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影人深林,复照青苔上。
  鹿柴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琴歌:由古琴弹奏吟唱的歌曲.
周代,多用琴瑟伴奏歌唱,叫“弦歌”,即唐宋以来所谓的琴歌。从汉代蔡邕所著《琴操》中,有歌诗五曲,即周之弦歌,其中的“十二操”、 “九引”以及 “河间杂歌”,都是援琴而歌的. 隋唐时期,琴歌得到发展.
  唐代九霄环佩琴
这件唐琴,无论是音色还是造型,都堪称完美,也是传世唐代古琴中最为罕见的一种。清代末年此琴便享有盛誉,被称作“鼎鼎唐物”和“仙品”。
《阳关三叠》
︽阳关三叠︾是古代一首优秀的艺术歌曲。歌曲产生于唐代,根据王维的名篇︽送元二使安西︾谱写而成。由于当时演唱曾将其中某些诗句反复咏唱三遍,故名︽阳关三叠︾ ,也因诗中有“渭城”(今陕西咸阳市东北)、“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玉门关南)等地名,所以又名︽渭城曲︾ 、 ︽阳关曲︾ 。? ??目前所见的︽阳关三叠︾ ,则是一种琴歌。
.
.
阳关三叠
一叠------------
二叠-------------
三叠--------------
尾声
歌曲结构简图
主歌+副歌
主歌+副歌
主歌+副歌
吟一吟古诗
一 叠
4
2
行板

5.6 12
2 -

.
.
6.1 32 1 2 2 -
4
4
.
.
5.6 5 35 532



渭城 朝雨 浥轻尘,
客 舍青 青
1 2 2 -
16 66 5 6 6 – 6.1 32 1 2 2 -
.
.
.
.
.
.
柳 色 新。 劝君 更尽 一 杯 酒, 西 出 阳关 无 故 人。
.
.
.
.
.
.
.
(2.1 61 1- ) 6 6. 6 6. 6 6.5 656 3 3 – (2.1 61
ˇ
ˇ
1- ) 3. 1 2 - 3. 1 2 - 3 3 1 2 6. 5 6 - 0 0


遄行, 遄行, 长 途 越渡 关 津
历 苦 辛, 历 苦 辛, 历 历 苦 辛 宜 自 珍 。
6 6.6 6.6 6. 5 6 5 6 3 3- 0 0
4
4
.
.
划一划,唱一唱.


遄行,遄 行, 长 途 越渡 关 津.
注释:一拍划一个V型
古琴独奏:《阳关三叠》
请唱一唱琴歌,抚一抚古琴:
听一听,比一比:
1.
2.

混声合唱
古代重要的气吹乐器之一,最早的埙源于古代先民的狩猎工具——石流星(一种球形飞弹),远古多为石制、骨制,后来逐渐改用陶土烧制而成,以模拟禽鸟鸣声,作为诱捕禽鸟的辅助工具。形制有管形、橄榄形、鱼形、圆锥形等多种。顶端均有一个吹孔,埙体上有的无按音孔,有的则有若干个音孔,多为陶制品。目前发现最为古 老的埙,是在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发现的7000多年前的椭圆形一孔陶埙;西安半坡村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的两个陶埙,距今已有6700多年,一个无音孔,一个一音孔,能吹出小三度音程,即两个音。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在今天山西万泉县荆村和太原市郊义井村,发现一种二音孔陶埙,能吹三个音。

课堂小结
唐朝的服饰
唐三彩
后会有期
同课章节目录